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离婚时的法律保护是: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法律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当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
精神病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办法是什么?
由于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在婚姻关系中更难于培养正常的夫妻感情或更易使夫妻感情出现裂痕,进而更易导致婚姻出现状况。然而,他们自身处理问题和调解纠纷的能力却十分低下,无力承担家庭生活和抚养子女的责任。申请该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作为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离婚诉讼、进行财产分割。在具体财产分割时适当照顾精神病人。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
精神病人有哪些权益保护
126人看过
-
在离婚时对精神病妇女权益保护
451人看过
-
离婚后财产归属争议:精神病人的权益应得到法律保护
319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415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结婚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262人看过
-
维护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
430人看过
法律规定的禁止结婚条件有两种情况: 一、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是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对于第一种情况,主要是根据遗传学、优生学等原理,为保证子孙后代的健康而禁止结婚,同时也是符合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伦理道德关系的。... 更多>
-
离婚诉讼中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该如何保护?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4精神病人在离婚诉讼中的合法权益是这样保护的: 1、确定精神病人的代理人一般是法律规定的; 二、保护精神病人财产权不受侵害; 三、保证精神病人的生存权。
-
精神病能离婚吗精神病人离婚法律保护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01受法律保护,一般情况下精神病患者是不能在民政局离婚的,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是可以在民政局离婚的。诉讼离婚时,一般在精神病人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子女归配偶抚养。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且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要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精神病人对其子女进行抚育。
-
精神病人离婚案件中,如何认定精神病人?广东在线咨询 2021-07-151、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定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轻重程度,进而确定该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参照精神病医院出具的有关诊断证明加以确认作为证明材料使用,但应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一般指法定监护人)无异议为限,或由其他证据或事实相互印证作为判定证据; 3、参照群众公认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当然,仍须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对所公认的事实和证据无
-
-
精神病患者在离婚时的权益保障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18在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中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并且有负担能力,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则由人民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