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概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对国家形式概念的理解是以对国体及其与政体的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本节介绍了国家形式的含义、基本内容以及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并强调了政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知识点1:国家形式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政治学忽视并混淆了国家形式与国家本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家都否认或者歪曲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形式就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知识点2: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
从具体内容上考察,国家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第二,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第三,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也称政治体制,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细节方面。
知识点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们十分关注政体问题,政体问题一直是政治学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他们并不承认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而政体则是阶级统治的形式。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国体决定着一个国家由哪个阶级来统治,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政体的选择;另一方面,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政体作为国家的外部形态,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它在实现和保证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力、增强政权的统治能力方面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政体理论上的最重要贡献,就在于明确地区分了国体与政体,阐明了二者的关系。
知识点4: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影响政体选择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但并不是唯一的。政体形式还受到政治力量对比的制约以及一个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体具有多样性。国体决定政体,每一种国体一般都会有某种比较适合的典型政体。但并不意味着一种国体只有一种政体与其相适应,国体与政体并不是一种简单对应的关系。相同性质的国家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
政体选择应强调自主性。历史上不同性质的国家在政体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和借鉴关系,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国体不同,政体却可能相似。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最终只能由那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根据本国的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体相对于国体具有灵活性和变异性。国体有着较强的稳定性,除非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引起了新的社会革命,或者因为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般不会发生国体的转变。而政体却受到更多、更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它的灵活性要大得多。政治体制的改善和调整,也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巩固和完备产生重要的影响。
-
党内法规的基本条款及其含义
337人看过
-
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368人看过
-
报酬的形式及其内容
204人看过
-
增值税及其转型改革的基本涵义及主要内容
70人看过
-
海关税则的含义及其内容、分类
397人看过
-
产权置换的含义及其多样化形式
423人看过
国家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整体构成方式。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如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内阁制等。国家结构形式, 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 更多>
-
报酬的形式及其内容云南在线咨询 2024-04-28报酬的形式是工资报酬,其内容具体如下:1、计时工资是以劳动时间作为计算劳动报酬的单位的工资形式;2、计件工资是根据劳动者完成的产品的数量支付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它能将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直接联系起来;3、津贴是对从事特殊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的劳动所给予的补充报酬;4、奖金是对劳动者提供了超额劳动所给予的报酬。
-
简述法律形式的含义和我国的法律形式的内容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1“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法的渊源”,也称“法的形式”,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法律形式也成为法的渊源,在我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
犯罪中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6(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
-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具体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12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公开原则;比例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公正公开原则是指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比例原则是指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
-
劳动合同形式的基本内容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