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商法第九条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5 02:20:19 122 人看过

海商法第九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对于如何理解法条的这一规定,理论界和司法界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的涵义是,未经登记,船舶所有权转让合同不生效力,亦不得对抗第三人。其主要理由是: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的应当,系法律上的强制性规范,不符合法律的这一强制性规范,其转让合同当然不生效力;转让合同不生效力,其船舶所有权就不能取得、转让和消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经登记,不影响依法订立的船舶所有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船舶交付,船舶所有权即在原船舶所有人和受让人之间发生转移,但其转让不得对抗第三人。对此,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这是因为,虽然应当系属法律上的强制性规定,但应当登记并未指向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的效力。这表现在,就法条本身而言,前半段仅仅规范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登记,而未涉船舶所有权转让合同之效力;后半段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规定虽未直接规范转让合同之效力,但通过其船舶所有权转让合同的内容及转让之事实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规定,间接规范了转让合同在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效力。可见,关于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海商法第九条丝毫没有必经登记方才生效的含意,也就是说,尽管当事人就船舶转让之事实未经登记,但其转让合同在当事人间依法成立即生效力。

纵观世界法律,几乎所有国家的海商法无不规定船舶所有权转让应进行登记,但是,其登记制度之设立并不在于否定和限制船舶所有权转让合同在当事人之间的效力,而是在于对船舶这一资本密集、流动性强、对社会经济秩序影响大的特殊物件实施管理。其登记及管理的结果,即对转让之船舶及受让人产生船舶登记法上所规定的权利和对第三人对抗的效力。因而,与其说我国对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实行的是船舶登记主义,倒不如说实行的是登记对抗主义。后者比之前者更贴切,更符合立法旨意。

然而,这仅仅是海商法第九条规定所涉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对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的理解和适用。何为对抗?在法律上,对抗是指对立、抗衡之意。若第三人因船舶所有权转让之原船舶所有人所欠债务合于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船舶优先权除外),向法院申请扣押该已转让之船舶,对此,船舶受让人则可以该船舶所有权已经转让登记为由与第三人相抗衡,换言之,即便第三人向法院提出扣船申请,但只要有上述转让登记之事实,法院就不得对该船舶实施扣押。相反,不得对抗是指当第三人向法院申请扣押未经登记转让之船舶时,受让人不得以其船舶已经实际转让而与第三人的申请及法院的扣押抗衡。

如果未经船舶登记的受让人在接收船舶后对他人船舶实施碰撞产生侵权,受损方能否对其提起侵权之诉?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受让人是船舶实际所有人,因其船舶碰撞侵权,向其索赔殊无疑问。问题在于,该船未经过户登记,船舶在登记法上的所有人依然是原船舶所有人,由此在法律上产生了两个侵权主体,对此,受损方(第三人)不仅有权向受让方索赔,而且还可同时对原船舶所有人诉诸法律。其间,由受让方和原船舶所有人共同对此承担责任,以增加其索赔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原船舶所有人和受让人均不得对抗第三人。当然,若原船舶所有人对转让之船舶发生的碰撞侵权行为无过错,在其对第三人承担责任后,则可向受让人即过错责任方追偿。

值得指出的是,在司法实践中,船舶所有人为逃避其债务往往与受让人勾结进行船舶虚假转让,对此,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规定对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则起到了应有的保护作用。当然,就船舶转让当事人对第三人的债权,不因船舶转让而消灭。基此缘由,虽因船舶转让,但就原船舶经营产生的债权,原船舶所有人仍然有权对第三人主张和行使;同样,船舶受让人在接收船舶经营期间所产生之债权,亦不因其转让未经登记而影响其主张和行使。

由上可见,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其立法旨意不是在于限制船舶所有权转让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主张和行使,而是为了防止当事人借船舶转让之事实或假象以免除、逃避对第三人的债务,因而其立法旨意在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3日 06: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转让合同相关文章
  • 刑法解释:第四十九条【不适用死刑的情况】
    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解释】本条是关于不适用死刑的情况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对下列两种人不能适用死刑:一是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社会经验也有限,规定对其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这样规定主要是出于对未成年人保护和刑事责任能力角度的考虑,而且也与我国已经批准加人的《儿童权利公约》中的有关规定相一致。不满十八周岁,是决定是否适用死刑的年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一律按公历年、月、日计算实足年龄。必须是过了十八岁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十八周岁。二是对于在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一规定,主要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未出生的胎儿是无辜的,不能因其母亲犯罪而剥夺其出生的权利。所谓“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审判前在羁押受审时已是
    2023-06-11
    379人看过
  • 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理解与适用
    一、问题的引入刘某于2007年3月3日为其新购的苏MTM015二轮摩托车向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兴支公司投保了交通事故强制保险。3月26日,刘某驾驶该二轮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的常某发生交通事故,致双方受伤,两车受损。交警部门认定刘某无证驾驶,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常某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2007年4月23日,常某以刘某和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兴支公司为被告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16716.68元。诉讼中,保险公司以事故发生时刘某不具有驾驶资格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其理由是:交强险条例和保监会批准的交强险条款均规定,无证驾驶导致事故的,保险公司只有义务垫付抢救费用且可向致害人追偿,并无赔偿损失的义务。上述案件中,保险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保险条款中关于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发生时,事故受害人能否基于道交法的规定直接向保险公司主张权利?二、关于交强险2004年5月1日在全国施行的《中
    2023-05-05
    320人看过
  • 2024商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理由有哪些
    一、商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理由有哪些1、下列情形属于商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理由:(一)不可抗力;(二)政府政策性限制;(三)破产清算;(四)其他不可归责于商标注册人的正当事由。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下列情形属于商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理由:(一)不可抗力;(二)政府政策性限制;(三)破产清算;(四)其他不可归责于商标注册人的正当事由二、商标的使用证据都有哪些1、对商标进行广告宣传的资料,如能确认时间的报纸、杂志、电视的广告实样;然而,由于一定的局限性,电视、电台的广告不能提供具体的发布时间,难以作为直接证据。所以可以在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博览会、展会留下商标的宣传信息。与广告公司等媒体签订的标明商标的广告合同或其开具的发票;与商标印制企业签订的标明商标的合同或其开具的发票等。虽然合同具有很强的证明能力,有些合同根本就没有写明商标的具体事项(如商标全
    2024-04-12
    370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九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的解释】
    第九十六条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解释】本条是关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解释性规定。本条关于违反国家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包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如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决定以及对现行法律的修改和补充的规定。宪法规定,立法权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法律是全国人民的意志表现,所以只有代表全体人民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才可以制定。2.违反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既包括由国务院直接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也包括由国务院直属的有关部委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并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
    2023-06-11
    325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理解与适用(第六条)是怎样的?
    1、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2、本条是关于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的举证责任的规定。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出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当事人未能尽到上述责任,则有可能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举证责任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三层:(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出证据;(2)当事人对自己提供的证据,应当予以证明,以表明自己所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其主张;(3)若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不能提供证据或提供证据后不能证明自己的主张,将可能导致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3、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主张事实进行辩论不能空口无凭,而应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谁主张什么谁就应该证明什么,否则,提出的事实将有可能不被认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
    2023-06-10
    88人看过
  •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适用
    从该条的表述看,在同种商品、相同商标、类似商品、近似商标四个要素之间,至少形成4种涉及商标侵权的关系: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适用相同商标;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适用近似商标;未经许可在类似商品上适用相同商标;未经许可在类似商品上适用近似商标。需要说明的是,这4种关系并非类型化的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判断的关键仍在于是否构成“混淆”或有“混淆之虞”。因此,适用商标法第57条的正确逻辑是: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的,推定足以造成混淆、构成侵权,但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未经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并不必然导致混淆;未经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只有足以造成混淆时,才成立商标侵权行为。同时,在“同种商品”、“类似商品”的认定中,可以有效利用尼斯分类和《区分表》作为客观推定依据:在尼斯分类和《区分表》中属于同种商品的,推定为构成“同种商品”,有相反证据证明
    2023-05-01
    103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九十八条【告诉才处理的定义及如何适用告诉才处理】
    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解释】本条是关于告诉才处理的定义及如何适用的规定。根据办理刑事案件实际的需要,刑法规定了一些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主要包括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诽谤罪,第二百五十七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罪,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等。由于对犯罪行为的刑事追究或对行为人的处理往往涉及被害人的利益,所以法律允许被害人权衡利弊,作出是否提起刑事诉讼的决定。“告诉才处理”,是指只有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如果有权进行告诉的人不告诉,法院则不能受理。根据本条规定,有权进行告诉的有三种人:1.告诉才处理的刑事案件的被害人;2.人民检察院在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的情况下可以告诉,“受强制”是指被害人受到暴力
    2023-06-11
    225人看过
  • 刑法对假释的法律规定与适用
    1、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且必须不是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刑期限制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3年以上。3、实质条件,犯罪分子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新刑法假释考验期的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相关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实行数罪并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
    2023-07-06
    387人看过
  • 民法典实施通知:第九十二条的规定适用于哪些情况?
    本条是关于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等捐助法人资格取得的规定。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基金会符合捐助法人的性质,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是关于什么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的内容,具体规定如下: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十二条具备法人条件,为公益目的以捐助财产设立的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
    2023-07-11
    238人看过
  • 劳务派遣超出适用范围的法律后果——对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理解与适用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但对何谓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却没有明确规定。2008年5月8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第三十八条规定:用工单位一般在非主营业务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工作岗位,或者因原在岗劳动者脱产学习、休假临时不能上班需要他人顶替的工作岗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笔者认为,《实施条例(草案)》对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解释,仍然没有解决过于原则的问题,同时也缺乏对劳务派遣超出适用范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一、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理解对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理解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条文中使用一般,而不是应当,更没有使用不得、禁止等禁止性术语,因此该法律条文是否属于强制性规范就不是非常明确。现实中滥用劳务派遣方式
    2023-06-05
    298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六条【刑法对地域的适用范围】
    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解释】本条是关于刑法对地域的适用范围的规定。本条共分为三款。第一款是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规定。这里所说的“我国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1.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陆地下的地层;2.领水,即内水(内河、内海、内湖以及同外国之间界水的一部分)和领海(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及其以下的地层;3.领空,即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间。这里所说的“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主要是指刑法第十一条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的特别规定;刑法第九十条关于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2023-06-11
    379人看过
  • 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一款适用
    一、适用法律方面的分歧我国现行商标法关于商标应具有显著特征的要求,体现在第九条及第十一条。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第十一条则从反面,即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角度进一步对第九条的要求作了明确。在商标审查和复审实践中,有大量以缺乏显著特征为由驳回商标注册申请的案例。但在适用法律方面,尤其是适用第十一条第一款一、二、三项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做法。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当申请商标属于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或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时,应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仅仅适用第一项或第二项;第二种观点认为,应适用第三项;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在适用第一项或第二项的同时,适用第三项。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坚持将第三项作为法律依据,是因为属于第一、二项规定情形的商标,明显亦属于第三项"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这样适用法
    2023-05-01
    180人看过
  • 从一起案件谈对行诉法解释第90条的理解和适用
    [案情]2006年,某市小学因改扩建,经政府批准,征用了学校周边地区,需要拆迁周边的居民楼。在与居民甲某的拆迁安置洽谈中,因多次协商不成,该小学向市建设局提出申请,要求对房屋拆迁纠纷进行裁决。市建设局,于2005年作出了房屋拆迁安置裁决书。该裁决书作出后,被拆迁户甲某既不向法院提起诉讼也不搬迁,而市建设局也未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07年,该小学向法院申请依据行政裁决书,对被拆迁人甲某所有的房屋强制执行。[评析]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或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是行诉法赋予行政机关的一项强制执行权利。但在行政机关不主张和行使该权利时,具体行政行为所约束的权利义务人又应当如何救济和保障自己的权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对
    2023-05-02
    432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七十二条【适用缓刑的对象和适用缓刑的条件】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解释】本条是关于缓刑的对象、条件的规定。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关于适用缓刑的对象和适用缓刑的条件的规定。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而不是一种刑罚。缓刑就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刑罚。也就是说,对一些特定的犯罪分子,在其具备了法定的条件之后,可以在一定的期间内不予关押暂缓其刑罚的执行。根据本条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定的犯罪分子。这些人所犯罪行比较轻,如果犯罪较重,判处的刑罚在四年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二是所犯罪行情节较轻并有悔改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是否可以适用缓刑的关键是看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只
    2023-06-11
    95人看过
换一批
#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转让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将其合同权利、合同义务或者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合同。根据转让的内容不同,转让合同可以分为债权转让合同、债务承担合同和债权债务概括转让合同三种类型。... 更多>

    #转让合同
    相关咨询
    • 对侵权责任法第91条第二款的理解与适用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9
      对侵权责任法第91条第二款的理解与使用如下:【侵权责任法】第九十一条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窨井等地下设施造成他人损害,管理人不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解读:此条第一款源于《民法通则》第125条的规定,文字表述上仅取消了“道旁”这一地点表述,可以理解为属于“公共场所”的“道旁”属于本条规定范
    • 刑法第287条之二理解与适用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9
      刑法第287条之二规定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有关国家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二)本罪客观方面表现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需要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三)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
    • 刑法224条对合同诈骗罪的理解与适用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8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
    • 人民币固定利率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的适用条件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23
      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准备金存款利率,计息和结息同第十五条。
    •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九条适用哪些规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18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成竣工后,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符合《条例》规定的,颁发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和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申请人应持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