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抚养问题,应该从有利于儿童成长的角度出发,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然后做出判断。然而,母乳喂养期间的儿童通常被判由妇女抚养。如果不是母乳喂养,这取决于哪一方更适合儿童成长,并征求儿童自己的意见。不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在子女18岁前每月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一般在月收入的20-30%之间。如果一方抚养期内,一方不适合抚养子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重新起诉,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
夫妻离婚孩子不满两周岁法院怎样判决
一般会判给母亲。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男方如何争取子女抚养权
出于婴儿成长发育的需要,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处于哺乳期的子女,以随同母亲生活为原则。但是,这不是绝对原则,很多时候,出于孩子利益考虑,在某些状况下,哺乳期的孩子跟随父亲生活,反而更有利于其的成长。因此,男方为了争取尚处于哺乳期孩子的抚养权,可以从以下角度搜集证据和材料:
(一)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二)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成长的;
(三)女方收入较低,且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五)双方分居时间较长,分居期间孩子一直随男方一起生活,孩子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生活和成长环境,贸然改变会对孩子成长形成不利影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法院会根据孩子的抚养权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吗
268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法律规定是如何的,抚养权判决依据
89人看过
-
取得抚养权一方不抚养孩子犯法吗,抚养权的判决原则?
332人看过
-
判决孩子抚养权不执行怎么办?判决孩子抚养权的标准
128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问题:法院判决的标准和方法
427人看过
-
离婚夫妻孩子抚养权判决的执行方式是怎样的?
432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离婚时法院一般如何判决孩子抚养权, 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和方式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20法院一般根据哪一方对孩子有利成长的原则来判定孩子由哪一方来抚养。抚养费:(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2)抚育费的办法可根据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适应定期给付。但
-
离婚抚养权和孩子是否有两种判决方式?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20离婚和孩子抚养权是一起判的。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不论孩子判给父或母,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都需要继续履行抚养义务。
-
离婚判决方式和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分配问题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父亲则需按月按照法院的判决或者双方协议的数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对于2周岁以内的孩子,一般随母亲生活。如果母亲有三种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一是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二是有抚养条件而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又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三是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父母双方协
-
抚养权的孩子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有哪些方式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1一、一次性给付; 二、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事由包括: 1、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维持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因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