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取决于企业合并是否符合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条件、企业合并的类型、企业合并的方式甚至企业管理层的意图。”
财税〔2009〕59号文件的亮点之一是将企业重组的税务处理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从一般性税收原则出发,企业所有资产的交易都应当纳税,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则可以通过税款递延来减轻企业重组时的所得税负担。
企业合并是企业重组的类型之一,但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相当于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而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控股合并相当于59号文所界定的股权收购,即企业合并准则所界定的合并对应着59号文所界定的合并和股权收购。
企业合并准则按照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将企业合并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规定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本文拟结合企业合并准则、所得税准则和59号文的相关规定,探讨这两类企业合并在分别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和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时对递延所得税确认的影响。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为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为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即被合并方股东对被合并方的原始投资额,而不是合并方在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由于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通常并不等于其股东的原始投资额,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为购买价款或者取得股权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合并方对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合并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长期持有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不会转回,对未来期间不会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无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如果合并方管理层意图在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则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产生所得税影响,合并方应当按照未来转让或者处置该项投资时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接受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方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即使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存在暂时性差异,其所得税影响也应在被合并方的账簿和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都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也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合并方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方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合并方取得的资产、负债通常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关于控股合并(股权收购),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以及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或有对价之和。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购买方对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应当根据购买方管理层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来确定。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关于吸收合并,按照企业合并准则规定,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在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因而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而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情况下,购买方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常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因而不存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问题。
-
固定资产的递延所得税如何确认
257人看过
-
递延所得税时如何调整编制
359人看过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抵消吗
112人看过
-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
288人看过
-
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329人看过
-
递延所得税是什么意思
152人看过
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合并成为一个公司,吸收方在合并后以自己的名义继续经营,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合并方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同时承担被合并方的负债。 公司合并,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更多>
-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澳门在线咨询 2024-03-14递延所得税指的是:1、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帐,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2、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3、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
-
罚金递延所得税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个人所得税税率新规定如何申报个人所得税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16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申报;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纳税人可以采用数据电文、邮寄等方式申报,也可以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或者采用符合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方式申报。
-
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26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 1、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2、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
-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流动负债吗个人所得税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25一、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为流动负债 递延所得税是非流动资产,一般需要跨年度抵扣。非流动性资产是指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一)商誉的初始确认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