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屋顶问:
我想请问一下,我到一家新的公司工作,签劳动合同的时候约定的试用期为3个月。合同在我签字以后,公司说等公司方签好字再给我,但我等到现在也给我。现在公司跟我说因为我的主管要辞职,我进行的这个工程要停止,因此我在公司里也没什么事情了,所以要辞退我。我在这一个月内把那个工程进行了测试和修改,基本上没什么毛病了,公司现在却要辞退我,我觉得很郁闷。请教专家,公司在试用期内随便找借口辞退人是不是合法?
劳动法苑莫懿沁答复:
首先,本事件中所涉及的两个相关问题。
其一,劳动者一方虽已为用人单位工作一个月但未得到经签字生效的合同,而引发的关于双方劳动合同关系是否成立的问题。
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未订立,但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履行了劳动义务的,当事人的劳动合同关系成立。本事件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已经劳动者签名,但由于劳动者始终未得到经双方共同签名的劳动合同,因此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用人单位也已签名,只是出于疏忽等原因而未将劳动合同给予劳动者,那么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当然成立;二是可能用人单位一直未签署劳动合同,即双方的书面劳动合同未订立完成,但是由于事件中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对某一工程进行了测试和修改工作,履行了劳动义务,同时用人单位也接受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这既表明双方在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并付诸了行动,则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视为成立。
其二,劳动者在试用期被用人单位以非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之理由予以辞退,是否合法有效。
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由此规定可见,用人单位只可出于劳动者某些法定的自身过错,才能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本事件中劳动者正处于试用期,因此比照此条款,用人单位可以适用而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只有一种,即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据劳动者陈述,其对于用人单位交给的任务基本按要求完成,且用人单位作出辞退劳动者的决定也非出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要求,因此,此用人单位之辞退决定是可撤销的。
-
公司可以随意解雇员工吗?公司可以随意解雇员工吗
137人看过
-
随意解雇员工的公司
227人看过
-
试用期解约有限制不能随便辞
470人看过
-
正在试用期的员工,公司是否可以随便辞退员工?
391人看过
-
劳务派遣也不能随意解雇职工吗
105人看过
-
公司解雇员工不能不明不白
308人看过
-
单位能在试用期随便解雇员工吗?怎么办呢?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9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劳动合同法的重大变化,同时也给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般来讲,试用期内经过双方的了解和考查,认知了彼此。双方开始考虑是否进入“正式期”。而用人单位不能再向以往一样,简单的说一句,“员工不适合公司的岗位需要,而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证明其不符合录用条件。法律规定得很清楚,用人单位可解除
-
试用期辞退员工,公司可以随便赔偿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2我的解答是: 1、在试用期中,除非劳动者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否则,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
-
试用期辞退工人公司能随便辞退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3在试用期中,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法定情形: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6、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
-
-
公司员工的劳务雇佣合同能随便签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11、公司直接招用劳动者,应签订劳动合同。贵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务合同的做法,不合法。2、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将公积金、社保金等国家明文规定应按规定基数缴纳的费用一同计算在月薪中,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求职者本身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社会统筹这一公共利益。一旦日后发生争议,用人单位不但要对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还将面临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建议贵公司调整薪酬结构,依法办理用人手续。以上意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