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的是离婚后如何协商或通过诉讼解决抚养费的变更问题。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办理变更抚养费协议公证来变更抚养费数额。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解决。
双方可以协商达成变更抚养费的协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如果双方都同意变更的抚养费数额的,且变更后有利于孩子的生活,可以通过办理变更抚养费协议公证来变更。如果离婚夫妻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时,可以同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要求变更孩子抚养费数额。
变 更 抚 养 费 起 诉 地 点 在 哪 里 ?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起诉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涉及变更抚养费的诉讼,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申请人提起诉讼,可以在被申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在实际操作中,申请人应提前了解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并收集相关证据。如有必要,申请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以提高诉讼效率。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及变更抚养费的诉讼,申请人败诉后,可以在上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总之,涉及变更抚养费的诉讼,申请人应根据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变更抚养费的诉讼需要根据被申请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应提前了解被申请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并收集相关证据。如有必要,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提高诉讼效率。同时,申请人败诉后,可以在上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涉及变更抚养费的诉讼,申请人应根据被申请人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抚养变更可以变更几次,抚养变更需到哪里办理
293人看过
-
需要办理抚养权变更手续该到哪里
409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到哪里办理,变更抚养权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183人看过
-
女方再婚男方可要求变更抚养权吗,变更抚养权到哪里办理
378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应该怎样补缴抚养费
284人看过
-
变更子女抚养费应该如何
277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变更应该到哪里去变更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5协议中有约定的就要根据协议内容来处理,可以通过协商来变更孩子抚养权,如果通过法律程序来变更孩子抚养权的需要达到法定条件。法定条件如下: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
抚养权变更到哪里? 应该怎么做呢?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9抚养权变更如果采用协议变更,则双方签订变更协议即可变更抚养权。如果采用诉讼变更的方式,则要求变更抚养权的一方需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诉讼。
-
办理抚养权变更的部门是哪里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12变更抚养权可以到法院或者公证处办理。到公证处办理的,需要孩子父母双方已经就孩子抚养权的变更达成了变更协议。 由于孩子的抚养权已经在离婚协议中写明,《变更抚养权协议》是对《离婚协议书》内容的重大修改,另外,变更抚养权属于重大人身关系变更,所以协议变更抚养权的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后更能避免麻烦。
-
如何变更抚养权应该办理哪些手续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22(一)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有两种形式,但是,无论采取那种方式变更孩子的抚养权都需要法院的认可。1、双方协议变更。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只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则应予准予,就是说父母之间可以私下协商变更子女抚养权,然后请求法院予以变更;2、一方以起诉方式要求变更。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由一方起诉要求变更。无论采取那种方式变更孩子的抚养权都需要法院的认可。(二)变更孩子抚养权的诉讼
-
变更抚养权诉讼中抚养权到哪里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3起诉变更孩子抚养权到对方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