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提供一个还款计划,同时补一个欠条。由于抹不开面子,生活中很多借款都没有借条,大家彼此都是通过诚信来完成借贷关系的,其实大部分人都最后会遵守信用,所以可以与对方开诚布公的说明,同时也给对方一个缓冲期。
但是也有一些因为没办法还钱,或者存心想赖钱,结果推三阻四的找理由赖账,而且也不肯补充提供欠条,对这种人应该防备,吃一堑长一智,除今后要远离外,还要采取第二种做法了。
(二)对方的非善意欠债的,应对的方法就是取证,做好起诉准备:
1.手机短信——证实有借钱的事
借钱后,几次口头催款无果,就可以用短信方式,让对方承认了借钱的事实。然后把对方的回复短信保存起来,这个就是证据。
2.录音录像——多方承认借过钱
催款期间,多次给对方打电话并录下通话内容,随后刻录光盘保存。
3.证人证言——证实借钱金额
寻找借钱时,是否有人看到,提供证人和证言。
通过以上证据,提供给法院审查,法官如果认为提交的手机短信、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来源合法,内容符合客观事实,证据真实有效,那么对方就须承担还款责任,还要赔偿其他损失。
一、结构
欠条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欠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正文上方中间以较大字体写上“欠条”两字。也有的在此位置写上“暂欠”或“今欠”字样作为标题,但这种标题正文则在下一行顶格写。
(二)正文
欠条的正文要写清欠什么人或什么单位什么东西、数量多少,并要注明偿还的日期。
(三)落款
落款要署上欠方单位名称和经手人的亲笔签名,是个人出具的欠条则需署上立欠方个人的姓名。并同时署上欠条的日期。单位的要加盖公章,个人的要加盖私章。
二、适用
欠条通常适用于下列几种情况:
1、在购买物品或收购产品时,因不能支付或不能全部支付他人的款项而要写张欠条。
2、借了他人或单位的钱物到时不能归还,或不能全部归还,有部分的拖欠,此时就需写张欠条。
3、借了个人或公家的钱物,事后补写的凭证,也可以称作欠条。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难免会与其他公民进行一些金钱来往,如果他人进行了借款时也是需要书写欠条,同时在欠条中要写明双方的具体信息以及欠款的具体金额,那么当在借款时没有签订欠条,也会在后续要求对方还款时产生一定的纠纷,那么也可以提供短信以及证词等证据证明。
-
钱借给了朋友,朋友却消失了怎么办
330人看过
-
朋友借了我五万块钱借条怎么写,向朋友借款该不该打借条
163人看过
-
借给朋友5万块钱没打借条
130人看过
-
朋友借钱了却不还该如何处理
407人看过
-
朋友借钱没有打条现在不还该咋办
229人看过
-
朋友借我钱欠条怎么打
139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钱借给了朋友好友却消失了怎么办?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1消失了没关系,首先,你得有证据证明他欠了你的钱,再次,你要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加身份证号码或户籍地址。就可以到法院起诉。然后由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从他的银行账号直接划扣。
-
借给朋友的钱没打借条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9借给别人钱不还,而且没打欠条,应该按以下方法处理: 一、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提供一个还款计划,同时补一个欠条。由于抹不开面子,生活中很多借款都没有借条,大家彼此都是通过诚信来完成借贷关系的,其实大部分人都最后会遵守信用,所以可以与对方开诚布公的说明,同时也给对方一个缓冲期。 但是也有一些因为没办法还钱,或者存心想赖钱,结果推三阻四的找理由赖账,而且也不肯补充提供欠条,对这种人应该防备,吃一堑长一智
-
借钱给朋友没打借条如何办喃?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6根据法律规定,证据有以下七种: ①书证 指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或表示的能够证明案件待征事实的书面材料。如:合同、票据、电报、文凭、书信等,书证应提交原件,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非原件书证,应提供原件线索或印证材料。 ②物证 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物证也应提交原物。如有困难,可提交复制品。 ③视听资料 指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带、
-
有没有借给朋友的朋友借钱没钱没借条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71.收集借过钱的证据 没有欠条可以使用其他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能够证明欠款事实和欠款金额即可。因此,要提供当时把钱借给对方的证据,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条、如果以现金方式给的钱,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等。 2.收集主张债权的证据 即收集曾向他要过钱的证据,这一点,主要是防止债权过2年诉讼时效,形式上,既可以是对方以书面形式的“还款计划”,也可以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证明曾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