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死”真的能有尊严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5:30:12 236 人看过

1、尊严死的提出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在北京市卫生局主管下开展业务,旨在通过推广使用生前预嘱,让更多人知道,在生命尽头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保持尊严是一种权利。北京市卫生局表示,生前预嘱概念在我国并无法律明确支持或禁止,目前尚处民间推广阶段,卫生行政部门将观察其效果和发展,并对协会运行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所谓生前预嘱,就是一个人在精神状态正常、身体相对健康的情况下签署一个文件,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自己需要或不需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以实现有尊严的死亡。

2、解读尊严死

尊严死,英文是deathwithdignity或passiveethanasia,为有尊严的死亡、庄严的死亡之意。是指对于没有恢复希望、处于生命末期的患者,撤除其维持生命的医疗措施,使其自然的、有尊严的死亡。对于一些自我意识丧失而无治愈希望的病人,可由亲属凭他们的生前预嘱向医院、法院等提出停止治疗的要求因而死亡。这样的死使病人摆脱了凄惨状态,亲属也摆脱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人们认为这样的死是高尚而尊严的。

这里面有个疑问,生命末期的概念是什么呢?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因病或因伤导致身体处于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持续植物状态或生命末期,不管是用何种医疗措施,死亡来临时间都不会超过6个月,而所有的生命支持治疗的作用只是在延长几天寿命而存活毫无质量的阶段。

尊严死的积极意义

3、尊严死解脱患者痛苦

生命只有一次,是难能可贵的。在伤病面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能放弃,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医者的基本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和贯彻。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看到,有些患者在生命的尽头受尽了折磨,自己处于昏迷无知的状态,不得不依靠医疗设备和生命系统来支撑,全身上下插满了各种管子,亲属看着都心痛。尽管耗尽了大量医疗资源,医生付出了大量精力与努力,生命最终还会悄悄无情地逝去。而在此期间,生命拥有者毫无生活质量而言,本人浑然不觉,医院为此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家属的钱包也悄然瘪去,精神倍受折磨。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生命拥有者有重新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他或许不想再痛苦地生存下去,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或许会更加解脱。

4、尊严死回归理性

遵从自然,通达知命,健康是生命的本义,质量是生命的意义。只有健康、质量好的生活状态的生命才有意义,如果失去了知觉,或者被病情折磨得苦不堪言而无法痊愈的生命,生存的意义又有几多呢?再者对外力作用延缓生命痛苦的考虑,就病人而言,痛苦是双重的,不仅是医疗外力带来肉体的疼痛,还包括身不由己的喟叹、拖累家人的不忍,甚至是经济、人伦方面的隐忧。在明知无力回天的状况下,绑架亲情,也未必就符合病人的意愿。允许病人尊严死,首先是对病人意愿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理性思考和选择。

5、尊严死不同于安乐死,国外已有先例

安乐死是医生协助下的自杀,目的是为了结束进入临终状态患者的痛苦。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因为法律的不健全及各方面原因,极有可能出现病人被安乐死,直接侵犯了临终状态患者生命与生存的权利。而尊严死通过生前预嘱选择停止救治,则充分体现了选择者的意愿。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作为的他杀,是一种积极的致死行为;后者则是无作为的放弃治疗,是在符合病人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让病人在尽可能的舒适和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尊严的情况下,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离开世界,适用于各种年龄,它能帮助家人了解病人本身无法表达的想法,可以随时改变或终止。较之安乐死,尊严死更能体现患者的意志和尊重生命。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临终关怀机构,美国英国等国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确立了尊严死的法律制度。

尊严死引争议

6、尊严死引争议

有专家认为,尊严死毕竟是消极被动地等死,其建立在患者亲人和医疗措施不作为的基础上。当其时患者生命尚存,痊愈的希望或许还有,但如果此时患者亲人和医疗机构不行施救,任凭患者在无助中慢慢死去,这样的终结可能更痛苦,对患者也是一种人道残忍。

临终的选择,有一个科学性以及时机的判断,既要保证病人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又包括病人评估与医疗评估的一致性,包括三点:一是病人对尊严死选择的最终确认;二是无意义抢救的判断标准;三是医生和病人家属时机的选择,因为临床中医生和家属对尊严死具有相对的主动权。可见,允许尊严死,在充分保障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的情况下,医生与亲属也存在一个权利的把控,即如何在充分尊重病人选择权与防止误伤之间找到平衡是个难点。

尊严死还可能被滥用,患者一旦被尊严,则更不人道。关于不可逆转的昏迷状态、持续植物状态或生命末期,怎么才能判断得准确无误?如果判断不准,岂不是糟蹋了生命?比如,有的患者处于持续植物状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被亲情唤醒了过来,假如此前放弃施救,其还有死而复生的可能吗?

还要看到,尊严死很容易被打上利益的痕迹。有的利益相关方若利用患者生前预嘱,为抽逃责任放弃救治患者,别人奈何不得,只会加速患者死亡。比如,有人为节省财力、节省时间、减少自身麻烦,能救治而不去救治,患者过早地离开人世,尊严又从何谈起呢?

小结:对于尊严死的立法态度很多国家还比较谨慎,我国也如此。尊严死的社会意义还是积极和理性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和未知的变数,目前国人的观念也还较难以接受。是否要将尊严死合法化,还需要慎重观察和考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5: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人格尊严不可侮
    不过,细想一下,《中外少年》关注这个古老的问题,恐怕是依据中学生们的呼吁,是为了保护少年人的正当权益。其实,谁都不难获悉教师体罚学生的消息,对于这个丑陋的顽症的确应当以重力攻克。也许有人会为老师辩解,说教师体罚学生是出于好心,是为了教育好孩子,是出于无奈等等。这些说法并非毫无根据,但作为理由均不能成立。1991年1月1日起在中国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关于学校保护的第15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19条规定:(一)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中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发起国和缔约国,当然应严格履行自己
    2023-06-08
    397人看过
  • 对人格尊严的反思
    法律综合知识
    人到中年,儿时的老朋友聚会,时常回想起童年、少年时代的事情。可是,我的童年、少年时代,的确是苦难难当,说出来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相信。但是,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不是有个伟人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吗?从这星期开始,我就开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华文化的一大缺憾,即严重轻视人格尊严。这个问题,学术界几乎没有人说过。从各种相关书籍看,中国文化一直是讲究礼的,处处关系到各个等级的尊严。不是吗,你看中华历史,一直崇尚九五之尊、一门之尊、长者之尊以及尊者威仪等等,如此,为什么还能说中国文化对于人格尊严严重的轻视呢?得出这个结论,本人绝对没有哗众取宠的意思,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让我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思考得出来这个结论,而且深信这确实是中国文化的大问题。我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刚刚踏入少年时代,就遇到了文革,在我的心目当中,那不是一场政治灾难而是人格灾难。如果说是政治灾难,那可能是指中央上层吧,而在下层,整
    2023-06-08
    340人看过
  • 法律能够维护我们的尊严
    用法律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遭受家庭暴力要敢于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10多年来,妻子时常被丈夫殴打,却一直忍受着。今年3月,丈夫醉酒后再次动手,妻子心生怨恨,用钢管将丈夫打死。昨日,省公安厅通报了永州市公安局今年侦破的多起命案。3月21日下午,在永州零陵区潇水河大西门码头附近的防洪护堤下,一位拾荒者发现一个白色纤维袋,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一具尸体。永州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死者是
    2023-07-11
    472人看过
  • 消费者有维护尊严权吗
    [案情]某自选商场是北京一家大型的自选超市,1994年1月3日李某(学生)去该超市购物,上午十时,当李某欲从珠宝店出来时,服务员张某挡住了他的去路,张说:"我怀疑你拿了本店的手饰,能否让我看看。"当即遭到李某的断然拒绝,张说:"看你贼眉鼠眼的样子,就知道不是好人,做贼心虚吧!张某遂叫保安人员,将李某强拉到保卫室,由超市的女工作人员对李的大衣口袋及裤兜进行检查,没有发现超市的手饰,便放走了李某,李某很气愤,遂于1994年2月,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声称自选超市侵犯其名誉权与人身自由,要求自选超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李某损失。[问题]1.消费者享有的维护尊严权的含义是什么?2.本案中的自选超市是否侵权?[分析]1.消费者享有维护尊严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
    2023-06-07
    128人看过
  • 消费者的法律尊严
    朱女士陪同母亲上街购物,来到某超市,在超市里,母女二人觉得没什么想买的东西,就决定到其他商店去转转。正当母女二人通过超市的出口处时,检测仪的警铃响了起来,超市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堵住了出口。朱女士认为是超市的检测仪出了问题。这时,超市工作人员要求朱女士重新通过检测仪,警铃再次大响。朱女士搞不懂是怎么回事;自己确实没有拿超市里的任何东西,怎么别人通过检测仪安然无恙,自己通过时就会铃声大作呢?这时,超市的工作人员要求对朱女士搜身,朱女坚决反对,但不管她怎样解释,工作人员表示不搜身就不准离开超市。万般无奈之下,朱女士只好将外衣和提包交给工作人员检查。但这远远未能过关,被逼之下,她最后不得不脱去衣裤,近乎裸体接受搜身。不论超市工作人员如何检查,都没在她身上发现任何属于超市的东西。最后,工作人员经过仔细查找,终于发现引起警铃作响的原因,朱女士的鞋底粘上了一块超市物品的价码标签。在朱女士受辱的整个过程
    2023-06-07
    308人看过
  • 犯人人格尊严的探讨
    犯人有人格尊严。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罪犯的违法行为是受到法律制裁,失去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和其他政治权利。但是其人格尊严不应该受到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犯人有精神病怎么处理一、犯人有精神病怎么处理1、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式如下:(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与正常人一样负刑事责任。精神不正常时犯罪的,属于第一种情形;(3)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原发性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
    2023-07-04
    204人看过
  • 怎么建立人格尊严
    一、怎么建立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该受到国家的承认和尊重,包括与公民人身存在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的法律表现是公民的人格权,《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中国宪法第一次写入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内容,这一规定具体通过《民法典》《刑法》等普通法律得以实现。二、人格权的类型人格权是社会个体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不仅私人之间会互相损害它,而且掌握着比私人大得多的强制力量的国家对它造成损害可能会更大,因此,对于人格权的保护不仅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法的任务,也是限制国家权力的宪法的任务,相应的也就会产生民法上的人格权和宪法上的人格权,因其人格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两者应属于性质不同的权利。当他们将人格权看作是自然人(和法人)针对其他私人所享有的权利时,它是一项民事
    2023-05-03
    64人看过
  • 人格尊严怎么建立
    一、人格尊严怎么建立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应该受到国家的承认和尊重,包括与公民人身存在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的法律表现是公民的人格权,《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中国宪法第一次写入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内容,这一规定具体通过《民法典》《刑法》等普通法律得以实现。二、录音取证是否侵犯隐私权不构成侵犯隐私权。根据目前国内的法律,只有利来用他人隐私作出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才可以称为侵犯隐私权,并没有国外的法律规定的那么狠,现在隐私权源隐私权都是国外的电视或者电影看多了。只录音,不对外公布就不算侵犯隐私。但录音证据不能做为直接证据使用,即录音证据不能单独证明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配合使用方才有用,同时注意录音证据的提取必须合法,即录音不能侵犯他人权利。三、侵犯肖像权一定要以营
    2023-06-15
    462人看过
  • 人格尊严权有精神赔偿吗
    人格尊严权,就是公民或法人的人格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格尊严权是一种与权利主体的人格不可分割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或名称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对于企业法人来说,其人格尊严权主要表现为名称权、荣誉权、民誉权等。侵犯人格尊严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主要是民事责任。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023-06-05
    375人看过
  •  侵犯国家领导尊严有罪吗?
    该段内容介绍了侮辱罪的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侮辱罪是指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涉嫌这种行为,并且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就应被立案调查。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侮辱罪是指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涉嫌这种行为,并且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就应被立案调查。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 辱 罪 构 成 要 素 : 暴 力 或 贬 损 他 人 人 格侮辱罪是指以暴力、贬损他人人格的方式,公然羞辱、诋毁他人,情节严重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行为。侮辱罪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点:1. 侮辱行为:以暴力、贬损他人人格的方式,公然羞辱、诋毁他人。2. 羞辱、诋毁的对象:他人。3. 情节严重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情节严重是指侮辱行为给他人造成
    2023-09-01
    83人看过
  • 维护国家主权尊严
    法律综合知识
    维护国家安全内容,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文化、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法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23-07-09
    197人看过
  • 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范围
    一、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范围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人格权是一种支配权,因而具有排他的效力;是一种绝对权,因而任何他人都不得妨碍其行使;是一种专属权,即他人不得代位行使。通常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与人格平等。(一)人身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不受侵犯和自主行为的权利。如公民享有身体自由权,非依法律不得对公民进行逮捕、拘禁、搜查或处罚等;(二)人格尊严是指民事主体作为“人”,人格尊严不受民事主体行为能力、文化程度、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所有民事主体所应获得的最基本的社会地位和最起码的尊重是一样的;(三)人格独立指民事主体的人格由自己支配,其存在不依赖任何外在力量,其意志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与强制;(四)人格平等指民事主体间地位平等,不存在人身依附与从属关系,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人格平等意味着民事主体享有平等
    2023-05-06
    316人看过
  • 人格尊严类投诉渐增
    大都为商场购物纠纷,消委会称顾客有权依法索赔本报讯(记者樊卿通讯员赵新海)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遭到商家对其人格尊严进行侮辱的事件呈上升趋势。据南山区消委会统计,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关于人格尊严受损的投诉共8宗,大都是在商场购物时发生。南山区消委会有关人士认为,人格尊严类投诉增多反映了消费者不断增强的权益意识,而目前的确有部分商家在经营时不考虑顾客的尊严,甚至恶意损害其人格尊严,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有权依法索赔。个案一营业员喝令顾客滚出去任职于一家集团公司行政职位的洪小姐代表公司到家具店选购办公设施,在谈好一张2200元的大班台后,洪小姐又看上了一套皮沙发,双方初步谈好价格为7880元,但洪小姐担心皮质没有保障,遂提出只要大班台。商场的营业员为此与洪小姐争吵起来,最后以尖刻的言语喝令她滚出去。委屈的洪小姐在南山区投诉时要求对方到她的公司当众赔礼道歉。个案二大庭广众之下被指偷东西10月13日,郑小
    2023-06-08
    160人看过
  •  冒犯公民尊严的罪行有哪些?
    侮辱罪是指用言语或行为上的羞辱、诋毁他人,使其感到受到侮辱和尊严受到侵犯的行为。具体表现包括用言语进行侮辱,如使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在众人面前出丑,难以忍受。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侮辱罪是指对他人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羞辱、诋毁,使对方感到受到侮辱和尊严受到侵犯的行为。具体表现包括:用言语进行侮辱,如使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在众人面前出丑,难以忍受。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侮 辱 罪 具 体 表 现 方 式侮辱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具体表现方式包括言语侮辱、行为侮辱、文字侮辱等。言语侮辱表现为用语言攻击他人,如
    2023-09-13
    311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人格尊严与人格尊严的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2
      1、人格尊严是内在的,是一个自然人,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权利。而人格尊严权是法定的公民人格被尊重的权利,表现是外在的。 2、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人格尊严权是保护人格尊严的前提。 3、但是由于格尊严本为抽象。民法学理上,有认为人格尊严是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主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也有认为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内
    • 犯人有人格尊严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7
      犯人有人格尊严。 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罪犯的违法行为是受到法律制裁,失去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和其他政治权利。但是其人格尊严不应该受到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托儿所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尊严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托儿所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01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尊享贷延迟还款严重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11
      网贷逾期一般会上征信,有些借贷机构在用户逾期后一天后就会上报给征信机构,而有些借贷机构则是会在几天后上报给征信机构,因为有些借贷机构可以给用户申请延期。商业银行规定,需通过系统,每个月向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报送一次信息,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两个月报送一次。所以,网贷逾期一个月左右会上征信。 随着国家加大对于金融机构监管的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如果网贷逾期的话,相关网贷平台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