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一、当事人向有关人民法院提交申诉状,其作用是什么?
(一)维护申诉人合法权益。申诉人认为生效判决、裁定有错误,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其请求正确合理,事实与理由属实充分,使人民法院作出新的裁判,能够有效地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二)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原则,允许申诉人提出申诉请求,有利于人民法院本着对法律尊严负责的态度,坚持正确,修正错误,从而有效地维护法律的稳定性与严肃性。
(三)申诉人提出申诉,是人民法院再审案件的来源之一,人民法院通过申诉人提出的申诉请求,对其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审查,以保证审判质量,维护人民法院的威信。
当事人坚决不认罪并且要坚持申诉的,有可能恰恰也从侧面证实了,该案件当时在定罪的时候其中有些证据确实不够充分,但是,如果没有重大证据,一审二审的整个审判过程全部都是公正合理的,就空口无凭的想要启动申诉绝不可能。
-
主观要件不满足能认定犯罪吗
421人看过
-
哪些条件会满足入室盗窃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462人看过
-
教唆犯成立犯罪未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64人看过
-
犯罪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293人看过
-
哪些条件需要满足才能设立犯罪集团?
234人看过
-
减刑的条件是什么?罪犯需要满足哪些?
142人看过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
认定交通肇事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认定交通肇事罪应该满足哪些条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9交通肇事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1、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特定时空条件。如果事故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以外的空间内,则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行为人必须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交通肇事的原因,也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驾驶故障车上路行驶,酒后开车,超速开车
-
申请缓刑要满足什么条件,哪些犯罪不适用缓刑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6根据《刑法》第72条规定,适用缓刑的情形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后者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不适用缓刑的情形包括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
主观要件不满足能认定犯罪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3主观要件不满足不能认定犯罪。 认定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如果不满足则不能认定为犯罪: 条件一:法律规定的权益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 条件二:存在着有一个危害性的行为。 条件三:要有一个实施犯罪的主体。 条件四: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存在有过错的。
-
犯罪分子犯罪假释应当满足哪些条件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0适用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
-
失火罪罪犯需要满足哪些法律要件?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具有从事某种业务身份的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或从事业务过程中过失引起火灾,不构成失火罪。例如在工作中严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