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处理
如果夫妻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明确写明子女随哪一方生活。
如果是诉讼离婚,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可以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法院一般会尊重其协议,但双方协议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严重不利的除外。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人民法院应予许可。
二、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
父母双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直接抚养子女,若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三、哺乳期内的子女抚养
离婚后,哺乳期内子女的抚养,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四、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抚养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随父亲生活:
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亲生活的,如母亲的经济能力及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明显不利的,或母亲品行不端(如有赌博、吸毒、乱搞两性关系等恶习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或因违法犯罪被判服刑不可能抚养子女的等等。
五、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抚养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先由双方协商,若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决或裁定。法院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双方具体情况:双方的经济能力、个人素质、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的感情亲密程度等。
对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优先考虑:
1.已作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司法实践中,一方离婚后再婚困难的,可以作为优先因素加以考虑。
六、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子女抚养
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10周岁以下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至18周岁是限制限制行为能力人,可见,法律确认了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从事与自己年龄相符的法律行为。
-
1岁多小孩父母离婚,该由谁来抚养?
336人看过
-
孩子七个月大时,该由谁抚养?——小孩离婚后抚养问题
395人看过
-
离婚后小孩由谁监护?四岁小孩的抚养问题
294人看过
-
孩子判给谁?我国离婚后孩子该由谁抚养?
214人看过
-
男方不抚养小孩离婚孩子应该归谁抚养呀
176人看过
-
刚生了小孩离婚怎么办小孩归谁抚养
215人看过
-
离婚后应当由谁抚养小孩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11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为了孩子离婚离婚的时候该由谁抚养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5一、哺乳期内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如果有其他不适宜随母亲生活的原因,也可随父亲生活。 二、对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议决定。如果当事人双方因子女抚养问题达不成协议时,法院应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妥善地作出裁决。 三、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
小孩在父母离婚时由谁抚养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8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小孩的爸爸去世了孩子该由谁抚养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14第一,根据《民法通则》的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下列具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
-
小孩两岁半了离婚小孩归谁抚养?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07对于小孩的抚养权一般先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看是谁来抚养自己的孩子,如果双方协商解决不了起诉到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扶养条件、教育背景、小孩年龄以及男女双方是否存在不适合抚养小孩的特殊情形来判决;具体而言法院会综合考虑男女双方的工作时间、经济收入情况、住房条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家人能否帮忙一起照顾小孩、学历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