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切谨防跌入美丽合同“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22:40:47 215 人看过

近年来,编造工程项目进行诈骗的案件频频上演,骗子们给自己的骗术穿上了“合同”这件看似合法的外衣,使他们的不法行为越来越趋向于复杂性和隐蔽性。而在这些案件中,受害者或单位被骗工程保证金、信誉金等少则数千上万元,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骗子们为何能得以瞒天过海频频得手、一次又一次故伎重演猖狂作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投资者为承揽工程可谓各显神通想尽脑汁。面对这种业界态势,不法分子投其所好,编织诱人“绣球”请君入瓮。加之骗子们假戏真做,令人真假莫辨,往往使受害者争着跌入美丽“陷阱”。不承接工程必定无法经营,承接工程又可能受骗,如何识破不法分子的“庐山真面目”,防止上当受骗已成为经营者面临的一道难题。

美丽包装不过是“皇帝的新衣”

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骗子们为取信于人,为公司和自己穿上了一件件“皇帝的新衣”。事实证明,正是经过这样简单而肆无忌惮的包装,骗子公司蒙骗了很多工程承包者,使他们纷纷落入美丽陷阱。

法官认为,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骗子们正是抓住了众多施工企业和个人急于承接工程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大胆行骗。可谓是“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实际上,类似骗术并不高明,稍加了解真相便会大白于天下。如骗子们伪造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批文、委托书等文件,只需举手之劳打个电话便可核实。与此同时,还可到工商、税务及银行等部门了解其资信状况。

据调查,在被贵州纯昌公司诈骗的30多家受骗单位和个人中,既有个体承包者、私营企业,也有国营大型施工企业。他们中被骗的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数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不少人还属于多次被骗。郑某某为承接“镇宁县王二河电站”工程,分别三次被要求交纳保证金共计11万余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害者说,由于承揽工程心切,很少到有关部门了解骗子公司的真实底细。加之看到对方伪造的各种资质证明,带着良好的愿望也就很愿意相信了。事后看来,无论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工商、税务、银行哪一个渠道稍加打听,骗局很容易如同窗户纸般一捅就破了。

记者从庭审中获悉,贵州纯昌公司诈骗案中被告人刘红武自1998年底注册成立纯昌公司后,并没有开展过正当的业务往来,其实是一家皮包公司。2003年9月,纯昌公司因为欠交业主9个月的房屋租金而被中止租赁,公司物品被充抵租金。

警方办案人员认为,受害者怀疑被骗后不及时报案,使骗子们能够得以长期逍遥法外,继续危害社会和他人。许多受害者法治观念淡薄,在经济活动中受骗后,不是积极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自认倒霉,使得犯罪分子得以肆无忌惮、有恃无恐地多次行骗并屡屡得手,客观上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受害企业管理上存在漏洞,也给罪犯分子以可乘之机。目前市场中的许多中小企业都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使得犯罪分子得以利用企业的漏洞,打着企业的旗号签订合同以诈骗他人财物。

警方提醒,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骗能力。企业应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就轻易与不了解的人订立合同,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

同时,有关部门应及时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有关情况,比如犯罪手法、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被害企业在工作、制度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有关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完善合同内容与合同效力。这样,只要每个环节提高警惕,不法分子的犯罪伎俩将难以遁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1: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合同内容相关文章
  • 谨防年夜饭陷阱
    龙年春节即将到来,年夜饭如何吃得放心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近日,济南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出消费警示,提醒百姓在年夜饭消费时要谨记提前签订就餐合同、防备酒店额外收费等四招,以保证自身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饭店吃年夜饭。由于受节日期间部分食品特别是新鲜蔬菜、海鲜等价格波动,酒店储备有限、服务人员短缺等影响,个别酒店不同程度地出现擅自降低服务标准、临时调整菜价、变相涨价、单方违反约定等情况,而菜肴分量短缺、上菜速度慢、原料不新鲜等都是历年来年夜饭消费投诉的热点。济南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冯京凯提醒消费者,防范年夜饭消费陷阱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是事前仔细签订就餐合同,明确酒店提供菜品的具体用料、分量和价格等菜单明细,并在年夜饭就餐时认真比较,注意防范酒店用库存积压甚至变质的原材料制作年夜饭。二是防备酒店额外收费。消费者要仔细询问酒店春节期间就餐时是否还有其他服务和收费项目,以免
    2023-04-24
    295人看过
  • 服装加盟留心被骗八大美丽陷阱
    陷阱一:诱人的广告“一年创造100个百万富翁不是梦”、“零加盟费,3月猛赚100万”、“几千亿的市场在等你”……这些五花八门的广告让人眼花缭乱。产品好得天花乱坠,“独特”、“首创”、“专利”、“填补空白”是它们戴的花帽。诚然,这些广告中的某些产品可能是货真价实的,但大部分广告令人生疑。不要太相信广告上的数字游戏,投资者要先做好详尽的市场调查,查询相关资料,特别是行业通常情况。广告中宣称的技术指标、市场占有率等,即使的确很好,通常也只会比同行稍微好一些。如果出入太大,一般都是虚假广告。陷阱二:眩人的身份这些诈骗团伙通常都在国内外合法注册,披着跨国集团、连锁加盟总部、国际集团、国际连锁机构等令人向往的“虎皮”,以成功企业家或外商身份入驻高级写字楼,企业VI识别体系完善,员工BI、MI理念行为也清晰规范,西装革履气派十足。诈骗团伙的连锁总部和正规的服装加盟招商机构表面上十分相像,最大的差别就是投
    2023-05-01
    81人看过
  • 求职潮中谨防五类合同陷阱
    春节过后,又到了劳动者求职的高峰时段。每年至此时节,少数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劳动法律知识欠缺,在签订合同时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对近年来涉及到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进行充分梳理的基础上,3月17日,镇江市总工会官方微博发布2015年第1号维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求职者五大类有问题的劳动合同千万不能签,避免掉入合同陷阱。试用陷阱:试用合同不存在侵权表现:少数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与试用期员工约定先试用,后签劳动合同,或者签订单独的试用合同,转正之后才签正式合同。而现实常常是试用期即将结束,劳动者也会被单位以种种理由炒了。维权提示:《劳动合同法》规定,不管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是固定期劳动合同,还是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如果约定了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的前一段期限(根据合同期限长短,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或者六个月)就是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里。也就是说,在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之后,双
    2023-06-09
    208人看过
  • 美发价目要明了消费陷阱须谨防
    据了解,当前美容美发行业有部分经营者缺乏商业信用,往往虚标美发项目价格,设立消费陷阱,诱使消费者上当受骗,从而达到套牢消费者长期消费的目的。3月18日,杨浦区某高校的高同学投诉称:3月15日,在长白路某美容美发公司剪发时,该公司人员不断向其推介其它的美发项目,高同学经不住反复的宣传介绍,在不知道消费项目标价的情况下糊里糊涂一下做了染发、发根定位、柔顺、护理等4个项目。等到结账收费时,账单显示为5024元,高同学顿时傻了眼。这时,该公司又说只要办理VIP消费卡,便可打折。万般无奈之下,高同学只能用平时的生活费,办了一张2500元的该公司VIP消费卡,并用卡一次支付了200元美发费用。为尽快为消费者挽回损失,当天下午,杨浦区消保委约请双方即刻调解,并为高同学据理力争。消保委指出,该公司在明知高同学不可能承担如此多费用的情况下,不断推介美发项目有误导消费之嫌,且在高同学无力支付的情况下,诱使其办
    2023-06-07
    415人看过
  • 强拉美容高额收费,谨防免费美容陷阱
    刘小姐是今年暑期来上海交流学习的大学生,8月底的一个下午,刘小姐在南京西路附近逛街,突然一名自称某化妆品公司职员的人说店里在搞活动,可以为刘小姐做免费皮肤测试,刘小姐表示不需要,但该推销员一直纠缠她不放,将刘小姐带入南京西路上的一栋商务楼内,还没等刘小姐反映过来,美容师就开始往刘小姐脸上涂抹东西,刘小姐发现脸上做过美容的地方肤色发黑,要求美容师去除,但对方要求她支付1600元,否则无法去除,刘小姐表示没有带钱,对方马上说可以刷卡,迫于无奈,刘小姐只能刷卡付了钱,才得以离开。事后,刘小姐向消保委求助,希望能讨回被迫支付的费用。接到投诉后,静安区消保委工作人员立即与这家名为馨林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商家取得联系,该公司表示刘小姐做了仪器美容1000元,购买产品498元,月卡600元,打折后的优惠价是1600元。他们并没有强制消费者,所有消费都经刘小姐签字确认,不可能退款。我委立即指出,刘小姐接受服务
    2023-06-07
    354人看过
  • 租房谨防各类陷阱
    承租房屋选正规中介相对于找个人房源和中介房源,不少租房者倾向于后者,一是因为通过中介租房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二是中介的房源多,可选余地大,如果不合适,可以随时选择其他的房源。因此,对于那些急于寻找住房,且没有多余精力的消费者而言,委托中介公司来操作比较合适。然而,现在房屋经纪市场上鱼龙混杂,不少黑中介也给租房者带来了诸多麻烦。近日,正在忙着毕业找工作的小刘通过网上租房信息,找到了八一立交桥附近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电器设施一应俱全,价格也很便宜,网站上也有不少关于出租房屋的图片,小刘看着比较满意,就联系了发布出租信息的房东。该房东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他告诉小刘,由于妻儿已经出国,他下个月也要去陪读,因此急于将房子出租。双方讲好了条件:房屋押金2000元,每个月租金1500元,半年一交。小刘一听这样的地段价格还挺便宜,没多想就爽快地答应了,找家里要了1万元钱交给了中年男子。然而,住进去没几
    2023-06-10
    311人看过
  • 试用期谨防四大“陷阱”
    试用期期限过长。《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工资随意设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5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内随意辞退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023-04-22
    465人看过
  • 谨防“劳务输出”的陷阱!
    某人与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本人没有持有合同,合同在公司手上。可是公司现在要与劳动者重新签订合同,合同的甲方是一家人事租赁公司,合同显示,是这家租赁公司以劳务输出的方式把劳动者派遣到现在的公司工作,其他条款与现合同基本相同。请问,这样的做法是否合法?「律师意见」上述情况应该给劳动者一个重重的警钟!《劳动法》实施已经十年了,劳动合同一式二份,用人单位一份,劳动者应该有一份。劳动者到现在都拿不到自己的合同,不知道合同实际内容的屡见不鲜,其中用人单位没有严格依法办事、违法之处比比皆是。否则公开了又有何妨。上述职工三年的劳动合同,2005年4月到期。现在已经是4月份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合同即将到期。但是并没有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不再续聘。看来也是没有终止的意思。表面对于劳动者似乎没有什么影响。而现在公司要求员工与“一家人事租赁公司”签订合同,再由“这家租赁公司以”劳务输出“的方式把
    2023-04-22
    128人看过
  • 专家提醒消费者买房谨防"五证"陷阱和合同陷阱
    专家建议,一要防五证陷阱。一个合法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具备齐全的五证、二书。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二书是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购房前一定要认清房地产公司或中介公司的资质,以免今后受到产权不明的困扰。遇到抵押房、查封房或已出售的房屋等,不仅麻烦,还影响购房的好心情。千万不要受小利诱惑,因为往往这种不符合出售条件的房子都以低价为噱头。二要当心合同陷阱。合同通常都是房地产商拟定的,但对合同的条款仍要仔细看。即使在买房前卖方有过什么承诺,都要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才生效。合同陷阱主要集中在:交付日期、附加条件和不可抗力因素上。对于这几点,在合同签署前要尤其注意。更多阅读:遭遇违规一房两售经理称以二手房名义转让
    2023-06-10
    358人看过
  • 今天"现玩"明"古玩"谨防当代藏品投资陷阱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资料图中国民间历来有这样的说法:“盛世兴收藏,乱世买黄金”。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民间收藏急剧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涉足收藏的人多达7000万人。然而,在庞大的收藏者队伍中,我们不难发现:投资性收藏占了绝大部分,真正纯以兴趣爱好收藏的很少。就拿艺术品收藏来说,现在真正懂艺术或是为艺术而购买艺术品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冲着保值增值而购买。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因素导致:一是受藏市暴富效应的影响。有媒体曾报道:前几年,字画行情火暴时,浙江一字画收藏者在北京某拍卖行以200多万收购陆俨少的一件山水作品,不久又拿到浙江某拍卖会上拍卖,结果成交价高达600多万元,短短一年不到竟赚了300多万元;在某旧货交易市场上,一藏家以300元吃进了一对黄花梨椅子,不久转手卖了20多万元;一藏家在河南一个小村庄捡“漏”,花200元跟一位老农换了件“纪念品”——一个青铜烛台,回来后随便一出
    2023-06-08
    312人看过
  • 购房应谨防“中介”陷阱
    案例简述一:通过房产中介,天津的王先生看中了一套三居室,成交价为80万元,中介公司表示,这套房最低可以贷到50万元。王先生很快签订了购房协议,并向中介公司支付了30万元首付款。但是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遇到了麻烦,按照王先生的还款能力和这套房子的价值,银行只批贷25万元,还有25万元的缺口。王先生急了,希望退房并要回先前支付的中介费和首付款。中介说,协议上并没有保证你能贷到款,中介费和首付款不能退,缺口25万元只能由王先生自己想办法。王先生现在一脸茫然。中介公司为了促成交易,会作出一些口头承诺,如保证购房者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等,而中介作为专业的房地产经纪、房地产居间机构,往往都会得到购房者的信任。但是中介的这些承诺并不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也没有任何责任可言,一旦承诺无法实现,承担责任的还是购房方。律师提示:在签约前,一定要对房产情况及自身经济实力和贷款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听信中介的口头承诺
    2023-06-10
    484人看过
  • 铜佛像收藏谨防陷阱
    法律综合知识
    明代地藏王菩萨像随着古董市场不断延伸与扩展,明清铜佛像收藏日渐升温。十年前一件上好的镏金铜佛不过五六万,品相一般者几千元就能买下;如今,瀚海和嘉德春秋两季拍卖会上,官款佛像动不动就能拍出百万元以上。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的明朝\"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竟然创出1900多万港币的天价,令人跌破眼镜的同时也掀起新一轮铜佛像收藏热,很多阅历不深的藏家盲目跟进,\"逢佛辄拜、见佛即收\"。表面上铜佛像收藏风生水起,实际上却深不可测,很多初涉该行的藏家在里面栽了跟头,叫苦不迭。铜佛像存世量极少铜佛造像的起因有些特殊,它始于唐初兴佛时期,当时无论寺院还是佛窟,都在主佛塑像的背光或者穹顶上另造一些小佛像,组成\"佛海\",来暗喻佛陀众多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现象至今仍能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洞窟一窥全貌。于是,从佛海中迎下其中一尊长伴长随,便成为僧人和信徒追求的无上功德。小型铜佛造像诞生后,最初只是供四处游
    2023-06-08
    66人看过
  • 买房投资当心追高陷阱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元月本市商品房平均售价增长8.8%,2、3月房价又在此基础上继续攀升,个人购房的积极性也随着价格走势一路追高。然而,目前市场上一些房地产产品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却很容易使部分置业者陷入追高投资的误区。陷阱一老产品按新成本销售去年以来的房价速升,很多业内人士的释都以新规则提升产品成本为由,但事实,很多已经在建甚至已经建成的“老”项目,在按照新的价格标准进行销售,对购房者言,这无疑是在花高价购买低成本产品。新建项目成本升高有三大因素,土地成、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配套设施升级。然,一些完全没有应用这些新成本的项目价却标高不亚于新开产品。红桥区有一个项目,三年多前以转让方拿到的土地,粘土砖混结构,配套设施也是标准级别。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该项目成本最高不超过2300元/平方米左右,平售价卖到2800元/平方米已经是比较理的销售状态。然而,去年以来,该项目价格认购期的2100元/平
    2023-06-10
    447人看过
  • 谨防餐饮消费陷阱消费时莫忘留个心
    近年来,在服务消费领域中欺诈、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屡禁不绝,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近,市工商局对餐饮业的检查中发现,一些业主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在计量等方面动足了脑筋。现象一:多进少出。在好友汇沙锅(肇嘉浜路店),其用来进货的台秤,计量为500克的砝码显示为400克;而在天天渔港(打浦店)海鲜柜发现的一台用来称量消费者所选海鲜的电子秤,计量为500克的砝码显示的却为570克。现象二:调包。一般而言,饭店都会将消费者选购好的海鲜,让消费者当面验证,然后再拿到厨房进行烹饪,但在一些信誉不太好的店家,很有可能到最后您吃到的并非是当初所挑选的。现象三:设置最低消费不明示。消费者往往在点菜或者结帐时,才被告知在该店有最低消费的要求,但在店堂里我们却发现经营者并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最低消费的明示。目前,在餐饮行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经营者的做法也有待进一步规范的情况下,上海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
    2023-06-07
    207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内容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 3、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4、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除此之外,合同还可... 更多>

    #合同内容
    相关咨询
    • 以及购房合同要谨慎什么陷阱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27
      签订购房合同要谨慎的陷阱如下: 1、开发商手续不全; 2、权利义务不对等; 3、空白条款藏玄机; 4、交房日期不明确。
    • 买房要谨防哪些种类的销售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9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0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关于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购房合同有哪些陷阱 如何防范购房合同陷阱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
      购房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陷阱比较多,但是常见的主要就是三种,具体包括别商品房认购书套牢陷阱、定金陷阱以及“没收”条款陷阱。要想签订的购房合同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那么最好事先就是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可能出现的陷阱。
    • 购房落入陷阱该如何避免陷入定金陷阱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30
      购房掉入定金陷阱曹女士看中一新建楼盘,经不住售楼小姐大力营销,爽快交了两万元定金,并签订认购协议书,定下一套130平方米左右、总价100万的房子。回家后,曹女士才发现协议书中有如下内容:“购房人必须在5日内缴付房款。”“若购房人单方面违约,则定金不退。”这让她慌了手脚,她原本打算卖掉现住房后再支付新房房款,不足部分通过银行贷款付的。按照协议书里的要求,5天时间,怎么可能完成卖房这么大的事无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