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何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3 16:41:26
124 人看过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非法集资的行为,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集资诈骗罪须具备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犯罪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是企图通过募集资金进行营利活动,主观方面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另外,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行为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须要求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达到数额较大以上;后者则不以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之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366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有哪些不同点?
412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款集资诈骗中非吸与集资诈骗区别是什么?
385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还钱还会被判刑吗
211人看过
-
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罪的不同之处
81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在主体上面是一样的吗
11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目的
词条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犯罪目的
最新文章
#犯罪目的
相关咨询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集资诈骗罪的相关罪名处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27【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集资诈骗罪】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
-
集资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的区别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8集资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二)本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非法集资的形式,二者的主要区别有:l、侵犯的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他人用于集资获利所交付的集资款,既可以表现为资金,又可以表现为财物;后罪的对象则是公众的存款,它只能表现为金钱的形式,并且只能以存款人用于存款而获取一定利息的形式出现。2、犯罪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本罪是以诈骗的方法高利放贷等生产
-
哪些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有哪些区别呢?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5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情形: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至100万元,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至500万元;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50万元以上的。
-
寄存代售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6寄存代售,本身是一种正常商业模式,即委托人将商品放在某商店、公司寄卖,一般体现为委托关系和买卖关系,双方一般会签订《代销合同》,这种合同是合法的,受合同法、民法总则等约束和保护。而在司法实践中,的确存在寄存代售行为涉嫌非法集资风险风险的情形。比如集资人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后,并不将商品直接交付,而是直接寄存在公司升值、售卖,消费者从而获得差价收益。此种行为如果被查明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
-
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区别?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07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内容。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