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应收应付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所得税合并处理
例:集团内,甲子公司应收乙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为:100万元,期末甲子公司按10%计提了坏账准备。所得税税率为25%。
所得税的合并处理主要是正确认定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该项业务中,甲子公司应收账款所得税会计处理认定其账面价值为90万元,而其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因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
贷:所得税费用25000
对于该项业务,乙子公司认定的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等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无暂时性差异。然而从集团看来,该项业务不应产生应收应付项目,因此合并抵销分录为:
借:合并所得税费用25000
贷: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
2.内部存货交易的所得税合并处理
例:母公司将成本为800万元的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子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试做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所得税合并处理。
母公司已将存货卖出,不做所得税调整。子公司确认的该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无暂时性差异,不做调整。然而从集团角度来看,其认定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应做合并所得税调整:
借:营业收入10000000
贷:营业成本8000000
存货2000000
借: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00
贷:合并所得税费用500000
若该项存货在下年度全部卖出,由于本期子公司将存货直接卖出时的销售成本是1000万元,而从集团来看销售成本应是800万元,造成合并毛利高200万元,应调增合并所得税费用50万元。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2000000
贷:营业成本2000000
借:合并所得税费用500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500000
3.固定资产内部交易业务的所得税抵销
例:母公司将账面价值为50万元的存货以6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子公司作为管理性固定资产使用,子公司款项已付,所得税税率为25%。该固定资产按5年直线法摊销,无预计净残值。
该项资产母公司已卖出,不做所得税处理,子公司确认的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60万元,不做调整。然而从集团来看,该项资产会计账面价值为50万,计税基础为60万,产生可抵扣暂时陸差异10万元,相应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600000
贷:营业成本500000
固定资产100000
借: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
贷:合并所得税费用25000
以后子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逐期计提折旧,从集团角度来看该项资产的所得税暂时性差异每年以2万的速度抵减。以后第一年的所得税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合并期初未分配利润1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
借:累计折旧20000
贷:管理费用20000
借: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
贷:合并期初未分配利润25000
在本期,子公司第一年扣除的累计折旧为12万元,但从集团来看,累计折旧应为10万元,因此累计折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2万元的应纳税暂时陸差异,则调整分录为:
借:合并所得税费用5000
贷:合并递延所得税负债5000
第二年的所得税处理会计分录为:
借:合并期初未分配利润100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
借:累计折旧20000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20000
借:累计折旧20000
贷:管理费用20000
借:合并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
贷:合并期初未分配利润25000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5000
合并所得税费用5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0000
第三至第五年的所得税处理会计分录与第二年类似。
-
如何处理企业合并中的所得税?
486人看过
-
固定资产合并抵销所得税处理的办法
220人看过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如何进行抵销处理
150人看过
-
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
335人看过
-
合并会计报表中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会计处理
260人看过
-
编制合并报表时准备金账户的抵销处理
442人看过
-
-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和所得税申报表的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区别rr1、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列示的顺序大致按照根据利润额扣除掉纳税调整额,然后求得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一个单一的税率(一般是25%)计算出应纳税税额,减去已经预缴的,便是今年要缴纳的税额,最后列示往年多交或是少交的。r2、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主要分为一下几种(1)年所得额在12万元以上自己申报的;(2)企业代为扣缴的纳税报表;(3)合伙企业个人纳税申报表;(4)个
-
无关联交易的几个子合并报表所得税还有抵消项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4合并报表的所得税抵销不仅是在子公司关联交易时存在。母公司购买子公司时,如果被投资方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一致,后续还可能存在所得税抵销。
-
合并报表时,对子个别报表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如何处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30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方法: (1)递延度处理。在递延法下,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递延处理有利于保持会计报表有关项目原有的比例关系,便于进行财务比率分析。 (2)计入当期损益。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这样做的优点是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但是将未实现的损益记入当期损益,有可能引起对会计内报表的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