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介绍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和流程。在开庭审理前,法院会通知当事人,并对决定开庭的案件进行公告。开庭审理主要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以及宣判等阶段。如果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需说明理由。如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会公开审理。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如果您提出回避申请,你需要说明理由。如果您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民 事 诉 讼 法 中 如 何 申 请 回 避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而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可以自行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回避。因此,当事人申请回避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亲属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其他关系等。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证据,可以申请复议。在申请回避时,当事人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并由审判长审核后决定是否回避。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外,会公开审理。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但需提供相关证据。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证据,可以申请复议。在申请回避时,当事人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并由审判长审核后决定是否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诉讼的主要受案范围有哪些?
401人看过
-
我国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赔偿的范围包括什么
461人看过
-
民事诉讼的法律性质有哪些方面?民事诉讼法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
111人看过
-
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范围包括什么
270人看过
-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
396人看过
-
刑附民赔偿范围的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有哪些?
301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2023年我国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赔偿的范围包括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5一、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公民造成人身或者财产损失,受害人依法获得赔偿的情形。《国家赔偿法》已经就行政赔偿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二、法律链接:《国家赔偿挑动》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
-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的范围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21、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的范围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
-
国家法律规定的民事诉讼管辖范围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4民事立案管辖规定: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案情繁简、诉讼标的金额大小、在当地的影响等情况,对本辖区内一审案件的级别管辖提出意见,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17条到第38条就是对民事立案管辖的规定。
-
民事诉讼诉讼费的缴纳范围广东在线咨询 2021-09-29案件受理费包括: (一)第一审案件受理费; (二)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三)再审案件中,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下列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 (一)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 (三)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 (四)行政赔偿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4-05-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有以下:1、公民或者法人是客观存在行政违法行为;2、适用主体是属于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3、未超过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罚的期限;4、处罚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