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供影响自首的认定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4 15:51:30 494 人看过

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

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

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

一、家属主动退赔反而不利于取保

罪犯家属退赃不能理解为是认罪,是否有罪主要还是看他的犯罪事实和证据。但是罪犯家属主动退赃的,可以酌情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拒不退赃的,应当酌情从重判处。家属可以代犯罪嫌疑人退赃,当然,如果家属不愿意,法律也不能强迫。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二、犯罪中止加自首

自首与坦白存在相同之处:都以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都是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那么,有什么区别呢?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他们的区别首先在于是否自动投案:一般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坦白是被动归案白与自首的关键区别还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是自首;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本人罪行的,是坦白。因此,自首与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不同,自首更能说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减轻。所以,自首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坦白是酌定量刑情节。

三、偷渡老挝自首会判刑吗

偷越国边境罪的处罚:1、犯偷越国边境罪的,一般应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如果行为人是以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实施恐怖活动为目的,实施偷越国边境行为的,依法应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自首情节,结合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比例。

(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亲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5)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6)其他类型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7)犯罪较轻(指法定刑幅度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8)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6: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翻供了就取消自首吗
    原则上只要行为人在任一诉讼阶段有推翻原供、拒不承认本人罪行行为的,即不应以自首认定;只有行为人在整个诉讼阶段自始至终如实供述本人罪行的,方可以自首认定。因为行为人只要有一次翻供行为,就表明其并没有悔罪之心,其主观恶性并没有真正消除或者减弱,对其从轻处罚的法律基础已经消失。另外,司法机关还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挖掘搜集其他证据来证明行为人犯罪的成立,因而自首的客观效果亦不复存在。鉴于行为人先前的供述行为没有保持必要的延续性,其积极效果已被其后的翻供行为所抵销,因此,自然就没有适用自首的余地。当然,行为人翻供后,司法机关经过侦查,没有找到其他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而行为人重新又如实供述的(包括在二审述),则仍应认定为自首。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后,在庭审中往往会将故意犯罪辩解为过失犯罪,或者辩解为主观上无犯罪意图。对犯罪分子的这种行为,是继续认定自首情节,还是认定
    2023-06-12
    211人看过
  • 检察院翻供当庭又认罪可以认定为自首吗?
    检察院翻供当庭又认罪一般是不能被认定为自首情节的。司法实践中,是否坦白由检察机关认定,如果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仍不认罪,检察院不会认定坦白。到开庭时又自愿认罪的,量刑上只能认定为当庭自愿认罪,也可以从轻处罚,但是从轻的幅度比坦白小。一、如何审查犯罪嫌疑人翻供行为?被告人的口供,在历史上曾被视为证据之王,有供必定,无供不录。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口供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即口供的证明力最强,但口供的虚伪性也最大。在被告人翻供的案件中,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原供和翻供都要进行认真的审查。1、要审查原供是否属实。要审查原供的真实性,就必须看原供是否明确具体和前后一致,如果被告人原供明确具体,能说出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等具体情节,并且前后多次供述的内容一致,原供的真实性就大。反之,如果被告人原供抽象笼统或者模棱两可,叙述不出具体情节,并且反复较大前后矛盾的,就说明原供有虚假的可能性。2、要审查
    2023-06-28
    288人看过
  • 一审翻供,二审如实供述能否认定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后又翻供的,原则上应以一审庭审结束前能否认罪作为自首成立与否的依据。对于其具体认定,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一、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在一审阶段翻供、二审期间又作如实供述的,二审法院不能认定自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的规定,影响自首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翻供行为在时间上是有限制的,即“一审判决前”。即使行为人在侦查、起诉阶段翻供,只要其在“一审判决前”仍能如实供述的,并不影响对其自首的认定。如果在一审判决前翻供的,则不能认定自首。因此,被告人只要在一审审理期间翻供,直至一审判决前仍未如实供述的,即使其二审又能够如实供述的,也不能认定为自首。如果将此情况认定为自首,会形成错误的司法导向,促使更多的犯罪嫌疑人存有侥幸心
    2023-02-14
    450人看过
  • 翻供行为的社会影响
    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改变原认罪供述的总称。翻供的原因:1、刑讯逼供、诱供引起被告翻;2、家属和律师的通风信件导致被告翻供;3、被告人在得知包庇别人的后果后翻供;4、逃避惩罚的侥幸心理导致一些被告在犯罪行为实施后被司法机关逮捕,心理防线很快被打破,从而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如何看待翻供,是好是坏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是否翻供尤其自己决定,不存在好坏的说法。建议事实就是的讲述案件事实的发生经过。如果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话,在侦查阶段的有罪供述,显然对其不利,翻供的话对其是有利的表现,如果犯罪嫌疑人有罪,而翻供,公安有其他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发生,反而对其不利。翻供的概念及其特征要清楚地了解翻供的概念,就应该先明白口供的概念,因为翻供是以有口供为基础的,如果没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那么翻供也就无从谈起了。口供是指犯罪嫌疑人所作出的有罪或者罪重的供述或无罪或者罪轻的辩解,供述和辩解同为口供的
    2023-07-04
    347人看过
  • 自首后翻供又认罪的审判依据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本案被告人在案发后,虽能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其所犯罪行,但在一审庭审时至一审判决前又翻供,拒不认罪。因此,一审法院在判决时不认定被告人的行为为自首是正确的。被告人虽在一审期间翻供,但在二审开庭中又能如实供述其罪行,对此,二审法院能否再认定为自首,客观地说,《解释》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争议的焦点在于对《解释》中的所谓“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如何准确理解,即这里的“一审判决前”是否是认定自首的一个最后期限,一种意见认为该表述仅是针对在翻供情况下,一审判决时是否认定自首的规定,并非是自首认定的最后限制性期限。也就是说,《解释》并未明确指出,二审期间又能如实供述的就
    2023-02-18
    144人看过
  • 翻供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自首后翻供如何处理
    较常见的翻供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前一诉讼阶段作了供述,但在后一诉讼阶段作了翻供,翻供的动机往往是对前一诉讼阶段所作的事实认定和法律定性不服或不满,为求得对自己有利或更有利的事实和法律认定及相应的诉讼结果而翻供,这种翻供形式是最普遍的心理动因。常见的形式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阶段作了供述,但却在起诉阶段因不满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和对其行为的定性而翻供;也有的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一审阶段均作了供述。但却在接到一审判决后开始翻供等。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推翻前一次供述的部分内容,即只推翻原供述的部分事实。但这里应注意区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推翻的原供述内容是有关案件的一般事实还是涉及案件的关键事实。一般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是想抵赖,只是想就原记忆错误所作供述的部分内容加以调整,则往往只推翻原供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事实;反之,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会推翻原供述
    2023-12-21
    51人看过
  • 翻供后还能否成立自首
    法律综合知识
    一、翻供后还能否成立自首翻供后一般便不成立自首了。因为犯罪嫌疑人只有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才是自首。犯罪嫌疑人的翻供行为说明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然便不成立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能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能否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能否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能否减轻处罚。二、自首之后能否取保候审自首后不一定能否取保候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能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否能否取保候审,要看其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能否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否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
    2024-01-20
    171人看过
  • 投案后又翻供自首无效
    案件回放:近日,作案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后因翻供自首情节未能认定的季某,经密云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后,被法院以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今年36岁的密云县十里堡镇农民季某,于1月9日下午酒后闯进本村女青年郝某家,见郝一人在家即起淫意,强行将其按倒在炕上,先猥亵后又欲奸淫,因郝极力反抗强奸未遂。案发后季某逃至怀柔区。在家人的劝说下,季某于次日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然而,被逮捕数天后,深感罪行严重的季某为逃避法律制裁,推翻了以前的供述。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季某涉嫌强奸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足以认定;同时鉴于其已翻供,不符合自首的条件,自首情节未予认定。结果,被告人季某虽自动投案却没有得到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检察官说法:何谓自首,其条件又有哪些呢?我国《刑法》中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般自首。还有一种情况是特
    2023-06-11
    330人看过
  • 自动投案后两审均翻供重审期间又认罪能否认定自首
    一、自动投案后两审均翻供被告人潘某与被害人张某某等人一起吃饭时,产生与张发生性关系的念头,后在本市某宾馆客房,潘某不顾张的反抗挣扎,强行对张实施了奸淫。侦查期间,被告人潘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了自己强奸张某某的事实,但在法院一审、二审期间均翻供,二审法院经审理,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重审期间,被告人潘某又如实供认了犯罪事实。二、重审期间又认罪能否认定自首本案对潘某构成强奸罪无争议,但对潘某在重审期间认罪,能否认定为自首,有意见认为,不应认定为自首。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根据该解释,对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后翻供的,认定自首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即“一审判决前”。本案被告人在一审判决前并没有认罪。发回重审的案件虽然法律规定适用一审
    2023-03-16
    93人看过
  • 翻供对取保候审的法律影响
    取保候审期间翻供的会产生二个法律后果:1、办案机关可能会决定取消取保候审措施,对当事人执行拘留或逮捕;2、如果构成犯罪的在以后法院量刑时,会失去因认罪而由法院予以从轻处罚的机会。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决定机关应当以保证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为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
    2023-07-06
    411人看过
  • 隐匿自己真实身份是否影响自首的认定呢
    2014年5月10日晚,戴甲骑着三轮电动摩托车来到工业园区一厂房仓库,从中盗走了部分电缆线,价值人民币1万元。戴甲在离开现场回家途中,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随即如实交代自己的盗窃电缆的犯罪事实,但戴甲谎称自己叫孙乙,且1997年3月10日出生等情况。【分歧】对于戴甲是否构成自首,存在以下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戴甲因形迹可疑被盘问,主动供述了自己的盗窃犯罪事实,可以自首认定,但其又冒名并谎报年龄,使司法机关一时误认为系未成年人,影响量刑,说明戴甲有避重就轻想法,没有认罪悔罪的诚意,所以不能认定为自首。第二种意见认为,戴甲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主动供述了自己盗窃的犯罪事实,而其又冒名为未成年人,并不影响其自首情节的认定。【管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戴甲构成自首。具体分析如下:构成自首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2023-06-12
    495人看过
  • 翻供有哪几种情况呢,自首翻供后怎么处理
    一、较常见的翻供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前一诉讼阶段作了供述,但在后一诉讼阶段作了翻供,翻供的动机往往是对前一诉讼阶段所作的事实认定和法律定性不服或不满,为求得对自己有利或更有利的事实和法律认定及相应的诉讼结果而翻供,这种翻供形式是最普遍的心理动因。常见的形式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阶段作了供述,但却在起诉阶段因不满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和对其行为的定性而翻供;也有的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一审阶段均作了供述。但却在接到一审判决后开始翻供等。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推翻前一次供述的部分内容,即只推翻原供述的部分事实。但这里应注意区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推翻的原供述内容是有关案件的一般事实还是涉及案件的关键事实。一般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是想抵赖,只是想就原记忆错误所作供述的部分内容加以调整,则往往只推翻原供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事实;反之,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会推翻原
    2023-03-27
    325人看过
  • 翻供是什么,翻供的认定是怎么样的
    翻供,就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改变原来所作的认罪供述的行为总称。翻供包括否认型翻供和辩解型翻供两种形式,前者系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全部或部分地推翻原供认的犯罪事实;后者系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不否认事实,但提出一些足以影响犯罪成立的新辩解,这些辩解事实上已导致原供的改变。从性质上讲,翻供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原作的有罪供述的自我否定。通俗的来讲就是推翻原来的供词。翻供的认定:1.审查被告人翻供的心理因素对待被告人翻供,我们首先要分析被告人为何要翻供,其翻供的目的是什么。综观被告人翻供的案件,不外乎有以下三种心理因素。第一,侥幸过关的心理。这类被告人迫于审判压力或认为自己所犯罪行已被审讯人员掌握,为求得宽大处理而作了有罪供述,但由于有些审判人员缺乏审讯艺术而被被告人发现自己所犯罪行的证据材料尚未被审讯人员掌握,翻供可以蒙混过关,便进行翻供。第二,后悔的心理。这类被告人因不了解法律在数
    2023-04-30
    218人看过
  • 自首并认罪认罚是否影响刑罚?
    犯罪分子自首后一般可以得到从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也有的犯罪分子自首后没有得到从轻处罚,这是因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处罚,而不是必须从轻处罚。我国刑法对自首规定的是相对从宽处罚原则即“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认罪认罚还用开庭吗一、认罪认罚还用开庭吗1、认罪认罚要开庭。法院审理的案件,都需要开庭审理,只是对于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并且对于认罪认罚的案件,法院仍需依法作出判决,但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公诉案件的审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
    2023-07-17
    22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自首案件的翻供对自首人的影响
      河南在线咨询 2021-08-03
      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
    • 翻供对自首案件有影响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21
      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
    • 翻供自首的对象有何影响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01
      原则上,只要行为人在任何诉讼阶段推翻原供,拒绝承认自己的罪行,就不应自首;只有行为人在整个诉讼阶段自始至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才能自首。因此,翻供影响自首认定。
    • 惊哑提醒: 翻供会影响自首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07
      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
    • 户口簿翻供认定自首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4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相关延伸】 问:认定自首怎么量刑? 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