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1 03:50:12 289 人看过

一、共同犯罪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

共同犯罪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如下:

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繁盛,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经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这是时间的条件。

2.全体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

3.必须具备有效性。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有效的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

二、共同犯罪的四种分类

共同犯罪的四种分类是:

1.任意共同犯罪,以及必要共同犯罪;

2.事前的共同犯罪,以及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3.复杂共同犯罪,以及简单共同犯罪;

4.特殊共同犯罪,以及一般共同犯罪。通常情况下,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犯罪集团,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三、共同犯罪与共犯的区别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5: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从共犯处罚的根据看共同犯罪中止的条件
    犯罪的本质在于其侵害法益的社会危害性,正犯直接侵害了法益是其处罚根据,教唆犯和帮助犯等共犯并没有直接侵害法益为何也应接受处罚,这是共犯处罚根据论的问题。德国、日本刑法理论上主要存在责任共犯论、违法共犯论和因果共犯论(包括纯粹惹起说、修正惹起说和混合惹起说)。责任共犯论和违法共犯论从使正犯堕落、陷入罪责与刑罚,或者使正犯陷入实施违法行为的状态,即从制造了犯罪人或者违法者这一点上找共犯处罚的理由。而因果共犯论从共犯行为和法益侵害的联系中寻找共犯处罚依据,认为共犯通过正犯行为间接地使违法结果产生,使法益受到侵害或者威胁,共犯行为和法益损害之间具有因果性,所以应受处罚。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责任共犯论的立场。但从我国刑法第2条的规定来看,我国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保护人民是刑法最基本的价值目标,作为刑法基本价值目标的保护人民,是指保护人民的利益。而因果共犯论强调的是法益保护主义的刑法基本立场,恰好契合我
    2023-04-22
    396人看过
  • 犯罪预备犯罪中止成立
    假如犯罪嫌疑人只有一人时,在犯罪预备阶段主动放弃了犯罪计划的,且未造成损失的,是可以成立犯罪中止的。二、聚众斗殴犯罪终止量刑的标准是什么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严宣布:对中止犯就应大幅度从宽处理。尤
    2023-03-25
    104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犯罪中止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1、犯罪中止必须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的预备过程和犯罪的实行过程),这是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条件。2、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条件。这里的自动中止必须是彻底的。3、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条件。犯罪既遂是对犯罪中止的绝对排斥。二、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有哪些犯罪中止怎么处罚,可以减轻处罚吗《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2023-06-17
    442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及处罚原则
    (1)中止的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2)中止的自动性。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在主观上的区分标志。(3)中止的客观性。中止不只是一种内心状态的转变,还要求客观上有中止行为。(4)中止的有效性。不管是哪一种中止,都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一、故意犯罪的形态包括几种故意犯罪形态分为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1、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特征:(1)主观上为了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
    2023-03-10
    359人看过
  • 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吗,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吗
    一、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吗可以成立。共同犯罪预备是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预备行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
    2023-04-18
    474人看过
  • 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以及共同过失犯罪成立的条件
    一、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对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是,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而是按照行为人各自构成的罪名来处罚。例如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包括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二、共同过失犯罪成立的条件共同过失犯罪成立的条件:1.共同过失犯罪的主体要件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行为人即可是自然人也可是法人。2.共同过失的前提是各行为人须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3.二个以上的行为人都有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共同行为,且该共同过失行为导致了法定危害结果的发生4.二个以上的行为人在违反共同注意义务上具有过失心理以上四个构成要素是成立共同过失犯罪的必备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共同过失犯罪。三、共同过失犯罪的具体量刑具体量刑时,主要应考虑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过失程度极其危害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原因力的大小。其一,过失程度。共同过失犯罪人
    2023-06-27
    384人看过
  • 共同犯罪什么条件下成立
    一、共同犯罪什么条件下成立(一)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二)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三)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
    2023-04-17
    338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中止犯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一、聚众斗殴犯罪中止后继续怎么认定关于聚众斗殴罪犯罪中止的认定,难点主要存在于在整个聚众斗殴罪既遂的情况下,其中的某些个人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的情况。根据共同犯罪的一般理论,在共同实行犯的情况下,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互相联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各共同犯罪人不仅要对本人的行为负责,而且要对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负责。对于聚众斗殴罪,在整个聚众犯罪既遂的情况下,某些个人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罪属于聚众犯罪,应区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在案件中的作用加以具体分析。对于首要分
    2023-03-10
    249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怎样?要判刑吗?
    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犯罪分子幡然醒悟不再犯罪的情形,不是只在电影电视里才会出现,现实生活中,犯罪分子良心发现的现象也是有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构成刑法上的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也是犯罪的一种形态,也是需要判刑的,但满足条件时,可以免除刑罚。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分子构成犯罪中止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时间条件: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犯罪既遂(犯罪得逞)以后,返还原物、赔偿损失,只能算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不能成立犯罪中止。2、主动性条件:犯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通俗地说,就是犯罪分子认为可以达到犯罪目的,但在犯罪过程中主动中止犯罪的。如甲为了杀乙,而向乙的食物中投放毒药,甲见乙神态痛苦后反悔,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构成犯罪中止。即使甲投放的毒药实际没有达
    2023-05-01
    435人看过
  • 在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一、在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繁盛,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经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这是时间的条件。2、全体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并能产生犯罪结果的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3、必须具备有效性。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有效的防止和阻碍犯罪结果的发生。这个有效性必须具备两个因素:(1)主观上,中止犯罪的共同犯罪人自动切断与其它共同犯罪人的共
    2023-04-15
    73人看过
  • 中止共同犯罪的影响
    共同犯罪的中止指的是其中一人主动有效地停止犯所有共同犯罪人共同中止其共同犯罪。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包括一人中止和全体中止,即所有共同犯罪人共同中止其共同犯罪,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一人中止指的是不仅要求其本人退出共同犯罪,而且还要求他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对于共同犯罪的中止,应该根据上述两种不同情形进行认定,确定罪与非罪的认定。怎么理解共同犯罪中止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从此可以看出,我国设立犯罪中止制度的目的是:鼓励行为人悬崖勒马,放弃正在实施的行为或积极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即立法为了更好地完成规范、保护、教育的功能,必然对中止犯大加褒奖,为其建起一座“黄金的回归大桥”,使其迷途知返,从而大大降低
    2023-07-01
    157人看过
  • 简单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如前所述,简单共同犯罪,又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即共同犯罪人共同故意实行某种犯罪客观要件的行为。由于共同犯罪人各人的实行行为,互相配合,成为一个共同犯罪行为的整体,对他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应从整体上加以考察,所以在他们的共同实行行为共同未能得逞时,共同犯罪人都构成犯罪未遂,自不发生问题。例如,甲、乙二人开枪射杀丙,两人都未命中,致丙趁机逃走,甲、乙均构成杀人未遂。如果共同犯罪人中一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发生,其余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起什么作用,就上例而言,如果只是甲开枪将丙杀死,乙未命中,根据共同实行犯“部分行为全体责任”的原则,不仅甲依犯罪既遂论处,乙同样依犯罪既遂论处。共同实行犯的犯罪中止,情况较为复杂。共同实行犯中一人在共同实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并且劝说其他共同实行犯放弃犯罪,以致共同停止实行犯罪,共同犯罪人均构成犯罪中止;如果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者,劝说
    2023-08-04
    339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什么条件是从犯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对主犯而言,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一、重婚是共同犯罪吗?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的行为。如果两个人都符合这个情况,那就可能分别判处重婚罪,此时,一般没有“共同犯罪”一说。《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百五十八条【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逃税罪的共同犯罪怎么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
    2023-03-09
    22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吗,犯罪中止具有什么特征
    一、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吗犯罪中止可能存在共同犯罪。例如,两个以上犯罪分子共同故意犯罪,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如果构成犯罪的,就属于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犯罪中止具有什么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1)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2)中止行为既可以作
    2023-04-18
    2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共同犯罪了,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成立的条件是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6
      在共同犯罪中,要成立中止,必须自己的中止行为能够有效阻止其他共同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否则成立既遂或者未遂。
    • 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要件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05
      建立共同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施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结束的犯罪结果还没有发生之前。但一旦犯罪结果繁荣起来,无论其结果是由所有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经立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那是时间条件。二、所有共同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进行的、可以产生犯罪结果的行为,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是啥,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有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31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
    •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有什么,构成犯罪中止的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2
      犯罪中止的成立要具备三个条件: 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这是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条件。 2、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条件。这里的自动中止必须是彻底的。 3、犯罪中止是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条件。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就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
    • 非法经营罪的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是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27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