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认定事实错误如何解决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4 17:40:12 463 人看过

一、一审认定事实错误怎么解决

一审判决后当事人认定事实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且提供事实有错误的证据,法院审理的时候,如果事实确有错的,会进行改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二、犯罪事实如何确定

犯罪事实是量刑的客观根据,没有犯罪事实就无法确定犯罪,量刑就失去了前提。犯罪事实有广义与陕义之分,这里讲的犯罪事实是广义的犯罪事实。广义的犯罪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与犯罪有关的各种事实情况的总和。它既包括犯罪构成的基本事实,也包括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因此,作为量刑根据的犯罪事实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犯罪事实。它是指犯罪构成要件的各项基本事实情况。查清犯罪事实就是要查明何人在何种心态支配之下,针对何种对象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了何种危害结果,侵犯了何种合法权益。

2、犯罪的性质。它是指犯罪行为的法律性质,即某一危害社会的行为经由法律规定并通过审判机关确认的犯罪属性,表现为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应定什么罪名。

3、犯罪情节。刑法上的犯罪情节有两种:

一种是定罪情节,即影响犯罪性质的情节,它是构成犯罪的必备要素;另一种是量刑情节,是指犯罪构成基本事实以外的其他影响和说明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各种事实情况。

4、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它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损害结果的程度。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程度大小是区分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以及由此而定的对犯罪分子是否适用刑罚、如何适用刑罚的重要根据。

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中哪些情形

其中“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

犯罪事实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

1999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规则》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当批准或者决定逮捕。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27日 19: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哪些属于事实认定错误
    法律综合知识
    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案件所认定的主要事实或重要情节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证据为根据,或者认定的案件主要事实和证据与结论之间存在矛盾;(二)发现了新事实、新证据,证明原来认定的事实是错误的;(三)发现当事人伪造证据,或证人作伪证、鉴定人提供假鉴定、翻译人提供假翻译等情况,故意陷害他人,致使案情虚构,与实际情形严重背谬;(四)发现本案的侦查、检察或审判人员犯有渎职罪,故意歪曲案情,徇私舞弊,作出枉法裁判的,等等。
    2023-05-01
    486人看过
  • 再审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如何处理
    (1)原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将案件发回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重新审理。这些情形主要有:第一,审理奉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第二,依法应当开庭审理而未经开庭即作出判决的;第三,未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的;第四,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第五,对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裁判的。(2)人民法院经过再审审理,如果认为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裁定错误的、再审人民法院应当撤销第一审,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受。(3)除上述第(1)、(2)两种情况外,再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在撤销原生效裁决或者裁定的同时,可以对生效判决、裁定的内容作出相应裁判,也可以裁定撤销生效判决、裁定,发问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
    2023-06-13
    280人看过
  • 事实认识错误分类
    一、事实认识错误分类所谓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所认识、所意欲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客观事实不一致,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这类错误是否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就要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的认识错误,则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二、对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情况有哪些(一)误把甲对象作为乙对象加以侵害,而二者体现相同的社会关系。如行为人在行为时,误把甲认为是乙而对其实施杀害行为。这种对体现相同社会关系的具体目标的错误认识,并没有使行为人罪过的内容发生改变,所以行为人仍应负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二)误把甲对象作为乙对象加以侵害,而二者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比如,行为人意图盗窃办公室的一般财物,却到值班室将枪支作为一般财物加以盗窃。对于这种错误,只能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认定
    2023-04-24
    414人看过
  • 一审判决错误 对一审法官
    一审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一审的程序可以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在中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不管是刑事诉讼法,还是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均有详细规定。一审程序的一般步骤如下:对检察院提起的公诉进行审查;对于决定开庭审理的,要做好审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的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一、审判程序有哪些审判程序如下:一、民事审判程序:(一)一审程序。包括起诉、受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宣判。(二)二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三)审判监督程序。是指由有审判监督权的法定机关
    2023-03-15
    344人看过
  • 一审法院判决错误
    外国人犯罪
    一审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一审的程序可以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在中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不管是刑事诉讼法,还是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均有详细规定。一审程序的一般步骤如下:对检察院提起的公诉进行审查;对于决定开庭审理的,要做好审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的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一、一审二审区别第一审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审程序是第一审诉讼程序的继续和发展。第一审诉讼程序中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它们与第二审程序同属于诉讼案件的审判程序。经过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如果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的,上诉审法院即适用第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
    2023-03-05
    428人看过
  •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正确,上诉人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有误没有任何依据。
    上诉人称2006年7、8月份,其通过中介与被上诉人把位于区街号的房产卖给被上诉人,约定房款173000元,上述事实在一审法院判决书中得到了确认,并无对事实认定错误,至于上诉人称被上诉人要把缴税凭证给上诉人,且被上诉人擅自修改房款等,纯属无中生有,且也不属于本案争议焦点。另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也未能说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中错在何处,所以,上诉人认为一审认定事实错误的上诉理由不成立。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上诉人要求医院提供住院病历、注射所用的药瓶,并做尸检,医院拒绝提供,且不同意做尸检。此时被上诉人未经家属同意,强行帮助医院和殡仪馆将上诉人的母亲尸体搬上车拖走,其家属并没有同意,上诉人之弟陈某华是看见母亲尸体搬上车后,因担心尸体不见了才随车前往,到了殡仪馆后,才签订的特殊殡仪服务委托协议书,若家属同意,应在医院就同意。只是事后上诉人母亲的尸体拖到殡仪馆后,迫于无奈才火化。
    2023-08-17
    463人看过
  • 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
    一审判决仅仅认定被告人王震、侯常生二人用细钢丝将被害人洪玉珍勒死,用被子闷堵被害人王熙鑫的口鼻,致其窒息而死。而对二人在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未作出任何认定。我们无法得知,被告人王震在本案中究竟具体作了些什么,他对两位被害人的死亡起了怎样的和多大的作用。在这样概括和模糊的事实基础上,判处被告人王震死刑且立即执行,不仅无法让被告人王震认罪服法,而且更无法令在座的各位和每一个关心此案的人信服。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法院会判吗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法院不会判。如果刑事案件,法院会认定证据不足,无罪释放;如果是民事案件,法院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
    2023-08-18
    458人看过
  • 国企改制错误如何解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于9月29日发表了题为《国资委: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推进国企改制》一文,强调了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中,不能刮风出售国有资产、不能用行政命令推进国企、改革管理层收购需有条件,否则易致国有资产流失、引发矛盾、国有产权转让须进场交易、公开披露信息、规范交易行为等一系列重要原则,这的确是好的、正确的。但要问《国资委: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推进国企改制》一文还有什么不足,我想还是有的。譬如,因为是官方的研究室,所以还是有一点官话的,如改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的一些问题,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中的一些问题(依我看是相当严重的问题)等等。不过,尽管现在的这种说法与过去的国资委的国有资产流失的已经是很普遍的了这一说法是有矛盾的,但是,我还是认为,这类官话上的不足是无关紧要的,宜粗不宜细。不过,文章中有一个不足却是应该提出来的,而且是决不应该宜粗不宜细的。
    2023-06-09
    235人看过
  • 如何纠正事故农机认定错误
    认识上轻视,事故易频发。错误地认为农用运输车结构简单,速度慢,又大多行驶在人车稀少的乡道上,因此,就认为对农用运输车不必精心保养和操作,有毛病凑合用,超速、超载、超员更是家常便饭。然而正是由于结构简单,决定了它的行驶性能不像汽车一样灵敏、完善和可靠。因此,轻视,是机械、安全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磨合不到位,寿命大减。有的车主和驾驶员误认为磨合试运转是多此一举。因此,买回新车或大修后的机车不是不加磨合,就是马马虎虎地跑几圈就急忙走马上任。结果造成机车机件磨损加快,故障增多,效益下降,甚至铸成大患。润滑不按时,磨损加剧。机车各部位的润滑不能按时、按部位进行,常常忽略一些不能立即表现出故障的润滑点,久而久之便酿成了大毛病。如油底壳、空气滤清器等的润滑部位不能按时按量注油而引发严重机械事故的现象屡有发生。操作不正确,损坏机件。有的驾驶员操纵变速杆时喜欢用大力,生怕挂不上挡,结果损坏了机件,造成事故;
    2023-04-21
    176人看过
  • 故意犯罪中事实认识错误如何归责
    1、对象认识错误。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的对象不一致,但在法律性质上是一致的情况。(1)这种情形被称为“对象错误”或“具体事实错误”。又称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错误,或者“同类对象错误”。(2)判断对象之间的法律性质是否相同的依据:是否属于同一法律条文(罪状或犯罪构成)的犯罪对象。属于同一条文的对象,因此,属于法律性质相同的对象错误。(3)评价(或归责)要点“法定符合说”。2、客体错误。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预想加害的对象与实际加害的对象不仅在事实上不一致而且在法律性质上也不一致。(1)这种情形被称为客体错误或抽象事实错误。原因是:既然对象的法律性质不同,因此,就不是简单的对象错误,而是涉及社会关系(客体或法益)的错误。(2)评价或归责:①对预定实施的故意罪,成立故意犯罪未遂。因为(认识错误)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未杀死任何人)。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②对因错误而
    2023-03-14
    408人看过
  • 认定事实不清和认定事实错误的区别有哪些
    事实认定错误,就是违法了,公法检都是要主动纠错的,事实认定不清只是认定不明,还缺更完整的证据,如果是法院二审,遇到事实认定错误就要发回重审,遇到事实认定不清,可以自己审理。事实不清指事实没有查清楚,现有证据不足以定案;认定事实错误指有新的证据推翻了原来认定的事实,或者证据链不足。认定事实存在误区能否公正审理此类案件,认定事实至关重要。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不分时间、不论性质、不讲责任,只要是原告婚前给付女方的钱物,便一概认定为彩礼而判决被告返还。其实,彩礼是男女双方结婚之前,由男方家庭送给女方的一份礼品或财产,彩礼赠送的方式一般按当地习惯做法进行,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一般要择日、摆酒,且必须有媒人参与,但双方对该笔钱物属于彩礼则不一定要求言明,往往有共同的默契。所以,并不是结婚之前男方所给的任何财物都是彩礼,在实践中对于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2023-08-12
    485人看过
  • 一审判决错误的交通事故案
    死者家属不服一审判决申诉,二审法院依法做出改判。2007年11月,扶绥人黄某无证驾驶摩托车行驶至南宁市五象大道时将行人韦某撞倒,韦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过后,南宁交警部门认定事故双方负有同等责任。一审法院对这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案一审判决后,韦某家属不服,向南宁市检察机关申诉。南宁市检察机关经审查后认为一审判决错误,遂依法向二审法院提出抗诉。今年9月18日,记者从南宁市检察机关了解到,二审法院已依法对这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案作出改判。行人过马路被撞身亡2007年11月28日下午6时45分,黄某无证驾驶一辆向奚某借来的摩托车,搭乘一名亲友沿五象大道路中间由西往东行驶,行至大沙田五象大道农业银行门前中间绿化带缺口处时,将从该缺口通过五象大道的行人韦某撞倒,受伤的韦某经抢救8天后死亡。同年12月2日,南宁交警部门认定,黄某无证驾驶摩托车时没有避让行人,其行为违反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韦某在没有确认
    2023-04-26
    135人看过
  • 泸州工商局处罚决定认定事实错误被撤销
    中国法院网讯备受关注的原告四川省泸州华兴皮肤泌尿专科医院诉被告泸州市工商局行政诉讼案,近日在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工商局作出的川工商泸处字(2005)第1015号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错误,判决撤消该行政处罚。原告医院诉称,原告于2005年3、6月分别与泸州巴士广告公司和泸州市百诚广告有限公司签订广告经营合同,合同约定由两家广告公司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发布广告。两家公司分别于2005年4月1日和7月1日发布户外广告。同年7月12日,被告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现原告的广告涉嫌违法,立案调查。原告即通知广告公司终止广告的发布,并按广告实际发布时间支付费用。10月22日,被告对原告作出川工商泸处字(2005)第1015号行政处罚决定: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处以广告费用7.3万元罚款。原告认为,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并且显失公平,故诉至
    2023-04-24
    403人看过
  • 故意错误认定事实是犯罪吗
    行为故意犯错后,所犯的错误被认定为事实的,会不会构成刑事犯罪,要依据具的情况而定,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构成刑事犯罪。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失职罪】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四百一十三条【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疫的检疫物不检疫,或者延误检疫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6-14
    298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民事一审当事人自认错误和驳回诉讼如何解决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02
      提供相反证据表明自己庭审中误解了法庭的阐释,做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
    • 民事诉讼一审事实认定错误二审怎么办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19
      民事诉讼一审事实认定错误的,二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法律明确规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的,应当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事实认定错误的,应当根据案件的情况进行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 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缓刑错误怎么办
      山西在线咨询 2021-09-30
      被告人张xx、季xx蓄意伤害申请人,手段极其凶残、性质及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依法应予严惩。二人于2005年7月4日伙同孟xx、孙xx、张xx携带砍***、镐把棍、臂力器等凶器,先是到港沟镇屠宰场为他人索要债务,当晚又于本案案发地点,故意寻衅滋事意图敲诈他人钱财。继而行凶将申请人砍致重伤。其肆意危害社会的嚣张气焰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案发后,二人又逃避公安机关追捕,潜逃时间长达2年
    • 对事实的认识错误, 抽象认识错误, 抽象认定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问题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7
      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这种情况分为: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和因果关系错误。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
    • 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为什么还要重审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原审认定事实错误的可以依法改判。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