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财产性补偿处理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2 08:11:47 272 人看过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或其他形式确定补偿金,一方起诉要求支付该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方履行后反悔,主张返还已支付补偿金的,人民法院亦不予支持。但合法配偶起诉主张返还的除外。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法吗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法。

《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会构成重婚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因此,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2日 06: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同居关系相关文章
  • 征地补偿的合法性问题探讨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2、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国家征地补偿标准有年限吗?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规模迅速扩大,在城市建设时,必然会用到更多的土地,虽然我国土地都是国有的,但很多土地的使用权是个人的,很多人依靠土地居住、生活,为了城市建设,政府通常会向个人征地,给予一定的补偿,以免居民失去土地使用权导致生活水平下降。那么征地补偿标准有年限吗?征地补偿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征地
    2023-07-03
    316人看过
  • 配偶共同财产的继承:法律与实践探讨
    夫妻一方死亡的,夫妻共有的财产先进行分割,属于为去世一方的财产不进行继承,属于去世一方的财产进行继承,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遗嘱进行继承,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何继承监护人死后遗产被监护人死亡或其财产一般情况下直接有父母或监护人进行继承,一般只有未成年人或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制的精神病人才需要被他人监护,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
    2023-07-16
    416人看过
  • 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要件有什么呢
    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要件有:1、有配偶者;2、不以夫妻名义;3、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一、都有哪些情况下离婚是可以索取赔偿的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所谓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遗弃,是指家庭成员负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抚养、扶养的另一方不履行义务的违法行为。比如,一方重病,他方置之不理,无正当理由外出不归,等等。有其他重大过错,是兜底刑条款,意味着,对于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不再限于法律规定的四
    2023-06-29
    391人看过
  • 什么情形下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一、什么情形下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下列情形下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1.同居的一方有配偶,存在合法的婚姻关系;2.两人不以夫妻名义;3.两人是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在夫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存有不正当关系的情况下,无过错方可以请求向有过错方请求离婚损害赔偿。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需要什么证据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证据的收集:1.夫妻双方谈话时,过错方承认同居事实的录音,或者悔过书、保证书以及其他能证明事实的书面文件;2.共同租房的有双方签字的租赁合同,且有其他证据辅证证明发生了性关系;3.能证明同居事实的其他证言、录音、录像等。三、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和重婚罪一样吗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和重婚罪不一样,重婚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违反《刑法》和《民法典》的两种不同的行为,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重婚是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犯重婚罪的,按《刑法》
    2023-09-11
    278人看过
  • 对企业破产财产分配问题的探讨
    破产财产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破产财产,即破产企业的全部资产;狭义上的破产财产,是指破产企业全部资产减去依法不作为破产财产分配的财产后的余额。一、破产财产分配前的准备工作(一)清理核实破产企业的全部财产,评估其可变现价值。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后,应由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指定各方面人员组成清算组,接收破产企业的全部资产和债权债务,对全部资产进行清理核实,对资产的可变现价值进行审计和评估。(二)清理确认破产企业的全部债务。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应依照法定程序书面通知已知债权人或公告通知未知债权人申报债权,组织清算组的会计人员会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对债权人申报的债权进行清理核对,并以登记形式确认所欠债务。清理债务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对外部债权人的一般债权,逾期未申报的即视为放弃,在审计、评估程序中予以核销,但对破产企业职工持有的债权,如结欠工资、医疗费等,以及结欠外部人员的集
    2023-06-09
    466人看过
  • 重婚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同一个概念吗
    1、构成重婚的,触犯刑律,可以判刑坐牢。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属于违反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2、重婚要求是持续的、公开的、以夫妻名义同居。有配偶与他人同居,通常都是相对秘密,别人不知道或者很少人知道,不以夫妻名义。3、重婚以结婚、组成家庭为目的。有配偶与他人同居是以满足心理和生理需求而共同生活。一、一方出轨怎么办离婚财产怎么分一般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果其出轨行为构成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法定过错行为的,那么在分割财产时应对无过错方会有所照顾。一方出轨,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时候,出轨方不必然就少分,甚至不分,这要看出轨的程度,是不是达到了民法典所规定的,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程度。一般来说,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不以夫妻名义,但持续,稳定的共同生活,同居具有一定的持续期间。因此,有配偶者偶尔出轨不宜认定为有配
    2023-03-25
    432人看过
  •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方面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婚姻家庭的倡导性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
    2023-06-13
    471人看过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属于道德沦丧吗
    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属于道德沦丧吗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际上是一种不合乎伦理道德且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行为。它将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不幸的婚姻关系解体,甚至在严峻下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这是因为“有配偶者”特指那些已建立正式婚姻关系之人,而“与他人同居”则是指这些已经缔结法定婚姻关系的人,在保持较长时间的公开或半公开状态下,与异性以非夫妻名义进行生活,或者在短暂但不稳定的情况下共同居住。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合法婚姻关系中无过失一方的权益。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忠诚度对于维护婚姻关系的健康和和谐至关重要,然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恰恰是对这种忠诚度的背离,对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和和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
    2024-04-17
    203人看过
  •  车分配问题:探讨丈夫离世后财产的处置
    这段内容讲述了老公去世后车辆的继承办理规定。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如果有遗嘱就按照遗嘱规定办理,或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规定。如果车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其中一个继承人将获得所有权,并且应补偿该车一半价值给被继承人的配偶。按照规定,老公去世后车辆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一旦开始继承程序,就应按照法定继承方式进行办理。如果有遗嘱,就应按照遗嘱中的规定办理,或者按照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规定办理。如果这辆车是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那么其中一个继承人将获得所有权,并且应补偿该车一半价值给被继承人的配偶。 老 公 去 世 后 车 怎 么 分 配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遗产以及无因管理费等,除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者妻一方的财产外,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遗产以及无因管理费等,除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者妻一方的财产外,均归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在老公去世后,
    2023-08-31
    157人看过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婚外情如何收集证据:
    (1)、夫妻双方谈话时,过错方承认同居事实的录音,或者悔过书、保证书以及其他能证明事实的书面文件;(2)、有非婚生子;(3)、因第三方怀孕而在医院留存的签字;(4)、非婚生子入院治疗、上学等家长栏的签字;(5)、共同租房的有双方签字的租赁合同,且有其他证据辅证证明发生了性关系;(6)、能证明同居事实的其他证言、录音、录像等。一、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因感情不和分居①分居后另行租房的租房协议;②当地居委会的证明;③所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处的证明;④知道了解分居事实的房东或邻居亲自作证或由其出具的证言;⑤双方的书信来往、录音等证据,需要注意的是录音谈话要涉及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实,只要对方也承认因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要和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⑥分居期间如有其他同居人,取得同居人的证明;⑦分居期间一方在外地生活而办理的暂住证等。二、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及证据有哪些?(一)证明重婚或有配
    2023-03-05
    493人看过
  • 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法律认定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偶尔地与他人同居,不属于法律上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如果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则构成重婚,属于《刑法》制裁的对象。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方的离婚请求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并且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过错方给予相应的离婚损害赔偿。这种同居行为,严重侵害了合法婚姻关系无过错方的权益,破坏了夫妻间相互对性生活的忠实,是婚姻关系不健康、不和谐至关重要的因素。一、离婚一方出轨对方能要求赔偿吗这种出轨行为不是民法典规定的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所以不能要求离婚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情形为: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但是,这种“小三儿”等出轨行为对婚姻关系的和睦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是对夫妻忠诚义务的彻底违背,受害一方虽不能获得损害赔偿,但通过
    2023-03-07
    358人看过
  • 配偶与别人有同居的处理是哪些?
    一、配偶与别人有同居的处理是哪些?对于有配偶的与他人同居是禁止行为,法律规定,因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婚姻损害赔偿,是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质惩罚,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的,法院可作为判决离婚的依据,应当准予离婚。《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
    2024-01-08
    149人看过
  • 拆迁补偿与安置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被拆迁人与拆迁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后,未按期搬迁,拆迁人起诉要求被拆迁人拆迁的,受案后,拆迁人还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因为政府的房屋主管部门向拆迁人核发的房屋拆迁许可证是一项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先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期限内签订了合同,必须按期拆迁。拆迁安置补偿纠纷哪类案件对该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二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法院以房屋拆迁合同纠纷(民事案件)立案是正确的。理由是,原告的起诉符合《民诉法》第108条规定之条件,有明确的被告,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属法院民事案件立案的范围。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应以行政案件立案为宜。理由如下:房屋拆迁合同是指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房屋拆迁条例规定的补偿、安置等问题签订的书面协议。房屋拆迁是指因国家建设、城市改造、整顿市容和环境保护等需要,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现存建设用地上的房屋进行拆
    2023-07-04
    130人看过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何认定,什么是重婚
    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要件有三个:1、有配偶者;2、不以夫妻名义;3、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符合这三个要件,构成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重婚是指一方有配偶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以及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一、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呢重婚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3、客观条件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4、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明知”是本罪的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如果行为人是蒙受欺骗,不知道对方已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则不构成本罪。本条所规定的“结婚”,既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又包括虽未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只要是有配偶而又结
    2023-06-21
    238人看过
换一批
#同居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同居关系的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同居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同居双方为异性,即我们这里所说的同居关系只产生在男女之间;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这是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本质区别,如果双方办理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双方便属... 更多>

    #同居关系
    相关咨询
    • 夫妻一方重婚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问题?
      新疆在线咨询 2021-04-25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行为。这种有配偶的男女,在自己与配偶尚未解除婚姻关系或配偶尚未死亡的情况下,再同他人结婚的情况。这里既包括了与他人登记结婚,也包括虽未登记单却与他人以夫妻相待。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证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收集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8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证据收集应该先理解同居的概念,所谓“同居”即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共同居住,嫖娼、一夜情、通奸都不符合同居的范畴,所以证明过错方与人同居的证据不可以是偶尔一次的交往或其他亲密性行为,因此并非所有的婚外情导致的离婚,过错方即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非过错方在掌握证据的时候也要先清楚这一点。在生活中人们对同居的概念往往有多种理解,而最常见的理解是男女在一起居住,或者指男女一同睡觉,或者发生性关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概念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4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概念比“外遇”的概念要小,法律上专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而“外遇”法律上未作出定义,包括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和有配偶者偶然与婚外异性发生婚外性行为的关系。姘居和事实婚姻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二者存在着原则区别: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都无配偶,姘居是男女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而又与第三者同居的;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均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彼此以夫
    •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侵害配偶权。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1-31
      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在一起起居、餐饮,进行性行为,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因为仅仅有一二次在一起短暂的起居、性生活,仅仅是通奸的行为,不能叫做同居。同时,配偶应当因此而引起离婚,或者主要因此而引起离婚。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其行为人是否构成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2
      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这为法律上的重婚;二是虽未经结婚登记,但又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这为事实上的重婚.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是事实上的重婚为重婚的主要表现形式.同居不等于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居住.俗称为姘居. 如果构成重婚,可以向法院提起自诉,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婚外与他人同居,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应当收集对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