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杀人不会判死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因此,孕妇故意杀人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杀人犯判死刑,是吗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很严厉的处罚,即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也考虑到实践中故意杀人也有情节较轻的情况,所以规定,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规定的“情节较轻”,主要是指防卫过当致使他人死亡、出于义愤杀人等情况。所以杀了人不一定就会被判死刑。构成杀人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杀人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按照刑法的规定,除了未满14周岁的人和精神病人外,其他任何人杀人都要负刑事责任。
2、杀人罪是故意犯罪,有的行为人有明确的杀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有的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
3、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在实际发生的案件中,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枪杀、刀砍、下毒等。但行为人采用什么方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合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如正当的防卫行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对罪犯执行死刑的行为,则不能构成本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
怀孕期间公司是否需要考虑孕妇的身体状况?
382人看过
-
减刑是否应该考虑罪犯的个人情况?
470人看过
-
贪污罪共犯的判刑是否应该考虑其赃款赃物的返还情况?
247人看过
-
判决精神病人是否应该考虑其病情?
480人看过
-
法定量刑是否应该考虑从犯的犯罪情节?
413人看过
-
减刑是否应该考虑犯罪量刑
230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中是否应考虑考虑考虑其中的哪些项目的因素而考虑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6《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第17条规定,下列各项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而《最低工资规定》第6条明确指出,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
-
什么情况下孕妇应该休产假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2从预产期前的第十五天开始休产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
罪犯应该怎样保护孕妇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24保护怀孕和哺乳期妇女的措施有: 1、在采取强制措施时,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对符合逮捕条件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2、在执行死刑时,发现正在怀孕的罪犯,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3、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4、我国刑法也规
-
防卫过当从轻处罚应该考虑哪些情况浙江在线咨询 2021-07-29根据司法实践,对防卫过当行为裁量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情况: 1、防卫行为的起因; 2、防卫所保护利益的性质; 3、防卫过当所明显超过限度的程度及造成危害的轻重; 4、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当时的处境; 5、造成防卫过当的原因。
-
考虑安全技术检验的总体情况?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14《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登记后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应当根据车辆用途、载客数量、使用寿命等不同情况,定期接受安全技术检验。考虑到各种情况,在确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期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机动车定期安全技术检验应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机动车种类繁多,用途各异。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动车的安全使用寿命越来越长。很难直接对机动车定期检验期限做出详细的具体规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