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的概念和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7:21:11 327 人看过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现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公务活动规章制度、应当给予刑事处罚的犯罪。职务犯罪量刑标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的行为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依照规定定罪处罚。

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的种类和类型是什么?

1、什么是职务犯罪

在这个名词里面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职务。职务在我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就是由职而产生的,所应承担的任务、事务、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职,就要承担一定的事物,同时,根据职务的不同,相应地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2、职务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就必须知道一般犯罪的构成我国刑事法律中规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观与客观要件的总和。这种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职务犯罪主体:

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

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

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3、职务犯罪的种类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行贿罪、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包括:1、滥用职权、2、玩忽职守、3、枉法追诉裁判罪、4、私放在押人员罪、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00: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实害犯危险犯和行为犯的概念是什么?
    一、实害犯危险犯和行为犯的概念是什么?实害犯的概念是只有在发生法律所规定的犯罪结果的时候,才能够进行犯罪处罚,危险犯指的是只要对法益侵害具有一定的威胁,那么就能够作为处罚的依据,至于行为犯的话,只要当事人从事了刑法当中规定的特定某种行为就可以定为犯罪。危险犯是与实害犯相对应的概念:以对法益的实际侵害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称为实害犯;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是危险犯。刑法典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多个条文规定了危险犯,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等,都是典型的危险犯,它们是因为使用的犯罪方法特别危险或者侵害的对象特殊而受到刑罚处罚。行为危险危险犯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行为虽未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使法益面临威胁,足以使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陷入危险。
    2023-04-28
    486人看过
  • 传销罪的犯罪行为概念是怎样的
    传销中的犯罪行为可以从其构成要件来分析:1。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复杂对象,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民的个人财产,通常是货币。传销往往伴随着偷税漏税、哄抬价格等现象,侵犯了许多社会关系和法律对象。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和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但并非所有的传销行为都构成犯罪,情节一般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3、本罪主要追究传销组织策划人,多次介绍、欺骗、胁迫他人加入传销组织的积极参与者。对于参与者不予追究。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知道自己实施传销是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但为了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实施这种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有希望和积极追求的态度。传销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传销罪的立案标准是通过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手段,要求参加者缴费或购买商
    2023-08-06
    61人看过
  • 职务表见代理行为的概念是如何的
    在我国表见代理行为的法律概念: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职务表见代理行为的概念是如何的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第一百七十条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代理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一百七十二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2022-06-25
    304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背后的含义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开展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应当受到处罚。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具有一定管理、控制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实权。职务犯罪的危害特征是什么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渎职滥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及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其特征为:(一)发案点多面广,涉及各个领域。涉案范围在扩大、行业在增多,职务犯罪已涉及社会管理及相关行业各个领域,而其中腐败犯罪案件占90%以上。(二)发案数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增多。(三)窝案、串案犯罪形态显著。职务犯罪往往发生于关联岗位、行业系统、上下级关联人员之间,他
    2023-07-12
    321人看过
  • 强奸罪的概念、行为和处罚释疑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的处罚如下:一、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具有下列情形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强奸妇女情节恶劣的。主要是指利用残酷的暴力手段如捆绑、捂嘴、卡脖等强奸妇女的;在行奸过程中肆意蹂躏妇女的;长期多次对某一妇女进行强奸的;强奸精神病患者、严重的痴呆症患者、孕妇、病妇的;等等。(2)强奸妇女多人的,既可以是多次强奸多名妇女,又可以是一次强奸多名妇女,多人是指3人以上,既包括妇女3人以上,又包括妇女、幼女共3人以上,但不包括幼女3人以上。(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是指车站、码头、医院、学校、公园、剧院等人来人往较多的场所。(4)二人以上轮奸的。是指两名以上的男子在同一较短的时间内出于共同的强奸故意对同一妇女先后轮流强奸的行为(5)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
    2023-02-19
    210人看过
  • 渎职侵权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渎职侵权犯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渎职侵权犯罪的表现是什么渎职侵权犯罪有很多种,每个罪名的犯罪构成都不同。第一种是滥用职权类犯罪。这类犯罪有九个罪名。第二种是玩忽职守类犯罪。这类犯罪有十个罪名。第三种是徇私舞弊类犯罪。这类犯罪有十五个罪名。第四种是侵权类犯罪。该类犯罪有7个罪名,分别是非法搜查罪;非法拘禁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报复陷害罪;破坏选举罪。第五种是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该类犯罪有2个罪名,分别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
    2023-07-28
    242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定
    职务犯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其中腐败是最突出的表现,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反腐败斗争也因此成为了现阶段国家建设的重点。修订后的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主要包括了12个罪名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行贿罪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渎职罪总共包括34个罪名。包括:1、滥用职权2、玩忽职守罪3、枉法追诉裁判罪4、私放在押人员罪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如何认定: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
    2023-03-14
    473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种类有哪些?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罪名主要有以下三类:一、贪污贿赂犯罪,具体包括的罪名有: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二、渎职犯罪,具体包括的罪名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私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私密罪,枉法追诉、裁判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国家机关工作
    2023-07-04
    142人看过
  • 职务发明的概念
    一、职务发明的概念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人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是一种劳动合同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则表现为雇员和雇主的关系。在专利法中,这种关系集中体现为职工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问题,即职工完成的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的问题。原则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从“合同优于法律”的原则,即有关发明创造成果权归属问题首先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来解决。二、职务发明包括哪些种类?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一)一类是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下列三种情况: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二)另一类是主要利
    2023-04-23
    96人看过
  • 侵犯财产罪行为概念及种类
    一、侵犯财产罪行为概念《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因此,故意毁坏财物案,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就要追诉刑事责任。二、侵犯财产罪的种类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依故意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其中又可以按照犯罪的方式分为一下四种具体类型:第一,公然强取型犯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第二,秘密窃取型犯罪,即盗窃罪。第三,骗取型犯罪。即诈骗罪。第四,侵占型犯罪,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中,第一种类型又可以称为
    2023-06-02
    352人看过
  • 诈骗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网络诈骗是诈骗罪的一种。因采用网络、短信、电话等为主要作案方式,称为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案件与传统犯罪不同,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因此不能完全参照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罚。一、网络诈骗应该去哪里报案网络诈骗应该去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网络诈骗可以直接拨打各市公安局报警电话,也可以直接到各市、县公安局刑警支队、刑警大队、辖区刑警中队或附近派出所报案。诈骗罪一般是指,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区别?非法集资和诈骗的区别如下:一、集资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
    2023-03-06
    57人看过
  •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概念
    人们的思想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任何犯罪行为都来源于一定的犯罪心理,根据犯罪人对自己行为引起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刑法把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又可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两种,过失犯罪也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而又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犯罪,就是直接故意犯罪。如用利刀猛刺人的心脏或其他要害部位,这是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都知道的。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这种危害结果,不是希望而是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这就是间接故意犯罪。如果甲开枪打一只免子,旁边站着一个小孩,甲明知开枪可能击中小孩,但他采取放任、听之任之的态度,结果未击中兔子,而将小孩打死,这样甲就犯了间接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放意犯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严重结果的,是疏忽大
    2023-03-26
    86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和履行法定职责的概念是什么
    一、行政不作为和履行法定职责的概念是什么?1、行政不作为就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认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未履行具体的法定作为义务,并且在程序上没有明确意思表示的行政行为。所谓行政中的“不作为”行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符合条件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应该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定职责,而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却拒绝作为的行政违法行为,亦称“不作为违法”或“消极违法”行为。2、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的规定或授权进行与其职权范围一致的某些行政管理活动,实现其具体行政管理职能所应承担的法定职业内容和责任义务。二、行政不作为的危害1、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直接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政府成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宪法
    2023-04-13
    208人看过
  • 危害行为的概念
    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在自己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它是行为人主观意识和意志的客观表现。一切犯罪都是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仅有思想活动不能构成犯罪。我国刑法反对主观归罪,也反对客观归罪。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危害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一)作为,是指积极的行为,即行为人积极实施某种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特点是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犯罪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些犯罪只能用作为的方式完成。例如,强奸罪。刑法上的作为,既包括行为人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也包括行为人利用动物、自然力或他人的行为等。(二)不作为,是指消极的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某种特定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其特点是当为而不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很少,例如,遗弃罪。既可由作为,也可由不作为构成的较多,例如,故意
    2023-04-22
    141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犯罪行为的概念。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4
      犯罪行为,作为罪体构成要素的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基于其意志自由而实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体举止。
    • 职务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犯罪概念一样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5
      首先,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主管、管理和处理本单位财产的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持有他人财产的人员。其次,犯罪的客观表现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主管、管理和处理本单位财产的便利。行为人只要实施非法占有现有行为,就可以构成犯罪,不以拒不交出或退还为必要条件。侵占罪不需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现有行为实施后,必须以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为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最终,
    • 个人职务犯罪的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27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现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公务活动规章制度、依照刑法应当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分为三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
    • 传销罪的犯罪行为概念是怎样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8
      传销中的犯罪行为可以从其构成要件来分析:1。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复杂对象,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民的个人财产,通常是货币。传销往往伴随着偷税漏税、哄抬价格等现象,侵犯了许多社会关系和法律对象。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和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但并非所有的传销行为都构成犯罪,情节一般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区分职务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17
      职务犯罪和职务违法在法律性质、法律责任和犯罪主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从触犯的法律性质来看,职务犯罪是指特定范围内的个体(例如政府机构、公立企业、学术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出于个人目的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这些犯罪包括贪污、受贿、枉法裁判、滥用职权、过失职守等。这些行为违反了我国的刑法相关规定,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职务违法则特指公务人员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