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追讨欠款诉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借款、欠款事件频繁发生,在还款日到期后,债务人借钱、欠钱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债权人忙于讨债的同时,本站律师借此提醒几点,望对债权人有所实用:
1、解决此类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只是其中方式之一,在此想重点提示一下对诉讼的正确认识:对债权人来说,如果协商调解无法索要欠款,就会想到起诉,但对于此类纠纷,不要单纯的认为,诉讼就必须要走繁琐的立案、开庭、判决等程序。
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此方式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只要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权人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同时,法律还规定:债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没有清偿债务,或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操作得当就可以以最短的时间收到追讨债务的最佳效果。
2、如果通过分析,申请支付令不可行,则注意起诉前的准备工作:
(1)注意证据的收集
民事诉讼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债权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不能,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在欠款纠纷中,债权人在起诉前一定要收集好能说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如协议,合同,送货单,提货单,电话录音等等。对于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及时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另外,须注意对于收集的证据要及时,一般是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否则,可能对方已超过举证期限而不予质证。
同时,为了确保将来判决的执行、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可在起诉之前或起诉同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2)诉讼时效不应忽视
欠款纠纷,诉讼时效至关重要,如果债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主张自己的权利,则将丧失胜诉权。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此类纠纷的时效一般为2年。具体时效的起算一般以权利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对于已经超过诉讼时效而未主张权利的,建议债权人不要盲目起诉,应当寻找专业人士采取补救措施,如与债务人重新达成还债协议等等。
借款、欠款纠纷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的法律问题诸多,如何才能迅速收回欠款,对于债权人来说,具备一点法律知识是不可少的。
-
如何申请诉讼追讨债务
287人看过
-
债务追讨诉讼时效超过了该如何处理
464人看过
-
债务纠纷追讨欠款怎么起诉
137人看过
-
如何诉讼追讨欠款 诉讼追讨欠款需提供哪些证据
499人看过
-
追讨欠款怎么起诉债务纠纷
431人看过
-
欠条的追诉期一般为多长?债务纠纷诉讼时效
427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如何追讨欠条诉讼时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25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2、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如果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
如何提起讼讼进行追讨债务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22追讨债务打官司的,首先要确保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其次,准备好证据:欠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写诉状,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调查对方的财产状况,查到有价值的财产,可以诉前保全。 然后将诉状和证据递交管辖法院,一般是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法院受理、立案后,预交案件受理费,等待开庭审理。
-
诉讼时效追讨债务怎么写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5借条纠纷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诉讼时效的问题,按照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那么借条的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借条上写了还款日期的,一种是借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写明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是从还款日期到期后的第二天起算,如果债权人在两年之内没有催告债务人,就丧失胜诉权。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确定没有写明还款期起的借条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实际上存
-
如何计算法律效力债务追讨诉讼时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31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债务追偿的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同意分期履行同一债务的,自最终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