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包括胜诉方和败诉方)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之日起6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经过审查,如果该中级法院认为仲裁裁决确有应予撤销情形的,便应裁定撤销仲裁裁决。法院的这一裁定不但具有终局的效力,而且从根本上直接否定了原仲裁裁决的效力。
如果当事人(仅为败诉方)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其应在什么期限内提出申请则法无明文规定,似乎是不受限制。受理该种申请的法院为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该法院经审查,确认仲裁裁决符合不予执行情形的,即应裁定不予执行。对法院的此种裁定虽然当事人不得上诉和申请复议,但它却并未对仲裁裁决本身的效力进行评价,只是表明人民法院拒绝给予执行配合而已,而在事实上,仲裁裁决的效力已被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所否决,从而形成法律上有效,事实上无效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仲裁立法对这两种司法监督方式没有衔接好,存在上述差异,致使立法上的矛盾和缺陷亦相伴而生。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当败诉方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法院认为其理由不成立而裁定驳回其申请后,该败诉方仍有机会向仲裁裁决的执行法院提出不予执行的申请,以对抗胜诉方的执行申请。
退一步说,即使执行法院接到败诉方不予执行裁决的申请后,经审查,确认不具备不予执行的法定情形,仍然裁定驳回败诉方的这一申请,维持原仲裁裁决的效力,与先前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驳回败诉方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保持一致,也是有损于胜诉方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的。因为法院审查核实必然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究竟要多长,法无明文规定。这便正中败诉方下怀,为其拖延履行债务提供了一种合法的借口和手段,而反面的后果便是阻滞权利人及时实现其权利。于此同时,还会产生另一个消极后果―――使仲裁效率大打折扣,因为将仲裁与诉讼相比,诉讼程序繁琐、冗长且易受多头干预,而仲裁则具有独立性、公正性、经济性、效率性等优势。可是,重复设置的两种监督方式,却使仲裁走进了漫长的司法审查之路中。如此这般,仲裁的高效率性又从何谈起?仲裁的成本较之诉讼又岂能降低?
为此笔者建议对仲裁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将两种司法监督方式合而为一,删除不予执行裁决的程序,将其有关功能归并到撤销程序中去。与此同时,如果要强调与国际仲裁接轨,并考虑一裁终局原则能在根本上得到维护,那么还应当取消法院对仲裁裁决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各实体方面进行司法审查的规定。
-
国内民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研究
294人看过
-
论我国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
382人看过
-
“非国内化”仲裁理论研究
148人看过
-
征地争议裁决机制研究
467人看过
-
政府采购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与监督机制研究
454人看过
-
论我国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机制及其完善
209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仲裁仲裁委员会如何监督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7仲裁委员会作为一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除具有仲裁一般的诸多优点外,还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案件的监督性。仲裁委员会实行裁决书稿核阅制度,监督并管理仲裁程序,确保裁决公正; 2、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结合仲裁的优势和调解的长处,在仲裁程序开始之前或之后,仲裁庭可以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对受理的争议调解解决,如调解失败,仲裁庭将按照仲裁规则的规定继续进行仲裁,直到作出终局裁决。其核心是在同
-
竞业限制赔偿金可以监督仲裁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5关于竞业限制补偿金的争议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之内,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下争议都属于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其他。
-
在职研究生能转到本地读研究生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31一,可以转到就读学校的集体户口的,但是这个只是暂时的过渡政策,如果你要在当地落户,还是要满足当地的相应政策的。二,以北京为例,外省农业户口迁入北京事城镇户口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参看北京市户籍管理规定)1,高端人才可落户:比如海归,博士后等。2,投资落户(比如兴办企业的,年纳税额需在300万元以上,或者连续三年纳税额在80万元以上。)3,应聘落户:应届毕业生可以应聘有“进京指标”的单位实现留京;也
-
-
如何建立公司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11公司需要建立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1、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 3、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风险提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