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怎么申请旅游
在接受取保候审监管期间,如果当事人需要离开居住所在地域外出行,务必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先向上一级执法部门注销信息,同时,还必需获得上一级执法部门的明确授权,方能在其他地域进行短时间的逗留。这种严格的规定源于现行的法律制度,对于正在接受取保候审的当事人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即他们不能在没有得到执法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其居住地所在的城市或者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如果有人违反这个规定,私自离开原居住地并且没有获得执法部门的批准,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着被取消取保候审资格,甚至被重新收押的严重后果。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二、取保候审怎么去医院
对于需申请保外就医之在押罪犯,应由囚犯本人或者其近亲、监护人作为担保人提请申请。监狱的刑罚执行部门将对担保人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填写《保证人资格审查表》,同时向担保人明确告知在此次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并由保证人签署《暂予监外执行保证书》以示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在实施取保候审期间,被采取措施者若需要离开居住地,必须首先向相关机构进行信息注销手续并获得上级执法机关的批准许可。倘若未经应允违反规定擅自离境,则可能导致取保候审权利的终止及重新收押等严重法律后果。这一法律规范的设立完全是为了确保法律制度得到严谨而权威的实施和遵守。
-
取保候审能不能出国旅游吗
70人看过
-
取保候审申请书的范本,怎么申请取保候审?
175人看过
-
去外地旅游可不可以取保候审
186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申请出国旅行?
108人看过
-
想申请取保候审,什么叫取保候审
381人看过
-
外地人去国外旅游可以取保候审吗?
310人看过
-
取保候审期间出国旅游过程中,能否旅游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12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强制措施,说明当事人仍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所以是不能出国旅游的。法律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规定,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 (一)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无法证明身份的; (三)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
-
-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怎样申请取保候审?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0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去外地旅游可以取保候审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1-06-13经执行机关批准之后才能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具体能不能去要看案件负责机关批准与否。《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
-
驳回取保候审申请理由怎么写,怎么申请取保候审安徽在线咨询 2022-12-16建议委托律师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