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解决的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权利。诉讼标的是诉的两个构成要素之一,在任何一个诉中,都必不可少。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提出的要求保护的实体权利,被告反诉时提出的实体权利要求,第三人通过人民法院向本诉的原告和被告同时提出的实体权利要求,都有其诉讼标的。诉讼标的与标的物不同。前者是指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者,是指当事人争议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
例如: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要求被告偿还1000元借款的诉讼。在这一诉讼中,原、被告之间发生纠纷的1000元借款的借贷关系与返还行为,是本案的诉讼标的;这1000元人民币,则是这一权利义务关系所指的对象,是标的物。不能将标的物与诉讼标的相混淆。诉讼标的是每诉必备的要素,而标的物则不是。在因为身份关系而发生争议的诉讼中,则只有诉讼标的,而没有标的物。
一、与其他诉讼因素的区别
(1)诉讼请求,是用来准确又简洁地表示请求审判的原告的主张;原因事实,又称为诉讼理由,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所依据的案件事实。
(2)诉讼标的,又称为诉的标的或诉的客体,是当事人双方争议和法院审判的对象。诉讼标的由诉讼请求和原因事实加以确定,其中任一要素为多数时,则诉讼标的为多数。诉讼标的:是诉构成的要素之一,是指当事人之间因发生争议,而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关系。每一个诉讼案件至少有一个诉讼标的,但有的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诉讼标的
(3)诉讼标的物,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标的物指买卖合同中所指的物体或商品。举例说明,在房屋租赁中,诉讼标的是房屋租赁关系,而诉讼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物并不是永远共存的,一个合同必须有标的,而不一定有标的物。
-
法院诉讼标的是诉讼的对象吗
394人看过
-
诉讼标的和诉讼对象是一致的吗
168人看过
-
虐待监管对象罪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330人看过
-
诉讼保全的对象是什么,诉讼保全的方式是什么
89人看过
-
专利诉讼的起诉地怎么确定,专利诉讼的对象是什么
207人看过
-
离婚案件的诉讼对象是什么
130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法院超过诉讼时效的起诉对象是怎么规定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8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定义是什么,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特点都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8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定义:证明对象又称证明客体,是指证明主体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加以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争议的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要件事实。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在民事诉讼中原告提出诉讼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答辨、反驳和提出反诉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第三人提出诉讼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以及人民法院认为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其他事实,都
-
行贿的对象规定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2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
-
诉讼保全的范围是什么?保全的对象有哪些?保全的对象是什么意思?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5《民事诉讼法》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据此规定,财产保全的范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限于请求的范围;二是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所谓限于请求的范围,是指被保全的财物的价格与财产保全申请人的诉讼请求或者利害关系人的权利请求的价格大致相等。保全的对象限于财物,包括金钱、物品及有价证券。所谓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是指被保全的财物应当是本案的诉讼标的物或者虽然不是双方当事人争议的财物,但与本
-
民事诉讼反诉对象是谁,反诉的特征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28反诉对象: 反诉的对象是仲裁本诉的申诉人或诉讼本诉的原告。 特征: 一、当事人特定性及双重性; 二、请求具有独立性; 三、目的具有对抗性; 四、反诉的时间具有限定性; 五、反诉和本诉之间要有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