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容易使有些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
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和心理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一、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实名认证
是国家大力实施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以面对日益扩大的网络化生活,所做出的有效监督。
出台专门规范跟帖评论服务的管理规定,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适应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今年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的基本法,对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跟帖评论作为网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严格依照《网络安全法》的规定,设定相关制度。
2、适应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范化的需要。跟帖评论服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网络生活,但同时也出现了传播网络谣言、散布污言秽语、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等不良现象,扰乱信息传播秩序,破坏网络舆论生态,需要依法加强治理。三是适应促进跟帖评论服务健康发展的需要。跟帖评论服务已经成为各类传播平台的“标配”,新形式新功能不断涌现,日益成为广大网民互动交流、表达意见、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需要依法促其健康有序发展。
《规定》主要的上位法依据包括《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起草过程中,依据适用于跟帖评论的上位法相关条款,对用户真实身份登记、个人信息保护、违法信息处置、用户行为规范、网站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社会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规定》把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作为重点内容之一。
1、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规定》要求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要依法履行用户信息保护义务,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2、禁止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非法牟利,明确要求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
3、强化信息安全保护,要求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加强技术保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并采取补救措施。
4、建立举报监督制度,要求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同时,规定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立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加强对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管理监督和失信惩戒。
除强化网站主体责任外,《规定》还对属地管理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
1、加强监督管理执法工作。《规定》明确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2、进行安全评估。《规定》明确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属地传播平台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进行安全评估。
3、开展信用评估。《规定》明确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开展信用评估,建立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四是安全管理责任追究。《规定》明确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应当及时约谈、要求整改。
二、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方式有哪些
法律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通过法律手段来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意识,完善网络信息的法律体系。既要对现有著作权法等进行修改完善,又要制定新的法律来规范作品网上传输行为;既可以通过对传统著作权保护作出网络视角的解释和延伸,又可以进行互联网作品保护的专门立法。我国先后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修改了著作权法,最高人民法院也作出了相应的司法解释,为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作品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执法,提升法律地位,维护法律权威。加强对网络传播和经营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审查准人制度,实施跟踪监督,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同时,要依法规范网络主体的责、权、利,确保涉网各方的利益平衡与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网络空间中,作品权利人、网络服务商、传统媒体、网络用户都是网络主体。正如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一样,有权利的人也容易滥用权利。著作权人要求拥有作品的绝对专有权,而权利的相对性又不能容许它无限扩大。法律在保护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正当的财产权利及其基于这种权利带来的财产性利益的同时,也要为权利的行使设置边界,为权利人的行为划定篱笆,调节网络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保证网络作品得到合理使用。
-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284人看过
-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196人看过
-
暴力犯罪的种类及其预防措施
294人看过
-
网络诈骗的种类和预防措施
73人看过
-
预防暴风雨措施
378人看过
-
车辆超速的防治措施
217人看过
网络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用捏造事实或者无端谩骂等方法诽谤他人或者侮辱他人的行为,并会对当事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对网络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实施网络暴力者情节严重的会触犯刑法中的侮辱罪,最高判处三年的有期徒刑等。网络暴力是一种非常恶劣的网... 更多>
-
家庭暴力防治的五项措施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22当前,家庭暴力问题备受关注。对于遭受虐待的妇女,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她们自保并准备一个随身包: 1. 将重要文件和重要电话号码簿放在一个随身可带的袋子中。这样,一旦遭受暴力,她们可以随时携带离开。 2. 如果有医生验伤,一定要进行。这有助于确保她们的权益,避免施虐者提出“不履行同居义务”的申诉。如果需要提起伤害罪的申诉,这些证据可以为自己辩护。 3. 如果遭受虐待,一定要向警察报案。作笔
-
粉尘防治措施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硫酸、硫化氢、氢氧化钠;粉尘(谷物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最主要的危害是粉尘(谷物尘)可以造成尘肺、噪声可以造成噪声聋,其他化学物质主要是在相对密闭空间积聚造成的急性中毒等,粉尘防治采取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等,噪声采取低噪声设备、设置隔音室、个人加强防噪声防护用品,其他化学物质易积聚处可以设置报警装置,加强通风设施。
-
预防网络诈骗的具体措施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31网上中奖诈骗 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即时通讯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当事主按照指定的“电话”或“网页”进行咨询查证时,犯罪分子以中奖缴税等各种理由让事主一次次汇款,直到失去联系事主才发觉被骗。当您登陆聊天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您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您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网络
-
针对青少年网络造谣的惩治措施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17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或谣言,情节严重的将面临诽谤罪的定罪处罚。 犯有诽谤罪的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但这一罪行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若该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则除外。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网络安全保护三化六防措施的六防是指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27网络安全保护“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和“动态防御、主动防御、纵深防御、精准防护、整体防控、联防联控”的“三化六防”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良好生态基本建立,国家网络安全综合防护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