发现夫妻双方假离婚回避官司赔偿时债权人可以同时向男女双方讨债,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除非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该借款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经营。一般情况下离婚后,履行阶段可以履行双方的财产来偿还共同债务。
假离婚违法吗
假离婚违法吗: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办假离婚证,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在民政局办理离婚证的,假离婚,这个是不犯法的;如果伪造假离婚证,根据上述的规定可知,是属于违法的。假离婚买房风险
(一)财产风险共同财产可能变成一方的婚前财产。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夫妻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范围,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对夫妻原有两套房属共有财产,“假离婚”时两套房产归女方,在离婚协议上约定两套房屋归女方所有,即使后来复婚,这两套房都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女方个人财产。
(二)“弄假成真”风险有些“假离婚”者本来已经约定,在实现不正当目的之后再行复婚。然而,离婚之后有些人却“假戏真做”,一方见异思迁,抛弃另一方,拒绝复婚,从而致使双方矛盾激化,引发事端,形成社会不安定隐患。根据现行《民法典》和《婚姻登记条例》立法精神,为最大限度保障婚姻自由、尊重当事人人身自由及隐私,在行政程序上已取消对虚假离婚的处罚,即婚姻登记机关不再对虚假离婚登记行使撤销权。也就是说,虚假离婚后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无法获得婚姻关系上的救济,其不利后果完全由当事人自己承担。对于办假离婚证犯法吗这一问题,需要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待。如果是夫妻之间,为了某种需求而去民政局办理离婚证,即便是假离婚,也不是属于违法的范围内;可是,如果当事人是伪造假离婚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就属于犯法,是要承担法律的责任的,具体的需要依据情节等情况而定。
-
离婚官司家属可以回避吗
93人看过
-
家属是否需要回避离婚官司
412人看过
-
因为官司假离婚逃避债务可以起诉处理吗?
93人看过
-
离婚官司会处理彩礼吗?
329人看过
-
打官司,对方不回避怎么办?
248人看过
-
关于离婚官司是否要和家属回避
448人看过
在法律上,只要双方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就意味着双方已经离婚成功。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一说。无论是双方处于协议离婚期间或者是诉讼离婚期间,只要双方没有拿到离婚证书或者是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都代表着离婚的程... 更多>
-
离婚官司中如何避免家属回避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6离婚官司如果是公开审理的,家属可以不回避,可以参与旁听。但如果离婚案件被申请不公开审理,法院同意不公开的,其他与案件无关的人就不能参与旁听,家属需要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
-
离婚官司家属可以回避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3离婚官司如果是公开审理的,家属可以不回避,可以参与旁听。但如果离婚案件被申请不公开审理,法院同意不公开的,其他与案件无关的人就不能参与旁听,家属需要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
-
因为官司假离婚逃避债务可以起诉处理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1是可以起诉处理的。如果双方在乎续存期间产生了一定的债务的并且在法律上认定为是共同债务的,那么就需要双方共同承担共同债务偿还的问题。不能够通过假离婚的方式逃避债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起诉处理的。
-
有人知道离婚官司家属是怎么回避的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4离婚官司如果是公开审理的,家属可以不回避,可以参与旁听。但如果离婚案件被申请不公开审理,法院同意不公开的,其他与案件无关的人就不能参与旁听,家属需要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
-
阿X最近在打离婚官司那么民事诉讼回避审判员怎么处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1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