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撞伤不如撞死的观念
根据我国现行的车祸赔偿制度,撞死人所导致的赔偿金额或高达数百万元,或低至几万元,而车祸致残的赔偿金额却难以预判。正是为了避免落入车祸撞伤赔偿的无底洞,撞伤不如撞死被不少人所认同,甚至成了无良司机的潜规则。撞伤不如撞死这一民间说法是对法律的一种误解。法律是一个整体,除民事方面的经济赔偿外,还有刑事责任。如果故意把人撞死则涉嫌故意杀人罪。事实上,交通事故撞伤不如撞死的观念已经被不少司机所熟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驾驶行业的潜规则。正所谓撞死人赔一次,撞伤人赔一辈子,利益的驱动让鲜活生命凋零在这个背离法理和人性的冷血逻辑之中。连续发生的肇事车辆反复碾轧伤者事件正不断挑战公众的心理底线和道德底线。究竟是人性恶还是制度坏?
有法律界人士将撞伤不如撞死现象称之为制度杀人,认为其中存在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赔偿标准较低、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设计存在不足、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执法不严三大漏洞。撞伤不如撞死的观点是慢慢形成的,撞死人只有一笔费用,无非几十万元到顶,而撞伤人后,有的时候好几百万元都完不了。正是为了避免落入车祸撞伤赔偿的无底洞,撞伤不如撞死被不少人所认同,甚至成了无良司机的潜规则。2010年9月7日11时许,江苏省新沂市良辰花苑小区院内,一辆宝马X6小型越野汽车将居住在该小区的一名3岁半男童碾轧致死。小区监控录像显示,涉案车辆存在多次碾轧受害人问题,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涉案的车辆被暂扣。另据了解,驾驶员、犯罪嫌疑人伍某,今年33岁,有14年的驾龄,受雇于宝马车主张先生。而据车主张先生介绍,伍某性格平和,无不良嗜好。
法律是一个整体,除民事方面的经济赔偿外,还有刑事责任。交通肇事撞死1人或者致3人重伤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故意把人撞死则涉嫌故意杀人罪,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非常严厉。在可能被判处故意杀人罪的震慑下,为何仍有人坚信撞伤不如撞死?现在立法上很多时候考虑道德风险,就是说人在受到比较大的利益驱动下,他可能会选择不道德的行为。交通肇事就是如此,撞死的赔偿金额远远小于撞伤后所要支付的赔偿数额,肇事者就会选择撞死,也就是在能够减少损失的情况下,可能选择一个不道德的行为。从这一点出发,对死亡赔偿金和伤残赔偿金,在制度设计上应该有幅度的区别。
也有法律界人士将撞伤不如撞死现象称之为制度杀人,并分析了现有制度的三大漏洞:一是我国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赔偿标准较低;二是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设计也存在不足;三是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执法不严。根据法律规定应从严惩处甚至以故意杀人罪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但交通事故处理部门把故意追碾恶性案件当成交通事故处理,使肇事者逃脱法网。而起诉至法院的交通肇事案,大多被判处缓刑或处罚金,处实体刑的很少,于是不断有人铤而走险。
撞伤不如撞死想法应当得到重视
撞伤不如撞死的思维在各地不少人的思想中都存在,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少撞伤人不送医院,反过来开车再把人压死的惨剧。如果任由这种思想漫延下去,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生命的亵渎,更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滑坡。
不可否认,交强险赔偿限额额度及其分项限额赔偿模式,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汉宇就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分项限额赔偿制度实际上是为了维护保险公司的利益。当时,李汉宇也提出,由于1万元的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对于多数交通重伤事故可谓杯水车薪,机动车一方可能做出撞伤不如撞死的逆向选择。
但是即使单从交强险获赔的角度看,存在着撞伤不如撞死的情况,可这并不应该转化为在交通事故中鼓励车主撞伤不如撞死的心理暗示。要知道,发生交通事故后,交强险获赔只是一种在经济上的风险分散,并不涉及其他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每个人都试想一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主撞伤当事人,非但不竭力施救,而是通过反复碾压或者故意加害来撞死当事人,虽然其在经济赔偿上的风险可能降低,但在法律上的风险却大大增加。从法律上讲,之前撞伤的行为,至多算是涉嫌交通肇事罪,而二次伤害就完全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前者量刑最高幅度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后者极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事实上,很多人都是没有法律和保险专业知识的普通人,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当下,不可能瞬间做出撞伤不如撞死的经济学分析判断,而只能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做出抉择。如果他们在耳濡目染的舆论环境中,总是能够听到撞伤不如撞死的论调,那么缺乏法律专业知识的他们,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在没有交强险赔偿限额争议之前,一度甚嚣尘上的撞伤不如撞死,难道不是误导不少人走上故意杀人犯罪的不归路吗?
-
“撞伤不如撞死”是刑法的漏洞吗?
454人看过
-
无良司机潜规则“撞伤不如撞死”
64人看过
-
你想因为撞死人而坐牢吗
387人看过
-
“撞伤不如撞死”已蔓延成了潜规则
371人看过
-
撞死人为什么不判死刑
336人看过
-
赔偿标准过低交强险纵容撞伤不如撞死
44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为什么会有撞伤不如撞死这种观念呢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81、从赔付方面来说:死亡赔偿金一般60-70万差不多了,而伤残赔偿金虽然少点,但是后续治疗的费用也需要责任人承担,那就是个天文数字了。 2、一般出现这种想法的群体大多数是货车司机,很可能公司会有这方面的支持倾向(不可明说),毕竟货车保险的赔付额还是很大的。 3、但是如果只是撞残,而没有死,后面补了,那就性质变了,属于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了。而且想事后造成撞死的现场难度很大。
-
撞死撞死撞死撞死撞死碰瓷的人怎么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5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2、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当交通事故是碰瓷党主动造成的,车主即便撞死人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这其中有个前提是要有充分的证据证
-
撞死人一死一伤的时候会不会判刑呢?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6会涉及刑事责任,现在只能积极和对方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取得对方的谅解书,有律师帮助您积极争取减刑,视情况争取缓刑。我需要知道一些具体情况及案件的关键信息,为您提供免费的法律指导,由于法律案件涉及个人隐私不易在网上公开,建议您来电免费咨询详细说明情况,这边会根据情况帮助您妥善处理,避免您造成更
-
不小心撞死了领导会如何判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0真的是不小心撞死的吗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的处罚可不同。交通肇事罪具体量刑如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开车撞死人交警为何不放人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9根据你说的情况,对方涉嫌交通肇事罪。交警无故放人,存在过错。可加微信(手机)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