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与损害赔偿金有何种联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20 21:48:14 363 人看过

一、定金与损害赔偿金有何种联系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联系是:

1.违约定金责任是约定的责任,损害赔偿责任是法定的责任;

2.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可以并用。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二、签订定金条款要注意什么

签订定金条款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是否订立定金条款应由双方约定;

2.应当在定金条款中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形;

3.消费者在交付定金前要充分了解自己履行合同的能力;

4.要分清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

5.要防止某些开发商利用定金和滥用定金条款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三、定金纠纷法院多久会立案处理

起诉书上交到法院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9: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怎么并用例子
    一、定金与损害赔偿金怎么并用例子损害赔偿金,就是合同一方因承担违约赔偿责任而向另一方支付的损失赔偿金额。定金与损害赔偿金是否可以并用,这个问题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由于定金具有惩罚性的特点,其适用不以实际损害的发生为前提,因而其应当是独立于损害赔偿责任的,所以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可以并用。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并用应遵循如下规则:1、若定金收益高于实际损失额,如无特别约定,则直接适用定金,此定金应折算为损害赔偿金。2、若定金小于实际损失,当事人除收取定金收益外,仍得请求赔偿损失。3、若当事人明确约定定金为损失之预设,则定金与损害赔偿金不得并用。二、医疗损害赔偿金是怎么计算的(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
    2023-06-08
    461人看过
  • 损害赔偿金与定金、违约金的适用规则
    损害赔偿金与定金,违约金的适用规则定金、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三者的适用规则如下:首先,定金与违约金的适用关系。由于我国的定金在性质上属违约定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两者是不可并罚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合同既约定定金,又约定违约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违约方选择一种对其最有利的责任形式。应当注意:这条规定是针对同一违约行为同时存在违约金和定金责任的情形。如果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和定金是针对不同的违约行为,且两者在数额上的总和也不太高,在一方同时实施不同的违约行为形态时,两种责任形式是可以并用的。其次,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一般来说,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应视为对损害赔偿金额的预先确定,因而违约金与约定损害赔偿是不可以并存的。违约金与法定损害赔偿是否并存,牵涉到违约责任的适用是否以发生实际损害为要件以及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问题。原则上可以说
    2023-06-13
    75人看过
  • 离婚损害赔偿规定如何确定损害赔偿的金额
    一、离婚损害赔偿规定如何确定损害赔偿的金额离婚损害赔偿确定损害赔偿金额的方式是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5.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二、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法院多久立案起诉书上交到法院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
    2023-09-28
    413人看过
  • 哪种情况才有精神损害赔偿金
    一、哪种情况才有精神损害赔偿金1、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以人格利益为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且与其主体人格不可分离的权利。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2、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拥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它不是民事主体所固有的一种权利,而是
    2023-05-06
    349人看过
  • 养老金基数与退休金有何联系?
    退休金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有关,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领取的就越多。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数,并发布最新的最低基数和最高基数。一般而言,企业帮员工缴纳的都是最低基数的社保,当然也有些公司会根据上一年度岗位的平均工资作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退休后养老金调整调整水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调整办法: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
    2023-07-16
    63人看过
  • 残疾赔偿金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性质?
    同时,可以从《解释》第17、18、29条的规定看出,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不属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精神损害抚慰金属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可与前二者同时提起。(第17条第三款规定“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然后在第29条规定了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2023-06-05
    316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金与抚慰金区别
    我国法律上没有精神损害赔偿金这个概念,在法律上的概念是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因精神损害而赔偿的费用。精神损害赔偿金与精神损害抚慰金,二者实质上是一个意思,没有区别。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一、精神损害的种类根据精神损害客体的不同,学术界对精神损害分为以下几类:1、故意施加的精神损害与过失所至的精神损害。2、因侵权所产生的精神损害与因违约所产生的精神损害。3、直接的精神损害和间接的精神损害。4、侵害财产权所产生精神损害与侵害人身权所产生精神损害。5、一般程度的精神损害与严重的精神损害。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1、补充适用原则。此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对于精神损害,首先应适用非金钱赔偿的方式,在非
    2023-02-24
    409人看过
  • 赔偿金额与交通事故损害程度的关系
    因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意外伤害的,其赔偿项目和标准是: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具体的赔偿标准是: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3.护理费的标准,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发生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怎么办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
    2023-07-07
    193人看过
  • 定金,违约金,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损害赔偿,又称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据合同的规定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违约金,是指当事人预先设定的,在一方违约后作出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以外的给付。违约金主要具有补偿性特征,同时兼有惩罚性。《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因而违约金主要体现为补偿性,如果在守约方没有遭受损失时,违约金就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由一方按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的金钱。定金包括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解约定金还是证约定金等。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罚则是一种惩罚性规定,目的在于督促
    2024-02-08
    457人看过
  • 残疾赔偿金与定残日有何关系?
    一、残疾赔偿金与定残日有何关系?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残疾赔偿金自定残之日起计算,而不是受伤之日起计算20年。误工的时间应当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到康复所需的时间确定,其标准以相应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为依据,受害人因伤致残或者死亡的,误工时间应当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日或者按照实际误工损失时间计算。二、影响残疾赔偿金的因素有哪些?1、受诉法院的选择残疾赔偿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的,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法院进行管辖很重要。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适用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差异导致残疾
    2023-04-27
    77人看过
  • 经济赔偿和补偿金的区别与联系
    1、经济赔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或者员工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对方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支付的赔偿。与经济补偿金不同,经济赔偿金具有惩罚性,是一种惩罚性赔偿。2、用人单位“违法”是劳动者请求赔偿金的前提,劳动者如果发现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有权请求其支付经济赔偿金。3、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备注:月工资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4、赔偿金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的区别(一)
    2023-07-07
    155人看过
  • 残疾赔偿金与交强险有什么联系吗
    残疾赔偿金与交强险有什么联系吗?交强险中包括有残疾赔偿金。交强险赔偿标准:随着我们的生活进入汽车时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制度作为最基本的保险制度也随之确立。交强险制度实质是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以提高三责险的投保面,在最大程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交强险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宿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康复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财产损失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其中医疗费又包括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营养费。交强险责任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在保险期间(通常为一年)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赔偿最高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
    2023-06-13
    428人看过
  • 定金合同与损害赔偿会不会冲突
    不冲突,但是定金责任的承担不能替代损害赔偿责任,两者应该区分开来。如果一方违约造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可同时请求损害赔偿。但是适用定金罚则和损害赔偿的总值不能大于标的物的价金总和。定金责任的承担不能替代损害赔偿责任,两者应该区分开来。如果一方违约造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可同时请求损害赔偿。但是适用定金罚则和损害赔偿的总值不能大于标的物的价金总和。一、购房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我国的定金在性质上是违约定金,具有预防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但二者不可并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可以也只能由非违约方选择一种对其最有利的责任形式。所谓二者不能并罚,是针对同一违约行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情形而言的,如果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和定金是针对不同的违约行为,且两者在数额上的总和也不太高,在一方同时实施了不同的违约行为时,两
    2023-03-11
    247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金原则,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因素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原则精神损害赔偿金原则大致包括以下几项:1.适当补偿、限制原则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只能是一种补偿性的,而不是等价性的,只能是适当补偿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所受到的精神损害,从而起到抚慰作用。2.公平合理原则公平合理原则就是平衡原则,既要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让侵权人得到惩戒,又要从实际出发,给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以适当的赔偿金,以弥补其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3.法官有限度地自由裁量原则法官判案的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法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赔偿数额灵活确定的权力。二、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因素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因素主要有以下种: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要考虑的是侵权人的侵权原因、主观动机、致害人的认识态度以及对恢复受害人的权益的态度。2.侵权的手段、场合和次数、行为方式、持续时间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考虑侵权人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短期的,长期的
    2022-06-10
    9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赔偿定金与损害赔偿的关系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07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可以并用。 违约定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相比较而言,前者一般是约定的责任,后者一般是法定的责任。由于定金具有惩罚性的特点,其适用不以实际损害的发生为前提,因而其应当是独立于损害赔偿责任的。
    • 违约金与赔偿金的区别与联系,违约金与赔偿金的关系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4
      违约金是指一方当事人由于过错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应当依照合同的约定或由法律的规定,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数量的货币。赔偿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一定数量货币进行赔偿。那么违约金与赔偿金的区别与联系,违约金与赔偿金的关系是怎样的?
    • 损害赔偿金和定金到底什么关系?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17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可以并用。 违约定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相比较而言,前者一般是约定的责任,后者一般是法定的责任。由于定金具有惩罚性的特点,其适用不以实际损害的发生为前提,因而其应当是独立于损害赔偿责任的。
    • 赔偿违约金与赔偿损害赔偿金有什么不同?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08
      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预先设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时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具有补偿性特点,并兼有一定的惩罚性。损害赔偿金,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责任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为原则,但以惩罚性为例外。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区别在于: (1)适用范围不同。违约金是约定的,因此,无约定不能
    •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是怎么划分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28
      定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关系如下: 1、违约定金责任是约定的责任,损害赔偿责任是法定的责任; 2、定金与损害赔偿金可以并用。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