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会败诉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3 11:02:41 434 人看过

一、不当得利会败诉吗

首先要看是否会被认定为不当得利,成立要件有:

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在认定为不当得利之后,分下列情况: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二、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

不当得利成立,在受益人和受损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为受损人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受益人为善意时,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

受益人为恶意时,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

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事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三、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

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当原物已不存在,则可折价偿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4日 19: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被起诉不当得利能赢吗
    一、被起诉不当得利能赢吗如果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就说明已经被人起诉到法院,做了被告。这时应该按照法院的指示和法律规定,积极应诉,同样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签收法院送达的各种诉讼文书,包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其次,当事人可以自己进行诉讼,也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一到二名诉讼代理人。再者,提交答辩状。法律规定,被告要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最后,收集、提交证据。一定要详细阅读法院的《举证通知书》,严格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举证。只有积极参与应诉,打赢的概率才会增大。二、不当得利如何举证首先要证明存在不当得利事实,成立要件包括:(一)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金钱,还有劳务及使用权等权益的增加,如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二)他方受损。所谓受损,是指
    2023-06-08
    356人看过
  • 不当得利不还会判刑吗,不当得利不还是否构成侵占罪
    不当得利不还不会判刑,不当得利属于民事纠纷,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法院也可以强制执行。不当得利不还可能会构成侵占罪,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一、不当得利不还会判刑吗不当得利不还不会判刑,因为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第九百八十八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二、不当得利不还是否构成侵占罪如果不当得利人拒不返还不当得利,且
    2023-06-05
    138人看过
  • 不当得利起诉要在被告当地吗
    一、不当得利起诉要在被告当地吗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当得利案件一般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这一规定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原则相一致。1.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告需要前往被告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原告完全不能在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2.对于涉及不动产的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法律规定,应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3.在准备起诉不当得利案件时,原告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合适的管辖法院,并准备好相应的证据材料。二、适用诉讼管辖规则在不当得利案件中,适用诉讼管辖规则主要遵循被告所在地管辖原则。1.因为不当得利纠纷往往涉及被告的行为或财产,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调查取证和执行判决。2.被告所在地的法院对当地情况更为了解,能够更好地处理案件中的各种问题。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涉及不动产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这体现了民
    2024-08-01
    402人看过
  • 被起诉不当得利会对信用有影响吗
    一、被起诉不当得利会对信用有影响吗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收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民法典》第985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还受损失的人。正是因为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因此虽属既成事实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当利益应返还给受损失的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称为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人称为受害人或受损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债权。从上可知,不当得利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返还不当得利,只要返还就不会对自己有任何不良影响,更不会影响征信。二、不当得利如何举证首先要证明存在不当得利事实,成立要件包括:(一)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
    2023-02-25
    417人看过
  • 不当得利300元会被拘留吗
    一、不当得利300元会被拘留吗不当得利行为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导致拘留处罚。然而,当相关方通过提起诉讼并得以判决之后,倘若获得不当利益者具备偿还欠款的经济实力却无视法院判决的强制执行力,且该拒不执行的行为严重至有损社会秩序与司法权威时,那么其将面临拘留的可能性。对于那些拒绝履行已由人民法院作出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决或裁定的诉讼参与者或其他人员,人民法院有权依据情节的轻重程度,对其处以罚款或拘留等惩戒措施。若情节严重到触犯刑法规定,则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是指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
    2024-07-06
    438人看过
  • 储户被诉不当得利
    储户取款两万一,银行给了两万一,记帐时却记成了2100。这下可好,少记一个0,银行白丢了18900元。为追回这笔钱,银行多次致电储户还款,甚至按图索骥地上门寻找,都没结果。日前,银行通过诉讼追回了储户的不当得利。家住海珠区的陈某是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市工业大道支行的储户。2003年11月26日下午14时43分,陈某来到该行属下的沙园支行办理取款21000万元的业务,当时他的存折上还有余额21002.40元。窗口内的经办人员接过陈某的存折后,按他所需的21000元付了款,但粗心的经办人却在电脑记帐时少打了一个0,输入成2100元。当天下午清点钱箱时,经办人员发现帐款不符,少了18900元。经查找,该行证实差错就出在陈某这笔取款业务上。银行方面当即拨通陈某的电话,请求他来办理更正手续,但陈推说有事忙,不能前来。稍后,银行通过查询客户资料,发现陈某办理了取款21000万元的业务后,又立刻到邮政ATM
    2023-04-23
    152人看过
  • 强迫得利构成不当得利吗
    1.根据民法原理,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当得利。2.此等规则在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均有所明确体现与规定。3.所谓强迫得利即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受损方因自身行为导致他人获益,然而受益方对此并非出于本意且所得收益与其原本经济计划并不相符。4.在此种情形之下,应当参照受害方在经济层面上的整体规划来确定其偿还或返还的具体范畴。《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2024-08-12
    434人看过
  • 不当得利与不当所得最高多少起诉
    行为人只要有不当得利的行为就可以立案,与金额是多少无关。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一、退款了收到货了不退回去犯法吗退款成功后又收到货,不退回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二、员工盗用积分换商品犯法吗违法行为。盗用积分换商品属于不当得利,当事人不当得利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利益。如果得利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其属于不当得利,利益已经不存在的,无需返还。如果得利人知道或
    2023-06-21
    431人看过
  • 小三保护不当得利会怎么反诉
    一、小三保护不当得利会怎么反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不当得利案件遵循的也应是“谁主张谁举证,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的原则。二、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如下:(一)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利益已不存在时,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返还的利益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二)受益人恶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时知道其取得利益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于此情形下,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
    2023-05-03
    144人看过
  • 借条败诉不执行会产生利息吗
    若针对某张借款欠据的诉讼败诉之后未能履行判决所规定的还款义务,那么就有可能产生相应的利息费用。在此种状况之下,按照一般的情况来看,债权人可以依照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来主张其向债务人索取迟延履行期内的债务利息。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法律手段来敦促债务人尽快履行判决中所规定的还款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2024-08-01
    64人看过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不当得利的概念
    一、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在不当得利关系中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的是债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民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不当得利的概念不当得利的概念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
    2023-05-06
    324人看过
  • 不当得利会怎样赔偿,合法吗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一、不当得利不还是否犯法?得利人不返还不当得利是违法的。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第九百八十七条规定,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二、转账转错了不退违法吗?转账转错后不退属于违法行为。这个叫非法占有他人资金。根据相关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
    2023-06-24
    356人看过
  • 不当得利花掉了会盗窃罪吗
    关于不当得利导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失的事件,通常并不能被认定为盗窃犯罪。不当得利是指行为人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或权利基础的前提下,获取了超出本分之外的经济利益,由此给他人带来了实际的物质损失。然而,盗窃犯罪则特指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之心,通过秘密手段窃取他人公私财物,达到了一定数额标准或者实施了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行为。在不当得利的情境中,行为人最初获得财物的动机并非出于盗窃的故意和非法占有的意图。但是,若行为人在明确知晓自己所获之财属于不当得利之后,仍然拒绝归还,且数额较大,情节严重者,有可能会被判定为侵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2024-08-05
    450人看过
  • 不当得利被起诉后果
    一、不当得利被起诉后果1、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2、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规定,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二、返还不当得利的方法1、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2、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
    2023-05-03
    351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败诉后以不当得利起诉,应如何处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7
      1、以民间借贷为由起诉被驳回的,当事人可以再次以不当得利起诉。2、法院驳回起诉或者诉讼请求的,只针对当事人的本次起诉而言。如果再次起诉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当予以受理。《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二条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不当得利案件败诉后上诉状怎样办?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8
      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中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并非单纯的消极事实,本案先有一方的给付才有另一方的受付,认定有无合法根据,需要足够的证据予以证实,使不当得利请求权达到足以令人信服的标准。原告在以借贷关系起诉遭败诉后,转以不当得利法律关系起诉,并不当然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原告是使财产发生变动的主体,其给付行为必然基于某一法律关系,应当对欠缺给付原因的具体情形负举证责任。被告关于诉争款项系还款的反驳证据虽然不充
    • 被告败诉后就是不当得利怎么办呢?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3
      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中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并非单纯的消极事实,本案先有一方的给付才有另一方的受付,认定有无合法根据,需要足够的证据予以证实,使不当得利请求权达到足以令人信服的标准。原告在以借贷关系起诉遭败诉后,转以不当得利法律关系起诉,并不当然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原告是使财产发生变动的主体,其给付行为必然基于某一法律关系,应当对欠缺给付原因的具体情形负举证责任。被告关于诉争款项系还款的反驳证据虽然不充
    • 不当得利败诉后无钱还怎样解决的呢?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5
      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中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并非单纯的消极事实,本案先有一方的给付才有另一方的受付,认定有无合法根据,需要足够的证据予以证实,使不当得利请求权达到足以令人信服的标准。原告在以借贷关系起诉遭败诉后,转以不当得利法律关系起诉,并不当然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原告是使财产发生变动的主体,其给付行为必然基于某一法律关系,应当对欠缺给付原因的具体情形负举证责任。被告关于诉争款项系还款的反驳证据虽然不充
    • 借款败诉后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是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9
      不当得利返还的方式 1、返还原物: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2、价额偿还: 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以因附合对于受益人所生的利益即物的升值为标准;当原物因他人侵权而灭失时,应以受益人所得赔偿额为限;当原物被消耗时,应以消耗时的市场价格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