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欺诈是自诉还是公诉
是自诉还是公诉?
在我们国家,诈骗罪并不属于自诉案件的范畴之内。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可以明确得知自诉案件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仅需要被害人提起诉讼的案件,此类案件主要涵盖:
1)侮辱、诽谤;
2)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
3)虐待家庭成员;
4)侵占他人合法财产等情况。
二、被害人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属于轻微犯罪的案件;
三、当被害人掌握确凿证据,证实被告人侵犯自身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的行为需受到刑事追责,但当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已经给出书面决定,表明不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诈骗罪明显不属于上述自诉范围内的案件。《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合同欺诈负有什么责任
合同欺诈的欺诈人需要负下列责任:
一、返还对方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如果对方要求赔偿的还应当赔偿对方损失。
二、对个人实施欺诈行为的,需要给予治安处罚的,可以给予罚款、拘留等处罚;对于企业法人实施合同欺诈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对行为主体予以警告或责令停业整顿、罚款等行政处罚。
三、如果欺诈行为构成犯罪的,还可以根据其构成的罪名追究其刑事责任。合同欺诈行为可能构成的罪名包括合同诈骗罪、仿造公文、证件、印章罪。《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什么是合同欺诈行为?合同欺诈可以被起诉吗
169人看过
-
2024诈骗案是自诉案还是公诉案?
350人看过
-
合同欺诈是民事诉讼进行起诉吗
200人看过
-
欺诈罪是不是自诉刑事案件
157人看过
-
是合同诈骗还是民事欺诈?
346人看过
-
敲诈罪是由自诉还是公诉起诉的案件?
434人看过
-
欺诈诉状是刑事还是民事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8虚假诉讼罪是属于刑事案件的,其中该罪的认定条件就规定了行为人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下,而对于虚假诉讼罪就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妨害到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所以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
-
欺诈合同诉讼可否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0如果是合同中有轻微欺诈行为的,行为人在一年内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本合同,也可以两年诉讼时效内向人民法院请求对方承担违约等相关的责任。如果为合同诈骗,就涉及刑事责任,是要以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追诉期来定的,那时间就比较长,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 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是2年,刑事控告的追诉时效要结合涉案罪名和可能的量刑范围确定。诉讼时效中断后是可以重新计算的。
-
发票欺诈是合同欺诈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3发票欺诈不是合同欺诈,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鉴定结果说是外力造成说明并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所以卖家交货后风险转由买家承担。卖家不承担商品瑕疵责任。电视能不能保修要看保修条款是怎样约定的,鉴定费用是由败诉方承担的。如果您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可以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
-
合同欺诈找哪里起诉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欺诈可以起诉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31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的行为表现为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司法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