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行为包括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16:33:52 260 人看过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

(二)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

只要符合以上三种情况的其中一种,都属于不正当竞争,经营者将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处罚。

1、民事处罚

(1)造成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经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2)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3)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2、行政处罚

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改正、消除影响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等形式。

3、刑事处罚

刑事责任适用于那些对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经济秩序损失严重、情节恶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只对经营者承担刑事责任作了原则规定,确定具体的刑事责任要适用我国《刑法》的相应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6: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奖销售相关文章
  • 巨奖销售行为有哪些规定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规定了三种被禁止的有奖销售方式:“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从这个法条可以看出,我国对有奖销售并非完全禁绝,而是限制性禁止方式。即:禁止搞欺骗性的有奖销售;禁止以倾销滞销品为目的的有奖销售;禁止奖金超过五千元以上的巨奖销售。这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环境状况制定行为。
    2023-05-01
    232人看过
  • 哪些有奖销售行为被禁止
    (一)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二)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一)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二)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第二十二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023-06-02
    122人看过
  • 经营者不得从事哪些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对违反者如何处理?
    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行为:1.经营者从事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以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一市场同期同类物品的价格折算,其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2.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欺骗性有奖销售:(1)谎称有奖;(2)以所设奖项的种类、中奖概率、获奖方法、兑奖时间、奖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和规格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或不予公示;(3)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4)将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与没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同时投放市场;(5)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6)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3.经营者不得利用有奖销售手段销质次价高商品。根据《反不
    2023-04-24
    308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法对有奖销售的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有奖销售不得存在的情形:1、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2、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一)未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的的主体范围我国《反不正当竞法》第三款规定:本法所称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盈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从本条规定来看,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主体是经营者。这样的规定不仅与其后的规定相冲突,而且也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如该法第十条是对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依此条规定,权利人及侵权人均必须为经营者,但在实际中,相当多合法持有商业秘密的人并非经营者(侵权人则多数情况下确系经营者)。(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列举方式规定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欠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
    2023-07-16
    312人看过
  • 我国工商部门将严打商家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针对近年来一些商家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以及利用消费储值等名义用高额回报为诱饵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业欺诈行为,昨(8)日,记者从刚刚在成都结束的全国清理整顿会议上获悉,今年,工商部门对于上述行为将予以重拳打击。据悉,工商部门将严厉查处以消费储值等名义用高额回报为诱饵的商业欺诈行为,查处对商品质量作误导性宣传、虚假打折和降价、不正当有奖销售(如买100送50)等行为,开展以买卖、加工承揽、旅游、重要生产资料等合同为重点的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行动。
    2023-04-24
    130人看过
  • 一珠宝销售商采取不正当有奖销售被罚
    广X一经销黄金珠宝销售商,因在其有奖销售奖品上,没有标明奖品的品牌、型号、数量等事项,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从而被广X工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4万元的罚单,为其误导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权,侵害了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买单。广X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对该市某黄金珠宝卖场进行检查时,发现现场正在开展有奖促销活动,但当事人在活动中没有明示奖品的品牌、型号等事项,涉嫌不正当有奖销售。执法人员当即调取了相应的证据,按程序对其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当事人于2013年12月份开始,在广X租赁场地从事黄金珠宝销售经营活动,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2014年以来,当事人为了促进销售,在广X市场开展了有奖销售活动。当事人制定了有奖促销活动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及宣传方式。2014年,当事人在其租赁柜台处开展了此次有奖销售活动,采取散发彩色宣传单页及X展架的方式对外宣传。活动具体内容为:购物抽大奖。100
    2023-04-24
    268人看过
  • 不正当有奖销售搭互联网便车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过去大多发生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领域行业,现在开始向互联网延伸——浏览一周来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系统,专业人士有这么一个强烈的感受。上海市工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截至1月26日,上海市工商局公示案件1851件,比2015年1月前三周增加126件。其中,无照经营类663件,增加38件;虚假宣传及虚假表示类154件,增加7件;商业贿赂48件,增加1件。此外,该系统公示的互联网虚假宣传类案件61件,增加5件。在上述案件中,专业人士发现,不正当有奖销售类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大多涉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领域行业。在该系统公示的4件不正当有奖销售案中,涉案当事人分别是建材商店、超市、自行车销售商、电子商务公司。而在江苏省南京市工商局1月29日新公布的9件行政处罚案件中,有一件不正当有奖销售案,涉案当事人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这5件不正当有奖销售案的行
    2023-04-24
    329人看过
  • 什么是非正当防卫、非正当行为包括哪些
    一、什么是非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既有正当防卫,那么就有非正当防卫。非正当防卫,就是除正当防卫外的情形。如果非正当防卫造成了损害,则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二、非正当防卫行为包括哪些?非正当防卫主要有以下几种: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的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
    2023-02-26
    383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的统一规范有奖销售
    有奖销售在日益趋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促销手段之一,但考虑到有奖销售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引诱性,如果不当使用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故我国在制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初即将该种活动纳入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范之中。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有奖销售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但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制订于1993年年初,当时市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包括立法者对于有奖销售的认识也受时代和认识的限制,仅在该法第十三条对禁止进行的有奖销售活动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已经远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执法监督管理的需要,亟需修订。一、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有奖销售条款的主要理由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有奖销售条款的主要理由如下:1、《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有奖销售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对有奖销售明确的引导性规范。《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
    2023-06-08
    143人看过
  • 有奖销售行为注意事项有哪些
    1、经营者在有奖销售前,应当明确公布奖项种类、参与条件、参与方式、开奖时间、开奖方式、奖金金额或者奖品价格、奖品品名、奖品种类、奖品数量或者中奖概率、兑奖时间、兑奖条件、兑奖方式、奖品交付方式、弃奖条件、主办方及其联系方式等信息,不得变更,不得附加条件,不得影响兑奖,但有利于消费者的除外。2、在现场即时开奖的有奖销售活动中,对超过五百元奖项的兑奖情况,应当随时公示。3、奖品为积分、礼券、兑换券、代金券等形式的,应当公布兑换规则、使用范围、有效期限以及其他限制性条件等详细内容;需要向其他经营者兑换的,应当公布其他经营者的名称、兑换地点或者兑换途径。4、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采用让内部员工、指定单位或者个人中奖等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5、经营者以非现金形式的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作为奖品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计算其金额。6、经营者应当建立档案,如实、准确、完整地记录设奖规则、公示信
    2023-05-06
    173人看过
  • 商品房有奖销售中8万元汽车工商局:不正当有奖销售
    据湖北随县工商局消息,近日,该局依法查处了某房地产有限公司从事不正当有奖销售案。据执法人员调查,当事人在商品房有奖销售活动中将特等奖设为XX牌轿车,而该轿车市场售价在80000元左右,远远超过法律规定的5000元,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随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对其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和行政指导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依法对其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和处以罚款800的行政处罚。
    2023-04-24
    51人看过
  • 一般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哪些
    一般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8种。1.假冒行为。2.虚假宣传行为。3.商业贿赂行为。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5.降价销售行为。6.搭售行为。7.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8.串通招投标行为。一、强制搭售行为的法律适用条件强行搭售是指经营者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违背对方的意愿,强行搭售其他商品的行为,是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中的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二、食品包装上 虚假宣传 怎么处罚做虚假宣传,可以投诉维权。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
    2023-06-25
    199人看过
  • 信州查处一起不正当有奖销售案
    近日,信州区工商局对一起不正当有奖销售案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某商业公司处以5万元的罚款。10月8日,信州区工商局带湖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在辖区某商城巡查时发现,某博览中心悬挂诚惠全城,千万让利,百万大奖,免费抽汽车空调的宣传标语,最高奖超过5000元。执法人员及时将此情况汇报给信州区工商局,并经批准立案调查。经调查,当事人为扩大活动宣传,设置的抽奖形式为购物抽奖和无需购物抽奖两种,分一、二、三等奖。奖品有金条和空调,其中一等奖一名,奖品为某品牌轿车一辆,价值9.2万元。期间,当事人委托某印刷厂印制了12万份宣传单,在市区繁华路段散发。执法人员向该公司指出,上述有奖销售活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抽奖式的营销活动,奖金额度最高设定不得超过5000元,并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取消一等奖的汽车抽奖活动,予以整改。然而,该公司依然如期举行上述抽奖活动,并且已产生
    2023-04-24
    439人看过
  •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了制止有奖销售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包括:奖励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和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凡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均属于抽奖方式。经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有奖募捐及其他彩票发售活动,不适用本规定。第三条禁止下列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一)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三)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
    2023-06-07
    46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奖销售是经营者的一种促销手段,正当的有奖销售,法律是允许的,而不正当的有奖销售在竞争法律规范中被称为不当奖售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为法律所禁止的。 有奖销售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附赠式有奖销售是指依附于或者随附于... 更多>

    #有奖销售
    相关咨询
    • 不正当有奖销售是什么意思,禁止经营者从事哪些有奖销售行为的方式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8
      不正当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附带提供给用户和消费者金钱、实物或其他好处,作为对交易的奖励。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奖励给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一种是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以列举方式禁止经营者从事三类有奖销售行为。《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对第13条加以细化,禁止以下列方式
    • 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哪些进口商有奖销售行为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24
      即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 哪些有奖销售行为是应当禁止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禁止下列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1)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2)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4)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第(4)项行为,由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
    • 不正当竞争有奖销售行为的表现是如何进行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07
      根据1993年12月2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包括: 1、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项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品种、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2、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资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
    • 《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3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