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合同的解释:
1、从内涵上看,经济合同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合同;
2、从外延上看,主要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包、货物运输、供电、仓储、财产租赁、贷款、财产保险等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是一种合同,是民事主体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依法签订的所有经济合同都将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合同各方必须严格遵守;
3、经济合同按性质分为购销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加工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租赁合同、贷款合同、保险合同、供电合同、企业承包经营合同、补偿贸易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等。
经济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合同成立成立要件有三个:
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的情形。
3、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解释合同的含义和定义
434人看过
-
经济名词:请解释赔偿金和补偿金的含义。
500人看过
-
保释的含义和解析
228人看过
-
经济合同公证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300人看过
-
合同期限的含义及解释
328人看过
-
请简要解释收购和合并的含义。
319人看过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更多>
-
经济犯罪司法解释中经济罪的含义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20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
对于无偿借款合同有何含义和解释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29借款人(甲方):出借人(乙方):甲方因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向乙方借款,经双方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合同,并共同遵守执行。 一、借款金额:元(大写:人民币佰拾万元整)。 二、借款期限:从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止,借款期限为。借款到期后如双方无异议,则本借款合同可顺延,顺延期限另行约定。 三、借款利息为零利息形式。 四、借款用途:本借款限于流动资金借款,用于公司经营活动,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挪作他用。 五
-
解释经济合同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9经济合同,从内涵上看,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 从外延上看,它主要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财产保险以及其他经济合同。 经济合同是合同的一种,是民事主体之间为实现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凡是依法签订的各种经济合同,都会受到国
-
经济担保责任的含义和范围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担保活动中的纠纷趋多,主要是人们对于经济担保中的两种保证方式不清楚,在碰到需要自己做保证人时,往往只是在担保协议上签字、盖章,没有明确指明自己愿意承担一般保证责任还是连带保证责任。从而在发生担保纠纷时,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
合同经济纠纷如何解释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281.行为人有无实际履约能力。一般情况下,有履约诚意的,都是有履约能力的,否则就不会签订合同。而者则往往是根本没有履约能力的。2.行为人签订合同有无使用欺骗手段。合法企业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没有适用欺骗手段,且有履约能力,一般是可以证明其有履约诚意的。但是,对于根本无意履约的合同诈骗行为而言,是不可能没有欺骗的。这种欺骗可以在签订合同之时,以虚构的单位或者以伪造票据、虚假产权等手段签订根本不可能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