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处罚
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广义的行政处罚除了包含上述狭义的内容外,也包含企事业单位规定的一些行政人事处罚内容。
公正、公开原则:
处罚公正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与相对人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行政机关在处罚中对受罚者用同一尺度平等对待。
处罚公开原则就是指行政处罚的依据、过程及结果必须公开。行政机关对于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执法人员身份、主要事实根据等与行政处罚有关的情况,除可能危害公共利益或者损害其他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并由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应向当事人公开。
一事不再罚原则:
一行为不再罚原则应在四个层面上运作。
(1)一行为不再理。行政主体对行为人的第一个处理尚未失去效力时,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第二次处理,除非第二个处理是对第一个处理的补充、更正或者补正。如果第一个处理违法不当,行政主体应当先撤销,再重新处理。如果第一个处理合法正确但未达行政目标,行政主体应充分考虑信赖保护原则,必须撤销的,应依法给受损失的相对人一定的补偿。
(2)一行为不再罚。除了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依基本法理和法律规则合理推定,如合并处罚、一事多层罚、一事罚多人、一事多行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体应严格遵循一个行为一次处罚的原则。
(3)一行为不再同种罚。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行政主体不能给予两个以上相同种类的处罚。这主要指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几个法律条文的情形,即法理上所称法条竞合或者规范竞合。一旦出现规范竞合,应当允许各个法律条文对应的相关行政主体依据不同理由分别作出处罚。但为体现相对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体不能对行为人采取相同种类的处罚。
(4)一行为不得两次以上罚款。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无论触犯几个法律条文,构成几个处罚理由,以及由几个行政主体实施处罚,只能给予一次罚款。如果几个行政主体对涉案违法行为都有权罚款,根据效力优先原则,应该是谁先罚款谁有效。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二、行政处罚法补正决定书可以补正吗?
一般是适用法律错误予以补正后送达,如用补正后的法律文书适用法律正确,那么其处罚是成立的。补正只是对前作出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当于撤销了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
补正裁定书可以上诉吗
475人看过
-
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
298人看过
-
行政处罚处罚款有瑕疵如何补正
225人看过
-
行政处罚后可以不改正违法行为吗
50人看过
-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吗?
261人看过
-
行政处罚决定都应当依法公开正确吗
413人看过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更多>
-
行政处罚决定笔误补正怎么进行?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0行政处罚决定笔误补正可依法进行,行政相对人可以上级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笔误,不是事实认定错误或程序违法,不必撤销《告知书》,如能把它要回来(蒙也行),就重新做一份,如要不回来,就给相对人发一份补充通知,补正即可。 时间上当然要在相对人申辩期限届满前。
-
行政处罚有错怎么补正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121,行政处罚决定书瑕疵可以补正,但是具体应该怎么补正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文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是由处罚机关对于行为人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的文书。 2,根据《行政处罚法》第54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纠正。
-
听说过行政处罚通知不知道行政处罚决定书补正又是什么意思?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8行政处罚决定书补正适用法律错误予以补正后送达,如用补正后的法律文书适用法律正确,那么其处罚是成立的。补正只是对前作出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当于撤销了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
可以用民事判决书补正民事判决书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0对于您提出的问题可以用民事裁定书补正民事判决书吗,我的回答是,可以的。法律没有限制”补正判决书中笔误”的时间。根据法律精神,只要当事人或者法院发现笔误的存在,都可以要求法院以裁定的方式补正。
-
正审行正处罚可以过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19正审行政处罚是否可以通过,一般需要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如果只是警告、罚款等的行政处罚,一般是能通过的。但是因散布有政治性问题的言论,撰写、编著、制作、发表、出版、传播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其他政治性问题的文章、著作、音像制品,编造或者传播有政治性问题的手机、互联网信息,参加法律禁止的政治性组织等,受过处罚的嫌疑人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