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刑事案件申诉终结制度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20:34:36 239 人看过

(一)什么是刑事案件申诉终结制度

刑事申诉案件终结制度是我国检察机关实行司法救济的一项法律制度,指检察机关对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依法复查后,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作出不再处理的终结决定。检察机关刑事申诉终结机制的产生顺应了时代发展,有助于正确引导当事人进行刑事申诉,弥补刑事申诉制度缺陷,使当事人及时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刑事案件申诉终结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检察机关在终结刑事申诉案件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刑事申诉条件宽松

刑事申诉的时间、次数与程序没有限制,导致无限申诉和重复、越级上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权威。

2、司法资源耗费大

申诉到检察院来的刑事案件大多是疑难复杂案件,在处理案件终结工作中,需要与有关方面反复交流、沟通、协商,既要保证终结案件质量,又要讲求效率,还要确保终结案件能够有效稳控,不得反弹。因此,要真正终结一件刑事申诉案件,检察机关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办案时间跨度长,司法资源消耗很大。

3、终结后重复申诉多

检察机关刑事申诉终结决定一般对当事人很难有较强说服力和强制力,存在终结案件“终而不结”的问题,虽然被检察院宣告终结不再受理,但案件当事人仍然重复申诉上访,并没有因终结而息诉息访。

4、后续稳控工作难度大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对已终结的案件,稳控工作由信访部门统一组织,办案单位积极配合,稳控工作对象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和案件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派出所及基层组织落实稳控措施,司法机关并不直接实施稳控工作。《人民检察院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第五条六款规定:原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信访案件终结决定书》之日起七日内送达信访人,并通知信访人所在单位或者乡镇、街道做好稳控工作。必要时,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地方领导将检察机关终结或者不是检察机关处理的案件稳控工作,以书面任务形式交由检察机关办理,并承担稳控责任等现象。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对缠访闹访如何稳控处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进行规范,《人民检察院信访案件终结办法》也规定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申诉案件稳控工作只需“通知信访人所在单位或者乡镇、街道做好稳控工作”,但实践执行中往往走样。另外,现有法律对于终结后的违法申诉、无理申诉并无明确制裁措施,签订息诉协议之后继续申诉者并不能受到制裁。

(三)刑事案件申诉终结制度的完善

建立完善的刑事案件申诉终结机制,必须考虑公正、效率、安定等价值理念,并从这些价值理念入手完善刑事申诉案件机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稳定。

1、对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终结实行受理审查制,防止申诉人多头申诉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规范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的复查程序,可参照修改后民诉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在一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将检察机关受理审查当事人申请抗诉作为一种诉讼程序。此外,对申诉时间和次数作出明确限制,笔者认为对刑事申诉时间可参照民诉法的规定申请再审的时间期限为两年,申诉次数以两次为限。具体操作上,由最初处理的检察院负责刑事申诉案件终结申请的程序启动,通过申报、审查、组成听证组、听证调查、审核、决定、送达、备案和通报以及存档等一系列的过程来完成整个申诉终结程序。同时,基于对申诉案件终结的慎重、确保所终结案件的正确性以及体现终结的权威性,防止当事人不服检察机关的终结决定而重复上访,导致终结不终等,终结决定主体仍应限定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

2、严格界定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终结的范围

对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以及对人民检察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不服的申诉,检察机关经过刑事复查后终结的范围可界定为:经两级检察院立案复查的刑事申诉案件,认为原判裁或者决定正确,申诉人所提要求不具有正当理由的;申诉人诉求的合理部分已有合理的解决方案,但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的。

3、提高申诉案件办案质量

减少、控制和预防刑事申诉案件发生的根本出路在于狠抓办案质量。通过规范立案,对于符合人民检察院受案范围的,均应依法受理,不能人为设置障碍。检察机关案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定期通报,严格落实办案责任追究机制。

4、完善刑事申诉检察救助

公民、法人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如果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申请国家赔偿;被害方因犯罪而导致生活困难,又不能从加害方获得赔偿的,可以申请国家救助。从法律职能来说,刑事申诉检察是“法律监督之中的监督”,致力于维护正确、纠正错误;从社会功能来说,刑事申诉检察是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道关卡,是体现司法人文关怀的重要窗口。因此,检察机关做出刑事申诉终结决定后,对生活极度困难、缺乏经济来源的息诉人需要提供一种临时性救济,以保障刑事申诉终结机制顺利运行。实践中,刑事申诉检察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解决申诉人生活、生产的燃眉之急,又有利于增进申诉人对司法机关信任,提高其对司法裁判、决定结果履行的积极性。检察机关开展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刑事申诉检察救助具体要考虑设定救助条件、保障经费来源、严格发放审查等。

5、开发刑事申诉案件查询系统,实现检察机关刑事申诉终结的联动协调

大量刑事申诉案件在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诉前,已被其他部门处理过,由于部门联系不畅,案件信息查询困难,使各部门就同一案件处理方式、答复意见差别很大,影响了刑事申诉终结效果。

6、程序在法治轨道内运行的,而案件终结后,滥用申诉权的行为却比比皆是

对此,检察机关在刑事申诉案件终结条件成立前提下依法作出终结处理的,申诉人仍然无理缠诉、滥用刑事申诉权,就应该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制裁。要实施法律制裁,就要确定无理缠诉的行为范围,明确制裁主体和效力。考虑到无理缠诉行为的性质,由公安机关负责处理比较合适,对于初次实施和影响不大的缠诉行为,一般采取训诫或警告等制裁措施,并记入申诉案件查询系统;经过多次处理,仍然缠诉的,可依法追究申诉人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2日 12: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训诫相关文章
  • 刑事案件申诉终结会怎样处理
    一、什么是刑事案件申诉刑事申诉是指对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以及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含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不服的申诉。具有刑事申诉主体资格的是原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受委托的律师也可以代理申诉。二、刑事案件如何申诉1、申诉人可以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是认为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外人。2、申诉人应当提交的材料:(1)申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2)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者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决定书、再审判决书、裁定书;(3)其他相关材料。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相关证据材料;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附有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申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诉人补充材料;申诉人对
    2023-06-01
    279人看过
  • 刑事案件是几审制度
    根据二审终审制度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在作出判决和裁定之后,还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的期限内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的情况下,第一审判决、裁定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有上诉权的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才能对案件进行审理。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中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因此,中国的两审终审制也称为四级两审终审制。一、两审终审制度的例外情况有哪些我国两审终审制有四种例外:(一)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二)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三)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决、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四)民诉中的
    2023-03-20
    52人看过
  • 刑事案件回避制度规定是什么
    1、刑事案件回避制度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第32条本法第29条、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一、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规定是什么1、申请回避的期限。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2、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根据《刑
    2023-02-08
    379人看过
  • 刑事案件回避制度规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回避制度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第32条本法第29条、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一、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规定是什么?1、申请回避的期限。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2、回避的审查与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
    2023-02-28
    499人看过
  • 刑事案件审理终结是什么意思
    案件审结的意思是,法院对案件作出明确的处理结果,案件已经审判终结,如作出判决,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准许原告撤回起诉等,还有移送其他法院等情况。一、如何确定行政诉讼重复起诉1.原告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经人民法院告知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又变更被告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2.与同一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多人中,已有一人或几人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案件正在审理中或者已经人民法院作出实体判决,其他人又针对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3.原告已申请撤回起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二次针对同一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认定为重复起诉。4.当行政复议为选择程序,特别法规定的提起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短于申请复议的期限时,原告对某一行政行为的起诉因超过法定期限而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后,又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
    2023-03-07
    413人看过
  • 刑事案件合议庭回避制度是什么
    回避制度是指司法人员与其经办的案件或者案件的当事人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因而不得参加处理这个案件的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们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这些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有类似规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本院院长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一、合议庭的组成有怎样的原则?1.在审判第一审案件的时候,基层的人民法院应当是要有三个审判员,或者是一个审判员,加上两个人民陪审员,三个人共同组成合议庭进行对案件的审理。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基层人民
    2023-02-27
    7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训诫
    词条

    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人,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 犯罪情节轻微而免予刑事处分的人、在民事案件中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妨害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由法院予以训诫;不满十四岁... 更多>

    #训诫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刑事案件立功制度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6
      立功是指犯罪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情形。 《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 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刑事案件立功制度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8
      刑事案件立功制度是: 1、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对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刑事案件立功制度应该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24
      刑事案件立功制度是: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对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制度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6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 刑事案件最终处理结果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3
      最终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理结果,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并及时向办案机关简明、扼要、有理、有据、有力地说清楚--但是,尚未接触到案件实质性证据材料,律师是无法确定作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或者量刑辩护的,更没有办法作出判决等最终处理结果上的预测--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