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回避的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8 20:08:00
167 人看过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出现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
审判人员应当回避,本人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应当决定其回避。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以及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的姓名、职务等相关信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争议仲裁的回避原则。
233人看过
-
我国检察官法回避原则
248人看过
-
民事诉讼回避原则
465人看过
-
回避原则:三代的价值观
438人看过
-
利益回避原则有哪些
203人看过
-
回避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运用
31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公证活动中的回避原则是哪些?回避原则在法律上如何定义?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6回避是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书记员发现案件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必须退出对本案的承办。当事人也有权依法申请案件承办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由法律规定。
-
法院审判有回避原则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3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回避,由审判长决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比如案件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尽管审判人员已被申请回避,也仍然可以采取这一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须暂停。人民法院接到
-
申请回避的法律原则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2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
-
公证活动中的回避原则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9回避原则是指公证员不能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回避原则是为了保证公证事务得到公正处理而设计的一种制度。[1] 确定回避原则,一方面可以防止公证员对公证事项先人为主,枉法公证,作出不公正的公证;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当事人以及其他人员对公证事项产生怀疑和非议。所以,公证活动中确立回避原则对于消除当事人的顾虑,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证机构的独立性以及社会声誉等,
-
房屋公证法有回避原则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2回避原则是指公证员不能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回避原则是为了保证公证事务得到公正处理而设计的一种制度。[1] 确定回避原则,一方面可以防止公证员对公证事项先人为主,枉法公证,作出不公正的公证;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当事人以及其他人员对公证事项产生怀疑和非议。所以,公证活动中确立回避原则对于消除当事人的顾虑,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证机构的独立性以及社会声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