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违约履行的情况。比如说:不履行合同、拒绝履行合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时,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继续履行,也叫强制履行、实际履行,是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守约方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强制其履行合同义务的责任方式。比如通过判决或裁决要求债务人交付货物、完成工作成果,或支付价款、报酬等。
继续履行虽然是原合同履行的继续,但与当事人依约自觉履行不同。它是法律规定的对违约方的一种强制形式,介入了法律的强制力。不论违约方是否愿意,只要存在履行的可能就要履行,它表明了对违约行为的否定性评价。
是否要求继续履行,可以由当事人根据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如果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其履行,以便使当事人实现订约时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但是,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履行。对于非金钱债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采取继续履行的方式。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比如已属破产财产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特定的标的物已经毁损、灭失的。这些都表明已不能继续履行。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比如基于人身信赖关系产生的合同和提供服务的合同,包括委托、合伙、雇佣等基于信任关系的合同,以及表演等依赖于当事人的特殊技能的合同。
3.履行费用过高。即在经济上不合理,履行将导致与所获利益不平衡,或需耗费大量时间。比如船已沉没,如果打涝则拆船合同的履行费用过高,得不偿失。
4.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在这几种情况下,当事人只能采取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的方法予以补救。
-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是什么?什么时候合同不能继续履行?
137人看过
-
不适用合同的继续履行情形,继续履行合同怎么强制执行
341人看过
-
一房二卖还能主张继续履行合同吗?
322人看过
-
合同继续履行显失公平的情形是怎样的
189人看过
-
合同继续履行违约金能否主张,会合理吗
346人看过
-
经济补偿与继续履行合同可否同时主张
217人看过
继续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继续履行可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出现违约行为时,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并根据合同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 更多>
-
继续履行合同还能主张违约金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6能。违约金与继续履行仅有迟延履行的情况出现时才同时适用。 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
-
买卖合同出现违约时是否主张继续履行合同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适用。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可见,适用罚则的前提是合同履行不能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等根本违约的情形,而不适用于一般违约但仍能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形。因此,除非合同双方对此有明确约定,否则守约方在请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同时,不应再适用定金罚则,而只可就其所
-
法院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以主张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30如果实际工资与合同工资一致,当然可以;如果实际工资与合同工资差别太大,当事人不会接受,会提出仲裁诉讼,有证据证明其实际工资时,法院会支持其主张。
-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什么情形需要进行调解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10不适用合同的继续履行情形具体如下: 1、不能履行。不能履行,使合同失去标的,失去意义,应当消灭,不适用继续履行。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所谓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指债务的性质不宜强制履行,比如委托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演出合同、出版合同等。这些合同通常具有人身专属性,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履行,在性质上决定了不适于强制履行。 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
如何应对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形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28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协商一致变更或解除合同。如果无法协商,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于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可以提起诉讼解决。 根据民法典第189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