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占有为目的几种情形是
1、非法占有为目的几种情形有以下: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
(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
(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同时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
二、非法占有的具体解释
非法占有的具体解释有以下几点:
1、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客观上对财物的实际非法控制状态和主观上企图通过危害行为达到对财物实际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为人对财物的永久控制;
2、非法占有目的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非法占有是指无合法根据取得、控制他人财物,而“目的”乃是动机所趋向的结果;
3、非法占有是指没有法律依据又未取得所有人许可而由非所有人占有所有人的财产,即非法地行使占有权能,包括善意的非法占有和恶意的非法占有;
4、法院一般根据司法实践经验,主要从行为人对获得的资金的处置情况入手,来考察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与事实相一致的。如果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则必然导致未返还的结果;但仅根据没返还的事实并不一定得出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结论。亦即非法占有目的只是未返还结果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因为未返还完全有可能是非法占有目的以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也就是没有排除其他可能。
信用卡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哪些情形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有证据证明持卡人确实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除外:
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2、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
3、透支后通过逃匿、改变联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银行催收的;
4、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5、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的;
6、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情形。
-
可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七种典型情形有哪些
458人看过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有哪几种情形
369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哪些情形
195人看过
-
六种非法占有情形及其定义
323人看过
-
非法占有有哪几种
318人看过
-
哪些情形属于集资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呢
206人看过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 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 更多>
-
非法行医行为情形有几种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181、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2、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3、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4、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5、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开办医疗机构的。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有哪些情形属于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非法占有为目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2判断是不是非法集资,则要看是否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
-
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有哪些,怎么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29法律分析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包括以下: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情形;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中;以及其他金融诈骗或者诈骗犯罪、职务侵占罪的情形中。
-
刑法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形有些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6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
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什么情况下才是非法占有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0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不该占有的情况下才是非法占有。诈骗罪的基本模式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实施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该认识错误交付财物,进而造成财产损失。非法占有目的是犯罪犯罪目的的一种,在占有型的犯罪中,必须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才能构成犯罪。即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在主观上要看行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