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强迫交易的,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打黑除恶强迫交易罪判多少年
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通过恐吓业主承揽工程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行为人通过恐吓业主承揽工程的,如果情节严重,有可能构成强迫交易罪。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交易,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中国刑法强迫交易罪既遂怎么量刑
刑法对强迫交易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
强迫交易罪要哪些证据呢
132人看过
-
如何判定强迫交易罪既遂
369人看过
-
强迫交易额如何计算
245人看过
-
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量刑如何处罚
91人看过
-
140万元强迫交易罪如何量刑?
98人看过
-
抢劫罪跟强迫交易罪如何判罚
418人看过
强迫交易有以下认定情形: 1、强买强卖商品。 2、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3、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 4、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 5、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 6、其他以暴力、威胁... 更多>
-
交易实际未完成构成强迫交易罪,应该如何处罚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17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辑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强强卖的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使其不得不购买行为人的商品或者不得不将其商品卖给行为人,或不得不向行为人提供“服务”或不得不接受行为人“服务”。强买强卖的威胁,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以立即实行暴力侵害相威胁,或以其他方式实行精神控制,使被害人出于恐惧而被迫买行为人的商品或者不得不将
-
强迫交易罪中强迫的理解应该如何进行定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1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强迫交易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交易事实存在,虽然这种不平等交易,是一方强求另一方接受的交易。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是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强迫交易行为属
-
大伯强迫交易。强迫交易罪认定后赔偿问题如何处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3-04-03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
在我国,强迫交易罪三千如何处罚?什么是强迫交易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15(二)强迫交易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本罪不仅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侵犯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二、强迫交易罪
-
公司被强迫交易了,对于强迫交易罪浙江省怎样处理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14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根据《刑法》与《刑法修正案 (八)》,[1]强迫交易罪是指有以下情形之 一、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