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判决或裁定税务管理相对人不服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复议决定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税务行政诉讼是行政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受《行政诉讼法》的约束。作为一项司法救济制度,税务行政诉讼对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加强法律监督,严格遵守和执行税法具有重要意义。
税务行政诉讼的特点是:
(1)诉讼当事人具有特定性。一审原告只能是承受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管理相对人,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在二审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作为上诉人。
(2)诉讼对象为具体行政行为。税务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对象。
(3)以复议为前置程序。税务管理相对人对税务机关征税行为不服,必须经过复议之后,才可提起上诉;但是对于其他税务争议,起诉前是否经过复议,可以由作为当事人一方的管理相对人自行选择。
(4)实行合议、回避和两审终审的原则。对于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法律监督,充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防止各种疏漏和误判是十分必要的。
-
行政诉讼,税务滞纳金
251人看过
-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范围,税务行政复议与税收行政诉讼的关系
125人看过
-
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12人看过
-
税务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如何举证
421人看过
-
解析税务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134人看过
-
诉讼时效:税务行政案件审理期限
324人看过
纳税人是指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纳税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城乡各... 更多>
-
税务必经行政复议吗?可以直接行政诉讼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1税务必经行政复议是指一部分税务活动。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
-
税务机关如何作出行政诉讼答辩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6在法庭辩论中,税务机关应当在法庭主导下,从以下方面发表辩论意见:(一)是否认可法庭总结、归纳的争议焦点问题;(二)围绕案件事实、证据效力、适用依据和程序规范等争议焦点问题,阐明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三)反驳对方当事人关于争议焦点问题的意见。如果发现案件事实尚未查清的,税务机关可以申请恢复法庭调查。
-
税务行政赔偿诉讼需要什么条件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41.税务行政赔偿诉讼的起诉条件[1]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1条、第67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第13条的规定,税务行政赔偿诉讼请求提起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1)原告是税务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这是提起税务行政赔偿诉讼的前提
-
行政诉讼税务机关如何递交证据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3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将据以作出被诉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连同答辩状、证据清单、法律依据、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其他诉讼材料一并递交人民法院。答辩状、证据清单、授权委托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应当加盖税务机关印章,授权委托书还应当加盖法定代表人签名章或者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
如何区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和行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4行政复议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加以严格、明确的规定,形成了法定的程序。行政申诉程序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来调整。与行政复议相比较,在受理、裁决等程序方面更为灵活。在处理时限上,对行政申诉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由处理机关灵活掌握。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