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之重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6 21:43:23 403 人看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当取消要求寻衅滋事罪每项行为分别达到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的规定,并应当明确规定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处理方法,而且应当适当提高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如对于寻衅滋事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可以再规定一个较重的刑罚档次。所以,笔者建议将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修改为: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情节恶劣或后果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随意殴打他人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的。

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当然,刑法作以上修改以后,还应当及时通过司法解释明确何为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何为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笔者认为,对于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的认定可以掌握以下一些情况:寻衅滋事三次以上不满十次的;寻衅滋事致人轻伤一人以上不满三人的;寻衅滋事造成严重后果的等等。对于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可以掌握以下一些情况:寻衅滋事,造成轻伤三人以上的;寻衅滋事次数达十次以上的;持械寻衅滋事三次以上的;寻衅滋事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等等。

寻衅滋事罪之反思

(一)、新刑法要求寻衅滋事罪的每项行为都要分别达到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才构成犯罪的规定很不合理,不利于打击犯罪。

新刑法不但将流氓罪进行了分解,而且将寻衅滋事罪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进一步分解为以下四项行为:1、随意殴打他人;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而且对每一项行为均规定了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的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规定,虽然最高司法机关没有作出司法解释,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法若干问题的具体意见》中明确规定:认定寻衅滋事罪,应注意把握法定的情节要求。行为人虽具有刑法第293条所列四项行为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行为,但每一项行为均未达到该项规定的情节要求的,仍不能以本罪认定。应该说这一规定是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立法精神的,但从打击犯罪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造成对一些行为的认定困难。

如莫某等人殴打并用刀刺伤吴某英的行为属于随意殴打他人的行为;拦截丰田轿车并谩骂司机的行为属于拦截、辱骂他人的行为;拿起吴某英的甘蔗就吃、踢倒风景区一堵围墙的行为属于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在餐厅无故闹事、推打到路中央阻碍来往车辆的行为属于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的行为,但无论哪一项行为都没有达到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的程度,依照新刑法将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但莫某等人的社会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如按原刑法可以流氓罪判处莫某、吴某有期徒刑七年。相同的社会危害性,依照新刑法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种争议,即在某项行为表现已经达到犯罪的情节要求而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情况下,行为人的另一项或几项未达到情节要求的寻衅滋事行为是否应当受到追究。有人认为,既然新刑法要求每一项行为都必须分别达到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的程度,那么行为人未达到情节要求的行为不应当作为犯罪行为进行追究;也有人认为,在行为人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前提下,其他未达到情节要求的行为也应受到追究,以影响量刑。产生这一争议的根源就在于新刑法对寻衅滋事罪的各项行为表现分别规定了情节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将寻衅滋事罪进一步细化为四项行为表现,并要求每一项行为都必须分别达到情节恶劣或后果严重的规定是很不合理的,显然是一种僵化的规定。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来看,行为人有多项寻衅滋事行为,虽均未分别达到情节要求的情况下,但其社会危害性完全有可能达到刑事追究的程度。对此不予追究,势必会导致放纵犯罪,不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二)、新刑法未规定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如何处理是立法上的一大疏漏。

司法实践中有时会遇到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刑法未作规定,最高司法机关也未作解释。因此司法实践中分歧很大,有的以寻衅滋事罪一罪定罪处罚,认为致人重伤或死亡结果的发生正反映了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把致人重伤或死亡视为行为人寻衅滋事构成犯罪的客观行为情节条件;有的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但理由又各不相同,有认为是转化犯的,也有认为是想象竞合犯的,还有认为是牵连犯的;有的以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认为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人一般存在着行为和主观故意从寻衅滋事伤害或故意杀人的转换,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是两个独立的行为。

针对上述分歧,1979年刑法关于流氓罪的规定中虽没有对此作出规定,但两高《关于当前办理流氓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在流氓犯罪活动中,携带并使用凶器造成重伤、死亡后果的,应与伤害罪、杀人罪并罚。由此可见,刑法修订前的流氓罪并不能包容重伤、死亡结果,如果发生了重伤、死亡结果,应以流氓罪与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新刑法对于从流氓罪中分解出来的各个犯罪能否包容重伤、死亡结果,只在聚众斗殴罪中作了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一规定说明立法者已经考虑到在聚众斗殴中可能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如果出现了重伤或死亡结果,已不能被聚众斗殴罪所包容,而应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这在理论上一般认为属于转化犯的立法例。作为同是从流氓罪分解出来的寻衅滋事罪,对公民的人身权利的侵犯也并不亚于聚众斗殴罪,司法实践中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形也并不少见。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比聚众斗殴罪更低,因此寻衅滋事罪更不能包容重伤、死亡的结果。但立法者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却未作类似的规定,而且对于随意殴打他人的情节恶劣并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从而造成司法实践中对于寻衅滋事出现重伤、死亡结果时如何定性产生严重分歧。而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以寻衅滋事罪一罪处罚不能罚当其罪,是不足取的。

根据上述情况,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的地方司法机关对此作出了解释以指导司法实践,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法若干问题的具体意见》中规定: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如果殴打致人重伤的,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如果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仍应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而刑法理论界大多数学者也都认为,对于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已超出寻衅滋事罪所能包容的范围,应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但其中的理论根据究竟是什么,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对于寻衅滋事罪中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有的认为是转化犯,有的认为是想象竞合犯,还有的认为是牵连犯。

所谓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因而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论处的情形。因此,转化犯具有转化性、递进性、法定性的特征。其中法定性特征是指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构成转化犯。所谓想象竞合犯,又称为想象并合犯或想象的数罪,是指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形。也就是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一个行为,侵害了数个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数次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而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的情形。

想象竞合犯与转化犯、牵连犯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想象竞合犯只能是一个犯罪行为,而转化犯、牵连犯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至于转化犯与牵连犯虽然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但牵连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之间存在着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而转化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之间则存在着递进关系。

因此,行为人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既出于寻衅的故意而随意殴打他人是一个寻衅滋事的犯罪行为,同时又有出于放任的间接故意而伤害他人致人重伤、死亡的故意伤害或杀人行为,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不属于想象竞合犯;寻衅滋事犯罪行为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之间又不存在牵连关系,也不是牵连犯,而是一种递进关系,应该属于转化犯,与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转化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并无本质区别,理应也规定为转化成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

(三)、新刑法把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大幅度降低,导致打击不力,不能罚当其罪。

根据新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犯寻衅滋事罪的,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原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犯流氓罪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3年9月2日公布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条第1项则进一步提高了流氓罪的法定刑,规定流氓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携带凶器进行流氓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或者进行流氓犯罪活动危害特别严重的,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从上述新旧刑法规定的法定刑的比较来看,新刑法不但取消了《决定》中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的规定,而且取消了原刑法中关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另外还将寻衅滋事罪的最高法定刑从原来的七年降到了五年,可以说对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作了大幅度的降低。

如被告人郭某虽然打人次数很多,而且持有铁锹,但均未造成致人轻伤的后果,法院于1982年按照《决定》以流氓罪判处了郭某死刑。而被告人陈某四次随意殴打他人,并三次使用菜刀,且共致七人轻伤,其社会危害性比郭某更严重,犯罪情节更为恶劣,但法院于1999年按照新刑法只能以寻衅滋事罪判处陈某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按照《决定》,陈某携带并使用凶器,造成七人轻伤,情节严重,至少应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档次量刑,甚至有可能被判处死刑,从中可以看出刑法修订前后的刑罚差距之大。

寻衅滋事罪在新刑法中已经归属于轻罪的范畴。立法者之所以大幅度降低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主要是受世界上轻刑化潮流的影响和借鉴国外类似立法的结果。笔者认为,设定刑罚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切忌盲目照搬照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得不反思,刑事立法的国际水准,轻刑化的世界潮流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在轻刑化的一片喝彩声中,轻刑真的能抑制犯罪吗?---刑事立法可以把轻刑化作为一个刑罚发展的方向,但并不需要一步到位,我们应视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刑罚的轻重作出适当定位。刑罚的轻刑化潮流并不等于不能使用重刑。从我国目前来看,要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轻刑化应当循序渐进。而且即使是国外的类似立法,也并不能作为大幅度降低寻衅滋事罪法定刑的依据,因为国外的类似立法与我国刑法的寻衅滋事罪的内涵是不同的。如英国1986年《危害公共秩序法》第3条第1款规定:一个人将被认为犯有滋事罪,如果他对他人使用或者威胁使用非法暴力,以及他的行为具有这样的性质,可以使一个当场看到这一行为的具有一般坚定性的人为他自己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心。如果是起诉审判,可处以3年监禁或数额不限的罚金,或者两者并处;如果是即决审判,可处以6个月的监禁,或法定最高额罚金。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虽然滋事罪属于轻罪,处刑不重,但从构成滋事罪的要求来看,显然比我国刑法中寻衅滋事罪要轻得多,只要行为人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暴力,可以使在场的其他人对人身安全感到担心就可以构成犯罪,而且对于被害人造成的侵害,则有其他刑法予以保护,即行为人可能还构成其他犯罪,并被判处刑罚。我们再来看英国《1988年刑事司法法》第39条的规定:普通威胁与殴打属于即决犯罪,某人犯有其中一种罪行应被判处5等级以下罚金刑或6个月以下监禁刑,或者判处上述两种刑罚。威胁罪与殴打罪的刑罚当然不重,但这里的暴力,包括了任何非法触及他人的行为,无论这种行为如何轻微,而如果行为人对人身造成损害则要构成伤害罪或严重侵害人身罪,而且处刑也很重,因此上述殴打罪显然并不能包容我国刑法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结果,两者的内涵是有明显区别的。又如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213条规定的流氓罪分为三个刑罚档次:普通流氓罪,最高可处2年的剥夺自由;由团伙实施或者有流氓罪前科的等,最高可处5年剥夺自由;使用武器或其他物品作为武器实施的,处4年以上7年以下的剥夺自由。从而对流氓罪可能造成的不同的社会危害程度规定了不同的刑罚档次。同时该刑法典还分别规定了故意严重损害他人健康、中等严重损害他人健康、故意轻度损害他人健康等犯罪,对于出于流氓动机的作为加重情节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

笔者认为,从寻衅滋事罪的社会危害性来看,它不但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公民的安全感,应该说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刑法把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大幅度降低后,目前寻衅滋事的犯罪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可以说是屡打不止。即使在严打期间,仍然有不少人顶风作案,进行寻衅滋事等犯罪活动。司法实践中,寻衅滋事犯罪分子呈现出暴力性、凶残性、流动性、隐蔽性、犯罪形式和侵害对象的多样性等特点。由于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过低,导致了打击不力,在实践中,这些犯罪分子呈现出向有组织、团伙化方向发展、犯罪成员年龄结构向低龄化方向发展、呈现商流合一、以商养流的发展趋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7: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想象竞合犯相关文章
  • 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
    一、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治寻衅滋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的除外。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二、寻衅滋事罪的定罪标准寻衅滋事罪的定罪标准为: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
    2023-04-13
    78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用砖头恐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对于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轻伤结果或者导致他人自杀的,使用凶器追逐、拦截他人的,多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的,追逐、拦截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对起哄闹事行为是否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判断,应以行为时的全部具体状态为根据。公共场所的性质、公共场所活动的重要程度、进入公共场所的人数、起哄闹事的时间、公共活动受影响的范围与程度等,是判断行为是否造成公共秩序严
    2023-03-15
    392人看过
  • 寻衅滋事如何治安处罚,构成寻衅滋事罪情形
    一、寻衅滋事如何治安处罚公民有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时,公安机关依据实际情况对该违法行为人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罚款。如果情节比较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二、构成寻衅滋事罪情形1、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
    2024-01-28
    91人看过
  • 哪些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该如何认定?
    一、什么叫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有人认为:“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肆意挑衅,起哄捣乱,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这一概念将寻衅滋事罪局限在公共场所是不正确的。寻衅滋事都是凭借自己或者自己一方的人多势众、力气强壮、凶狠残暴来“征服”对方,欺辱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强悍和无所顾忌,这类犯罪一般都发生在公共场所,但发生在非公共场所的情况肯定也是存在的。二、哪些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构成寻衅滋事罪主要有几个方面:(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殴打,是指对他人行使有形力,造成他人身体痛苦的行为。换言之,殴打相当于国外刑法中的狭义的暴行。亦即,殴打应是直接对人的身体行使有形力。只要是针对人的身体行使有形力,即使没有接触人的身体的,也属于殴打。(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追逐,一般是指妨
    2023-02-14
    238人看过
  • 多次寻衅滋事被行政处罚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一、多次寻衅滋事被行政处罚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在当前的法制环境下,各地区对于何谓“多次”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共识,这给各级执法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困扰。部分省份主张,“多次”的一般性解读应当涵盖至少三次及以上的情况;甚至将“多次”行为列为寻衅滋事案件中“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对于如何准确地界定“多次”的构成要素,这些省份并没有给出明确而详尽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
    2024-03-31
    225人看过
  • 什么叫寻衅滋事衅滋罪
    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结伙进行斗殴的、追赶、拦截别人的、强拿硬要或随意损毁、侵占公共的私人的财物、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如果破坏社会秩序的,会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一般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小于等于五年的有期徒刑,如果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能会判处大于等于五年小于等于十年的有期徒刑。一、怎么处罚寻衅滋事要依据犯罪的情节而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二、杭州寻衅滋事罪可
    2023-03-06
    213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可不可以私了
    挑衅罪是刑事犯罪,不能私用。但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和解程序,即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得到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但对适用和解程序的犯罪类型范围作了明确限定,仅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内曾故意犯罪的,不适用和解程序。如果双方当事人和解,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应听取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寻衅滋事罪属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寻衅滋事罪不在适用和解程序的案件范围之内,因此寻衅滋事罪不能适用和解程序,更不能私了。寻衅滋事罪的裁量标准1、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1)结伙斗殴的;(2)追逐、拦截他人
    2023-08-06
    324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的裁量标准,寻衅滋事罪情节轻重如何认定
    一、寻衅滋事罪的裁量标准寻衅滋事罪的裁量标准是看行为人是否具有下列情况,如果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则构成寻衅滋事罪:1.结伙斗殴中,起主要作用的;2.多次寻衅滋事,或者因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过;3.追逐、拦截他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4.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行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5.其他寻衅滋事行为过程中有暴力、侮辱行为的。二、寻衅滋事罪情节轻重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情节轻重的认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良后果是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或间接引起的损害。3.行为的时间和地点。如白天在公共场所的滋事活动当然要比晚上在荒郊野外的危害性大。4.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表明了
    2023-06-19
    190人看过
  • 盗窃和寻衅滋事谁的罪重?
    一、盗窃和寻衅滋事谁的罪重寻衅滋事罪严重,一般造成伤亡的还可以数罪并罚;一般情节的,寻衅滋事罪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盗窃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具体的也要看案件来进行合理分析。《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2024-01-25
    422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与非罪之间的关系
    界定寻衅滋事罪与非罪,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区分是怎么样的?根据本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我们认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情节严重应该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1、行为的方式和手段。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对危害结果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认定情节是否严重时,应该考察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手段,是否采用了公开或者组织的方式等。2、行为的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直接危害结果是行为直接对社会造成损害。间接不
    2023-07-29
    326人看过
  • 多严重才算寻衅滋事罪吗
    针对寻衅滋事罪之严重性,主要是通过对其行为性质、情节以及所产生的危害后果进行综合评估而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行为均有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一是未经授权便随意地、无辜地伤害他人,情节较为恶劣者;二是持续追逐、拦截或辱骂、恐吓他人,情节特别恶劣者;三是强行占有或任意地破坏公私财产,情节相当严重者;四是在公众场合故意骚扰惹事生非,导致公共场合秩序严重失控。例如,如果有人多次实施上述任意中任何一项行为,或者使用武器恶意伤害他人或导致他人受到轻伤等情况,则可被视为情节极其恶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
    2024-08-13
    206人看过
  • 对寻衅滋事罪如何分而治之
    一、对寻衅滋事罪如何分而治之针对寻衅滋事罪的处理标准,主要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明确规定。这类犯罪活动往往涉及到对公共秩序的严重干扰、对他人进行故意人身伤害、以及对财产的恶意损毁等等。具体而言,法院将会根据犯罪者所涉案件情节的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选择性地采取相应的惩罚手段,例如处以短期的拘役、长期的有期徒刑,甚至还需要承担对应的经济赔偿责任等。然而,对于情节较轻微、即社会危害性相对较低的行为,可能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适当的从轻处罚或者不予起诉的决定。另外,如果犯罪者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或者有其他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那么这些因素也将被纳入到量刑过程中的考量范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2024-07-13
    300人看过
  •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随意殴打他人的方式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行为与故意伤害行为在犯罪的客观方面极为相似,因而容易将这种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相混淆。要把这两种罪区别开来,主要应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以及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来分析。因随意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往往是无端寻衅,打人取乐,追求刺激,或者争强斗胜,显示威风,因而其侵害的对象通常是不特定的人;而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却是因一定的事由或积怨而殴打他人,因而其侵害的对象一般是特定的人。(一)看案件发生场所。随意殴打他人一般发生在公共场所。在这些地方,行为人为了建立和巩固“势力范围”,需要更多的人对其“服气”、“敬畏”,所以动辄殴打他人。而故意伤害行为人往往对于伤害场所精心选择,有时为追求犯罪更易得手,会挑选人少、偏僻的场所。(二)看被害对象的特定与否。故意伤害的被害对象是特定的,寻衅滋事的被害对象一般是不特定的。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来看,故意伤害行为人与被
    2023-02-17
    479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和抢劫罪之间定性
    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区分:1、两者的客体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而抢劫罪的案件是公私财产权利和公民人身权利。2、两者的主体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年满16周岁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构成抢劫罪的犯罪主体。《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一、被寻衅滋事案能否属于公诉案件寻衅滋事罪属于公诉案件。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刑法》第
    2023-03-07
    21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状态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轻伤,就属于想象竞合犯。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 更多>

    #想象竞合犯
    相关咨询
    • 寻衅滋事构成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情况有哪些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5
      什么情况下会构成寻衅滋事?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寻衅滋事的法律规定和构成是怎样的呢?请看下文
    • 寻衅滋事罪根据什么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构成标准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6
      寻衅滋事罪的构罪标准: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迫或者任意损坏,占用公私财产,情节严重的;以及在公共场所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寻衅滋事司法责任认定寻衅滋事是否是寻衅滋事之类的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9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债权人追回债务时,殴打、侮辱、恐吓他人或者损坏、占用他人财产一般不构成寻衅滋事罪,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
    • 寻衅滋事罪最高判多少年?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3
      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
    • 构成寻衅滋事罪是轻伤还是重伤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30
      1、如果构成寻衅滋事罪,造成对方轻微伤,是会被判刑的。 2、对于寻衅滋事犯罪,不以造成对方伤害为前提,只要有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就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3、至于是否因寻衅滋事造成对方受伤、或将对方伤害到轻伤还是轻微伤程度,应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不会影响对寻衅滋事罪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