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编造工程项目进行诈骗的案件频频上演,骗子们给自己的骗术穿上了“合同”这件看似合法的外衣,使他们的不法行为越来越趋向于复杂性和隐蔽性。而在这些案件中,受害者或单位被骗工程保证金、信誉金等少则数千上万元,多则数十万甚至数百万。骗子们为何能得以瞒天过海频频得手、一次又一次故伎重演猖狂作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投资者为承揽工程可谓各显神通想尽脑汁。面对这种业界态势,不法分子投其所好,编织诱人“绣球”请君入瓮。加之骗子们假戏真做,令人真假莫辨,往往使受害者争着跌入美丽“陷阱”。不承接工程必定无法经营,承接工程又可能受骗,如何识破不法分子的“庐山真面目”,防止上当受骗已成为经营者面临的一道难题。
美丽包装不过是“皇帝的新衣”
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骗子们为取信于人,为公司和自己穿上了一件件“皇帝的新衣”。事实证明,正是经过这样简单而肆无忌惮的包装,骗子公司蒙骗了很多工程承包者,使他们纷纷落入美丽陷阱。
法官认为,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骗子们正是抓住了众多施工企业和个人急于承接工程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大胆行骗。可谓是“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实际上,类似骗术并不高明,稍加了解真相便会大白于天下。如骗子们伪造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批文、委托书等文件,只需举手之劳打个电话便可核实。与此同时,还可到工商、税务及银行等部门了解其资信状况。
据调查,在被贵州纯昌公司诈骗的30多家受骗单位和个人中,既有个体承包者、私营企业,也有国营大型施工企业。他们中被骗的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数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不少人还属于多次被骗。郑某某为承接“镇宁县王二河电站”工程,分别三次被要求交纳保证金共计11万余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害者说,由于承揽工程心切,很少到有关部门了解骗子公司的真实底细。加之看到对方伪造的各种资质证明,带着良好的愿望也就很愿意相信了。事后看来,无论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及工商、税务、银行哪一个渠道稍加打听,骗局很容易如同窗户纸般一捅就破了。
记者从庭审中获悉,贵州纯昌公司诈骗案中被告人刘红武自1998年底注册成立纯昌公司后,并没有开展过正当的业务往来,其实是一家皮包公司。2003年9月,纯昌公司因为欠交业主9个月的房屋租金而被中止租赁,公司物品被充抵租金。
警方办案人员认为,受害者怀疑被骗后不及时报案,使骗子们能够得以长期逍遥法外,继续危害社会和他人。许多受害者法治观念淡薄,在经济活动中受骗后,不是积极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自认倒霉,使得犯罪分子得以肆无忌惮、有恃无恐地多次行骗并屡屡得手,客观上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受害企业管理上存在漏洞,也给罪犯分子以可乘之机。目前市场中的许多中小企业都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使得犯罪分子得以利用企业的漏洞,打着企业的旗号签订合同以诈骗他人财物。
警方提醒,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应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骗能力。企业应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就轻易与不了解的人订立合同,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
同时,有关部门应及时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有关情况,比如犯罪手法、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被害企业在工作、制度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有关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完善合同内容与合同效力。这样,只要每个环节提高警惕,不法分子的犯罪伎俩将难以遁形。
-
谨防美容院文字陷阱
421人看过
-
彩民谨防合同陷阱
419人看过
-
投资技术项目谨防六大陷阱
233人看过
-
市民购买二手房要谨慎以防跌入三个“陷阱”
154人看过
-
谨防票据陷阱
277人看过
-
买房者谨防踏入定金陷阱
496人看过
合同内容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 3、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4、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除此之外,合同还可... 更多>
-
-
买房要谨防哪些种类的销售陷阱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9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0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关于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购房合同有哪些陷阱 如何防范购房合同陷阱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购房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陷阱比较多,但是常见的主要就是三种,具体包括别商品房认购书套牢陷阱、定金陷阱以及“没收”条款陷阱。要想签订的购房合同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那么最好事先就是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可能出现的陷阱。
-
购房落入陷阱该如何避免陷入定金陷阱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30购房掉入定金陷阱曹女士看中一新建楼盘,经不住售楼小姐大力营销,爽快交了两万元定金,并签订认购协议书,定下一套130平方米左右、总价100万的房子。回家后,曹女士才发现协议书中有如下内容:“购房人必须在5日内缴付房款。”“若购房人单方面违约,则定金不退。”这让她慌了手脚,她原本打算卖掉现住房后再支付新房房款,不足部分通过银行贷款付的。按照协议书里的要求,5天时间,怎么可能完成卖房这么大的事无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