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在法律上的典型表现形式。买卖合同中的欺诈种类繁多,欺诈手段也变化多端,花样不断翻新。常见欺诈手段主要以下几种:一、伪劣产品替代履行法。在签订买卖合同时,欺诈方出示真实的质量较高的样品,而在履行时却代以质量低劣的伪次品。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欺诈法。当事人一方在自身无履约能力或虽有一定履约能力的情况下,自订立合同起,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而是想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履行合同。在骗取对方履行合同之后,非法占有对方履行的款项或产品,而自己却不再履行合同,使对方造成重大损失。三、假单位欺骗法。所谓假单位,又称皮包公司,是指根本不存在或未经合法注册的单位。这样单位没有注册资金、没有固定场所,没有经营管理设施,甚至连从业人员都是虚假的。四、虚假价格欺诈法。供方使需方在陷入错误认识的情况下与之订立合同,从中获取不法利益。这种欺诈手法一般是通过所谓的大甩卖、大清仓等实现的。五、长线大鱼欺诈法。所谓长线大鱼,即放长线钓大鱼。这种欺诈手段的特征:一是欺诈方在实施欺诈行为之前已先与被欺诈方签订履行了几份小额合同,付小额定金,并履约积极、顺利,制造本身履约能力强、重合同守信誉的假象,骗取对方信任。然后谎称因生产生活需要,签订大额买卖合同,骗取大量货物或钱款。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不是有效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者故意通过欺诈、威胁等手段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属于法律禁止的欺诈手段,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的平等自愿原则,劳动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以来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无效的劳动没有解除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常见欺诈手段主要以下几种:一、伪劣产品替代履行法。在签订买卖合同时,欺诈方出示真实的质量较高的样品,而在履行时却代以质量低劣的伪次品。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欺诈法。当事人一方在自身无履约能力或虽有一定履约能力的情况下,自订立合同起,就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而是想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履行合同。在骗取对方履行合同之后,非法占有对方履行的款项或产品,而自己却不再履行合同,使对方造成重大损失。三、假单位欺骗法。所谓假单位,又称皮包公司,是指根本不存在或未经合法注册的单位。这样单位没有注册资金、没有固定场所,没有经营管理设施,甚至连从业人员都是虚假的。四、虚假价格欺诈法。供方使需方在陷入错误认识的情况下与之订立合同,从中获取不法利益。这种欺诈手法一般是通过所谓的大甩卖、大清仓等实现的。五、长线大鱼欺诈法。所谓长线大鱼,即放长线钓大鱼。这种欺诈手段的特征:一是欺诈方在实施欺诈行为之前已先与被欺诈方签订履行了几份小额合同,付小额定金,并履约积极、顺利,制造本身履约能力强、重合同守信誉的假象,骗取对方信任。然后谎称因生产生活需要,签订大额买卖合同,骗取大量货物或钱款。
-
欺诈防范:探讨买卖合同中的反欺诈策略
115人看过
-
买卖合同欺诈手段:哪些手段具有欺骗性?
470人看过
-
欺诈行为概述:合同履行中的欺诈手段
347人看过
-
欺诈手段在买卖合同中的类型
298人看过
-
买卖合同中的欺诈与反欺诈,买卖合同存在欺诈法律后果
404人看过
-
合同欺诈应对策略
357人看过
不完全履行是指债务人虽然履行债务,但其履行不完全符合债务的本旨甚至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又称为不完全给付。债务人不完全履行所违反的债的关系上的义务,可以是主给付义务,也可以是从给付义务,还可以是附随义务,但违反附随义务的,债权人不得单独诉... 更多>
-
买卖合同出现欺诈可以撤销合同吗?买卖合同中的欺诈行为主要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26买卖合同出现欺诈可以撤销合同,买卖合同中的欺诈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这种欺诈行为一般是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标的物的质量条款,而履行时却以次品或残品代替;还有些欺诈方是出示合同标的的质量标识,使对方相信产品质量合格,而与之订立合同,事后受欺诈方才发现所谓的质量标识是伪造的。另外一些行骗者利用对方信任名牌或名优企业,而谎称自己的产品是名牌产品,使对方与之签订合同,推销自己的
-
有哪些合同欺诈的手段?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03(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是否有效?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合同
-
合同欺诈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01合同民事欺诈的主要表现是围绕合同的主要内容条款玩耍。玩耍手段:虚假陈述或说明,制造虚假幻想,隐瞒真相,目的是欺骗对方的信赖,诱使对方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获得非法利益。因此,在案件中,其危害结果小于合同刑事欺诈,一般来说,其危害程度广于合同刑事欺诈。一般来说,合同民事欺诈的手段包括以下几种:1、虚假的质量欺诈,在合同标示质量条款上作出引人误解的不真实表示。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具体来说,假冒他人和虚
-
以欺诈手段可以撤销合同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5以欺诈手段达成的合同可以申请撤销。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