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弱势证人主要是指未成年人、因生理和精神上的疾病而在作证能力方面受到削弱的人,以及受到恐吓的证人。由于弱势证人这种精神能力、作证能力的弱势,必然要求对其采取适当睁关护措施,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其如实作证,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作证的质量,为查明案件事实创造条件。对弱势证人所采取的关护措施,在学理上主要有如下几种:
1.屏蔽措施。即在弱势证人作证时在证人周围设置遮蔽物,使得证人不能看到被告,而证人仍然可以身处法庭提供证言的措施。2.通过视讯方式作证,如通过电视、录像等方式作证。’3.秘密作证。即要求特定人员退出法庭。以使证人得以在更加隐蔽的环境中作证。4.通过中介人对证人进行询问。中介人的功能与解释主要是交流与解释,就向证人提出的问题同证人交流,并就证人的回答同提出问题的人进行交流,并进行必要的解释。5.为弱势证人提供辅助器具或允许特定的心理支持者在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这些对弱势证人的关护措施尚缺乏明确的规定,今后的立法中应当注意对弱势证人的关护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对弱势证人的确定应当是在个案中进行的,否则将给审判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而在侦查阶段与审查起诉阶段也要注意加强对弱势证人的关护。依据指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第九十八条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痢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9月2日)第一百四十一条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符合下列情形,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一)未成年人;(二)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者行动极为不便的;(三)其证言对案件的审判不起直接决定作用的;(四)有其他原因的。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1年4月4日)第十二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证人是未成年人的,除法律规定外,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不出庭。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1994年3月21日)第四十二条对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定。年幼的人能够辨别是非并正确表达的,可以作证,但询问方式必须符合年幼的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⑤《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1999年1月18日)第一百四十一条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在场,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第一百六十一条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第三百三十五条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应当避免可能影响陈述或者证言客观真实的诱导性讯问、询问以及其他不当讯问、询问。辩护人对被告人或者证人进行诱导性讯问、询问以及其他不当讯问、询问可能影响陈述或者证言的客观真实的。公诉人可以要求审判长制止或者要求对该项陈述或者证言不予采纳。讯问共同犯罪案件的被告人、询问证人应当分别进行。被告人、证人对同一事实的陈述存在矛盾需要对质的,公诉人可以建议法庭传唤有关被告人、证人同时到庭对质。讯问未成年的被告人、询问未成年的证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
-
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
225人看过
-
保证弱势群体诉讼权益
276人看过
-
被代理人多为弱势群体
108人看过
-
弱势群体备用金
68人看过
-
弱势公司如何吸引人才加盟
435人看过
-
弱势群体养老保险
394人看过
-
交通事故强势还是弱势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3交通事故中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是相对而言的。由强至弱分别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汽车和摩托车同属于机动车,作为机动车管理,二者是平等的。电瓶车和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
-
交通事故中有强势弱势之分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1交通事故中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是相对而言的。由强至弱分别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汽车和摩托车同属于机动车,作为机动车管理,二者是平等的。电瓶车和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
-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弱势的根源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1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地位处于弱势的根源在于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是在权力的驱动下运行的,公民权利在刑事诉讼中只是权力运行的客体,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也只是司法的客体,他的地位是无法同作为司法权力的行使者的检察官和法官平等的。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当事人地位平等,而刑事诉讼法中没有相关规定,实际上在刑事诉讼中只承认公民之间的平等,但作为国家代表的检察官与被告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医疗事故弱势如何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8面对医疗事故,处于弱势的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快封存复制病历2、注意收集其他证据3、及时封存检验有疑问的输液、输血、注射、药物。4、专业律师及时介入.
-
法院会保护弱势群体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19人民法院是否会保护弱势群体,应当根据案件情况进行确定。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弱势群体是合法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时,会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弱势群体是不合法的,会不予保护,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相应的判决,不会一味的偏袒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