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销售伪劣化肥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分别为:主观方面为故意;客观方面为违反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一、生产伪劣兽药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生产伪劣兽药罪有以下犯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兽药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国家为了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法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生产伪劣兽药等农用生产资料,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生产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兽药。所谓“失去使用效能的兽药”,是指因为过期、受潮、腐烂、变质等原因失去了原有功效和使用效能,丧失了使用价值的兽药。
(2)生产者以不合格的兽药冒充合格的兽药。所谓“不合格”,是指不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或者没有达到应当达到的质量标准。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能构成本罪之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故意生产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兽药;
二是故意以不合格的兽药冒充合格的兽药。
过失行为,如在不明知的情况下生产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兽药,不能构成本罪。
本罪的犯罪目的,大多都是为了谋利。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使生产遭受重大的损失,是本罪的后果,不是本罪的目的。
生产伪劣兽药罪应当按照以下标准判刑:
1.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销售劣药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如何区分?
359人看过
-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内容有哪些
224人看过
-
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主观方面怎么认定?
85人看过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326人看过
-
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63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客观方面包括哪些要件?
51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销售伪劣农药罪有哪些客观方面表现?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5销售伪劣农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分别是: 1、该罪的主观方面是行为人主观上是直接故意的心态; 2、该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明知是不合格农药而冒充合格农药销售,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客观方面构成伪劣产品罪的主观方面构成伪劣产品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12客体要件。侵害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除刑法外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疗器材、人身和财产安全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产品生产的标准、产品出厂或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内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等制度。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管理制度,
-
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主观方面怎么认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1-06-2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故意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 二是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而故意予以销售; 三是故意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过失行为,如在不明知的情况下销售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约、兽药、化肥、种子,不能构成本罪。本罪的犯罪目的,大多都是为了谋利。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使生产遭受重大的损失
-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内容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16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观方面表现的是直接故意,而对于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工作人员使用暴力,从而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22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一方面,任何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都是扩散犯罪方法、传授犯罪技巧,进而直接造成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这是本罪的直接客体;另一方面,根据行为人传授的不同性质的犯罪方法,被传授人可能实施各种不同的犯罪从而侵犯不同的社会关系,尽管本罪所可能侵犯的间接客体已经不是其行为直接所致,但是,传授者在向被传授者传授某一特定犯罪方法时,对被传授者掌握并利用这些方法去侵犯一定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