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必须仲裁前置。因工伤医疗费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必须先申请仲裁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工伤待遇以外的工伤纠纷,无需仲裁前置。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都属劳动争议。
工伤赔偿仲裁前置
申请仲裁时还应提交如下材料:
1、仲裁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
3、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4、出院记录、病历、医疗费、鉴定费等;
5、其他相关材料。仲裁申请书、证据还需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案情简介
2007年11月25日,田某到某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口头约定每月15日发放工资。同年12月10日,田某在工作时受伤,公司为其支付了医疗费用,拒绝支付其他待遇。2008年3月18日,田某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后,公司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出田某与其不存在劳动关系,并拿出工资表予以证明。鉴于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向田某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就劳动关系问题,建议田某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争议焦点
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当事人就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是否必须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来确认?
案例分析
工伤认定是由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对受伤害职工的伤害性质进行判定。在工伤认定期间,像案例中田某这样的,由于工作时间短,常因缺乏书面证明材料而发生劳动关系争议,此时应当如何处理?笔者认为,应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直接确认劳动关系存在与否,芜需经劳动仲裁处理。理由如下:
一是工伤认定程序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直接进行劳动关系确认具有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表面看来,它是要求当事人举证,其实是授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明劳动关系的所有材料进行审查和判断,从而对当事人双方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存在与否进行确认的权利。对此,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关于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确认权请示的答复》([2009]行他字第12号)中明确:“根据《劳动法》第九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具有认定受到伤害的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基于此,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单位对劳动关系提出异议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调查核实,责令单位提供其掌握管理的与证明劳动关系有关的材料等,进而对劳动关系存在与否进行确认。另外,即使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不提异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也应主动审核调查,以防当事人双方合伙骗取工伤保险基金。
二是正确理解”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即法律授予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劳动关系争议具有确认权。不过,并非凡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必须由其处理,正如前述,工伤认定程序中发生的劳动关系争议应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并作出确认;其他可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确认,如请求给付工资时所发生的劳动关系争议。
三是及时保护受伤害职工权益之所需。对劳动关系存有争议的准工伤案件,若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劳资双方的关系进行确认,再到人民法院起诉、上诉、申请再审,正常时间约1年;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利用职权调查核实,确认劳动关系,进而做出因工负伤的决定,
显然会为受伤害职工维权省去约1年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多余诉累给受伤害职工带来更大伤害。受伤害职工本来不易,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充分行使工伤认定程序中对劳动关系确认的职权,否则,即使劳动者提供了真实劳动合同、工资凭证等,只要单位对劳动关系提出异议,就让其走仲裁程序,也实在有悖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申请工伤认定时要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将失去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2023工伤保险赔偿是否应当仲裁前置
485人看过
-
工伤达成赔偿协议后,应否还需仲裁前置
182人看过
-
仲裁前置是否必须作出仲裁裁决
118人看过
-
仲裁前置是否必要?
397人看过
-
仲裁前置是否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条件?
102人看过
-
雇佣关系是否需要仲裁前置
486人看过
工伤赔偿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更多>
-
劳动仲裁赔偿需要工伤前置赔偿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8是的。工伤赔偿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因为工伤赔偿纠纷是发生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财产纠纷。因此,工伤赔偿纠纷需要先进行劳动仲裁,不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从更为广义的角度来说,属于民事纠纷,所以在劳动仲裁后,如果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工伤工伤赔偿仲裁就是前置仲裁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3劳动者受伤,并且鉴定为伤残等级的,如果用人单位不赔偿其伤残期间的各种赔偿的,劳动者是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者对仲裁不服,可以在十五日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没有经过仲裁裁决的,一般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
-
工伤事故赔偿要仲裁前置吗?可以申请仲裁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8劳动者的伤被认定为工伤后,为了获得与其伤残情况相匹配的补偿劳动者需要到具有工伤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工伤鉴定,工伤鉴定的结果直接决定劳动者的工伤赔偿内容。
-
工伤赔偿案件仲裁前置是哪些,仲裁要哪些条件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11、工伤赔偿仲裁时效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由于劳动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一年,建议在医疗终结后一年内提出仲裁,或者在离职后一年申请劳动仲裁。 2、《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工伤赔偿前置仲裁要用到哪些手续?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121、工伤赔偿仲裁时效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由于劳动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一年,建议在医疗终结后一年内提出仲裁,或者在离职后一年申请劳动仲裁。 2、《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