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0:56:19 251 人看过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必须与经济社会问题一并考虑,并求得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农业环境问题实质也是农村发展问题,关系着农村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对农业环境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实践证明,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自然因素造成的环境不协调问题,又要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植被变化到现代生产的广泛污染,人为的因素起了主要作用,其根源在于农业发展模式自身。长期以来,只向大自然索取,而不图回报或少有回报,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微观角度来看,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农业产品在生产环节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生长剂等农用化学品,这些数量巨大的农用化学品投入势必对农业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还造成农产品中一些有害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重金属等化学残毒超标。那么,如何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笔者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强化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意识教育。

教育农民增强环境意识,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农民对农业环境问题的认识,当然是比不了专家。农民关心的是,如何发展经济,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但农民并不知道,生活好过,是与优美的环境分不开的。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经济再发展,每天生活在一个严重污染的空间,生活质量也谈不上提高。农用化学污染有技术上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与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操作不当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环境意识教育,显得重要而紧迫。这就需要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入手,加大各种传媒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充分认识环境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商品,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发展的是绿色经济,要以绿色农业为主旋律,牢固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绿色经济观念。绿色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具体要求,让每个农民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农事操作的科学化一点一滴做起。

其次,要尽快将减少污染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成熟的市场经济应该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投入少,效益高,污染低的绿色经济。加入WTO的重要条款就是绿色环保,尤其对于农业产品要求更加严格,既促进自身发展绿色环保,也是有效抵制国外的非绿色壁垒。因此,我们应该尽快把减少污染,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制调节农产品的低污染生产,用法制观念有效转变传统农产品发展的理念,用法制培植农产品生产步入绿色环保世界。同时,调整政策支持投向,加大对农业环保领域的科技投入和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并依靠法制和科技寻求无公害农业生产的科学观发展道路。

再次,要加速发展环保绿色农业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选择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而且,这个食品消费规律,决定了农产品的生产方向必须向着无公害发展,农产品的市场必须向着绿色方向发展。与其说农业生产在标准、技术、管理、贸易等方面必须与WTO接轨,还不如说与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接轨。目前,我市标准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且势头良好,但与WTO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必须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体系,使全市质量标准体系、审查认证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等都与国际接轨。

第四,要重视用高新技术减少农业化学品污染。

要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防止和减少农业化学品污染,一方面特别要重视使用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和高新的工程技术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改进化肥生产技术,如缓释尿素,既可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的流失,也可以经济环保利用农业资源。还要注重推广使用中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在积极应用先进高新技术防治污染、降低残毒的同时,更加重视我们已有的传统农业中宝贵的农事经验,如有机肥和绿肥的应用、堆肥无害化处理、轮作制度、秸杆还田等等,促使土壤腐植质的增加,提高土壤有机养分。

第五,要利用经济手段辅助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农业环境保护问题涉及面广,综合因素多。不能仅靠技术手段来解决,还应辅助经济等手段来解决。一是限制高污染农资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促进其低污染改造;积极扶持低毒、高效农药、化肥的生产,推广生物农药的生产和应用。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重视推广秸杆还田、秸杆的过腹还田、沼气和综合利用技术;三是加大水源治污工程力度,开展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治理,保证水源、农资源质量,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和综合治理措施;

保护农业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全社会统筹安排,能通力合作,绝非农业部门一家所能,一定要把农业环境保护纳入绿色产业总体建设之中,统筹资金,重点安排,使农业环境保护尽快走出一片新天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06: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环境污染相关文章
  •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1、加强监督管理新环境保护法强化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制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在政府对排污单位的监督方面,针对当前环境设施不依法正常运行、监测记录不准确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新法增加了现场检查的具体内容。在上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政府机关的监督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同时,增加规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并规定了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工作监督的责任。2、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为进一步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新法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同时,增加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
    2023-04-27
    60人看过
  • 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治理
    由于室内空气污染直接危害健康和生命,我们应当认识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寻求检测和治理办法。但仍有不少人对装饰装修后是否需要进行室内空气监测认识不足。他们有的嫌麻烦,自认为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的危害,只要开开门窗,房间里放些绿色植物就行了,其实,植物去除家具异味的功效有限,只能作为室内环境治理的辅助手段。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只有当室内空气轻度的污染时,植物才能为去除家具异味起一点小的作用,如果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时,植物就无能为力了。此外,即使在植物吸收有害气体的同时,人也在同步吸收有害气体。有的觉得房间里气味不大,不需要检测。也有的认为装修材料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环保产品,不会有污染等等。其实,环保装饰材料只是指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限量以下,但不是完全没有,如果在一间房间内大量使用,由于累加效应,仍可能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严重超标。另外,在装饰材料中的很多有害物质凭肉眼和嗅觉是
    2023-04-21
    136人看过
  • 环境污染防治原则
    1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在防的方面,加强环境规划和生产管理;在治的方面,考虑各种治理技术措施的综合利用。2技术和经济结合。制定综合防治方案,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3人工治理和自然净化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确定经济合理的排污标准和排放方式,尽量减少人工治理节约治理费用。4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加强资源管理,防止资源浪费,并通过改革产品设计、工艺和设备,实行综合利用,实现企业的环境综合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处置量。一、污染防治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应按照“物耗少、能耗少、占地少、污染少、运量少、技术密集程度高及附加值高”的原则,限制发展那些能耗大、用水多、污染大的工业。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三方面统筹考虑,进行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的调整和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节水工艺,减少污染
    2023-02-28
    330人看过
  • 如何防治环境污染
    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除了人们未能认识自然生态规律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人们没有全面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果,忽视了经济发展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水、空气等环境资源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偿资源”,把大自然当作净化废弃物的场所,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和劳动。这种发展经济的方式,在生产规模不大、人口不多的时代,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密度不断提高,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许多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一起筹商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策,估量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防治污染的费用和效益,从经济角度选择防治污染的途径和方案,有的还把控制污染
    2023-04-21
    200人看过
  • 河北拟立法加强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
    近日出台的《河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相关责任单位不复存在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监测、评估和环境修复。征求意见稿共6章47条,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卫生、农业、教育、科学技术、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规划;鼓励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高对环境污染事故的赔付能力。在监督管理和责任认定上,征求意见稿明确,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上
    2023-04-24
    145人看过
  • 关于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通知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文件琼土环资察字〔2006〕2号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通知各市、县国土环境资源局,洋浦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土地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通知》(环发[2006]9号,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切实做好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工作各市县环保部门要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加强环境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完善巡查制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力度,掌握重点企业排污情况和主要环境安全隐患部位的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责令整改,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要实行专人负责,严防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发生。各市县根据排查情况列出本辖区重点污染源监管名录,并于3月30日前报省
    2023-04-24
    456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 更多>

    #环境污染
    相关咨询
    •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7
      提倡标本兼治,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乡镇企业的监督检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严密监控,对新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评审批。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保护村庄现有水源,发挥河沟池塘的自然环境净化能力。 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把环境保护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加强饮用水
    • 怎样治理环境污染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4-12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1、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首先是使用低杂质的无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改革生产工艺或更新设备,研究和开发无公害、少污染的生产技术,发展绿色产品,减少单位产出的废弃物排出量。宏观调控产业结构,对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业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等调整措施。研制和使用能耗低或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步淘汰和限制使用落后的交通运输工具。 2、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 (1)加强工业生产管
    • 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06
      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从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落实环境污染责任,加强惩治等等方面入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政府如何治理环境污染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3
      我国环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力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一、主要措施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
    • 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发生的环境污染怎么处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辐射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二)缓报、瞒报、谎报或者漏报辐射事故的;(三)未按照规定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或者不依法履行辐射事故应急职责的;(四)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