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迫交易罪主谋判几年
所谓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若多人参与强迫交易罪,在区分主从犯的情况下:
我国刑法规定,构成强迫交易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由此可见,强迫交易罪的量刑幅度在三年以下或三至七年以下量刑。
强迫交易罪的主谋,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主犯,对于主犯的处理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也就是说主犯最高在七年以内量刑。如果主犯存在自首、立功、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未成年人、取得赔偿谅解等情节的话,最低也可自三年以内量刑。
二、强迫交易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犯罪客体: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商品交易市场秩序。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有哪些
1、客体不同。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则是简单客体,即社会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不同。强迫交易罪行为人在强迫对方达到交易后一般会给付对犯强迫交易罪的人员进行审判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商品,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则多是无偿占有被害人财物。
3、主观方面不同。强迫交易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达成交易,牟取不法利益。而寻衅滋事罪行为人主观上则是为了寻欢作乐,无事生非。
4、主体不同强迫交易罪可由单位构成,而寻衅滋事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
主谋绑架罪能判几年
130人看过
-
1000万强迫交易罪可判多少年?
64人看过
-
强迫交易罪在哪里判?
156人看过
-
法律规定强迫交易判几个月?
389人看过
-
强迫交易到什么程度成立强迫交易罪
200人看过
-
法院对帮信罪主谋判几年
410人看过
强迫交易有以下认定情形: 1、强买强卖商品。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6、其他以暴力、威胁... 更多>
-
强迫交易罪大吗?强迫交易罪得判多少年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7强迫交易罪判多少年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强迫交易输掉几万元,强迫交易罪转化抢劫罪怎么判?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31强迫交易: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受害人与自己交易,一般其中存在霸王条款或者其他不合法,不合理的成分存在。 受害人有一定自主权但因为侵害人的手段而无法行使自主权 案例:最典型的就是很多赌片里面,发牌的人,家属被黑帮分子扣押,黑帮分子强迫他们如何发牌,然后给他们强塞一笔钱。这就是强迫交易,以他人人身安全为由,胁迫他人达成与自己的交易。 还有,很多地方的通信交易,大型运营商,用不合理的合同和二级代理商
-
强迫他人转让公司股份了,强迫交易罪会判几年?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5强迫交易,数额巨大,且法律规定的特别严重情节,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
-
对方构成了强迫交易了,强迫交易罪几个人怎样判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强迫交易50万罪判多少年?强迫交易罪数额巨大判多少年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9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