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06 22:20:05 303 人看过

教唆犯的构成要件包括教唆对象以及教唆行为,对象必须是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故意,最后,教唆故意的形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教唆犯的构成要件包括教唆对象,该对象必须是有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

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就客观方面而言,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即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方式没有限制,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示意性的动作。

就主观方面而言,必须有教唆故意。从故意形式上说,共犯教唆犯的成立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教唆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教唆犯是指故意导致他人实施犯罪的人,构成要件包括: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被教唆者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如果教唆者自己没有实施犯罪,仅仅是提出了犯罪建议或者诱导他人犯罪,不构成教唆犯。同时,教唆者只能对被教唆者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不能对被教唆者未实施的犯罪承担责任。

因此,教唆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必须具备特定的构成要件。对于教唆犯罪的行为人,应该依据其具体行为和主观故意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必须是违法的,否则不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十九条

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第二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0日 23: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教唆犯相关文章
  • 构成教唆犯的条件包括什么
    设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行为人客观上教唆他人犯罪,教唆他人犯罪。第二,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第三,教唆犯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能够承担刑事责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第四,被教唆人本身没有犯罪意图。被教唆人有犯罪意图的,教唆人煽风点火导致犯罪的,不构成教唆,应当视为帮助犯。教唆犯的成立条件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构成教唆犯的主体一般是已满十六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例如,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杀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盗窃,甲则是间接正犯。《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2023-08-05
    251人看过
  • 构成教唆罪的教唆人怎样构成
    我国法律未规定教唆罪,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罪判多少年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唆行为进行分析,比如教唆他人吸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3-07-28
    235人看过
  • 教唆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吗,教唆犯罪的量刑
    一、教唆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吗教唆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要看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被教唆的对象是否有按照教唆的内容实施犯罪行为,只有被教唆的对象实施教唆的犯罪行为的,教唆者才构成犯罪。2.被教唆的对象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如果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或者教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法律规定以外的犯罪,教唆犯和被教唆的人之间不发生共犯关系,教唆犯应对其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所实施的犯罪承担全部刑事责任。二、教唆犯罪的量刑对于教唆犯罪的量刑,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
    2023-06-27
    347人看过
  • 教唆犯的构成和认定
    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基本上采取的是作用分类法,而教唆犯恰恰是这种分类法的一个例外,它是以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为标准划分出来的一个共犯种类,从而形成了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分类采取作用分类法为主、分工分类法为辅的特殊分类方法。这是因为教唆犯在主客观两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共同犯罪的特征。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人。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唆犯的主客观特征: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1)从认识因素上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使一定的人产生某种犯罪的意图,并进而实施该种犯罪,而且认识到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将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才能构成教唆犯;如果行为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及其危害后果,即使其行为客观上使人
    2023-06-11
    53人看过
  • 怎样构成教唆罪,如何处罚教唆犯
    法律上并没有教唆罪的定义,而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教唆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教唆他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而胁从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不再以教唆的内容实行数罪并罚。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
    2023-05-01
    489人看过
  • 教唆共同侵权构成要件
    1、主体的复数性共同侵权行为区别于单独侵权行为的首要特征是其主体构成上的复数性。复数性,是指共同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而单独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一人。2、过错的共同性共同性,是指特殊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主观上存在共同过错,即加害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3、结果的同一性同一性,是指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损害后果。换言之,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只有一个,而且各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责任的连带性连带性,是指共同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任何加害人都有义务向受害人负全部赔偿责任。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向受害人清偿全部责任后,免除其他加害人对受害人的民事责任。承担责任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份额的加害人,有权向其他加害人追偿。共同侵权中,加害人之间的责任分配,通常以各自
    2023-03-01
    306人看过
  • 教唆共同侵权构成要件,教唆侵权的诉讼时效
    一、教唆共同侵权构成要件教唆共同侵权构成要件有:1.主体的复数性共同侵权行为区别于单独侵权行为的首要特征是其主体构成上的复数性。复数性,是指共同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而单独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一人。2.过错的共同性共同性,是指特殊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主观上存在共同过错,即加害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3.结果的同一性同一性,是指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损害后果。换言之,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只有一个,而且各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责任的连带性连带性,是指共同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任何加害人都有义务向受害人负全部赔偿责任。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向受害人清偿全部责任后,免除其他加害人对受害人的民事责任。二、教唆侵权的诉讼时效教唆侵权可适用于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
    2023-03-29
    350人看过
  • 什么是刑法中的教唆犯,教唆犯罪的分类有哪些
    什么是刑法中的教唆犯教唆犯的概念。教唆犯就是故意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即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在理解教唆犯的概念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理解“教唆”一词。“教唆”的基本含义是怂恿、指使的意思,包括劝说、授意、一般性威逼、乞求、请求、收买、引诱、煽动等行为,都是广义的教唆。而作为被教唆实行犯罪行为的“他人”,其范围应有所限制,即限于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中还包括部分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在其有意识和意志的范围内,也可以成为作为教唆对象的“他人”。且“他人”还必须是原先不具有犯罪思想或者犯罪思想不够坚定的人。因而,综上所述教唆犯可定义为:教唆犯是指故意地怂恿指使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的人。教唆犯罪的分类有哪些教唆犯以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以教唆方式为标准,教唆犯可分为直接教唆犯和间接教唆犯;以教唆犯人数为标准,可分为单独教唆犯与共同教唆犯;以教唆犯与被教唆犯之间是否实际成立共犯关系为标
    2023-06-12
    410人看过
  • 不构成教唆罪的情况,有哪些规定
    不构成教唆罪的情况有:被教唆者不是特定之人、被教唆者没有责任能力、不具有教唆之故意、不具有教唆之行为。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6
    85人看过
  • 探究教唆犯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唆犯的成立条件如下:1、教唆对象应当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行为能力,教唆犯不会成立,而是间接成立正犯,教唆对象必须具体,但具体并不意味着只能教唆一个人,教唆两个以上的人,也可以设立教唆犯。教唆对象不具体的,称为煽动,不构成教唆;2、教唆行为,指引他人故意犯罪,进而使他人犯罪;3、教唆故意,教唆者故意教唆他人实施不可能既遂的行为,是未遂的教唆,不能处罚。教唆犯的特征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2.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
    2023-07-05
    406人看过
  • 教唆犯需符合哪些条件
    一、教唆犯需符合哪些条件教唆犯需符合以下条件:1.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行为。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2.必须是故意行为。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于言词不慎,无意间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图,导致了犯罪的发生,不能认为是教唆犯。二、教唆犯一定是主犯吗教唆犯不一定是主犯。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根据共同犯罪分工的不同,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由于两种分类方法的标准不同,所以教唆犯和主犯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教唆犯如果在共同
    2023-06-15
    317人看过
  • 教唆犯罪的证据需要哪些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八种,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对于教唆犯罪,主要的证据为证人、证词、录音、录像、通话记录、手机短信息等等。教唆犯罪的特点教唆犯罪的特点是共同犯罪人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社会危害性大。教唆犯具有以下特点: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2.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
    2023-07-01
    380人看过
  • 教唆犯与从犯的区别有哪些
    教唆犯与从犯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2、在共同犯罪中的分类标准不同。教唆犯,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或行为的形式进行分类。从犯,即按照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进行分类。3、处罚不同。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教唆犯的处罚原则教唆犯是指教唆人通过授意、怂恿、教唆等方法,使本不存在犯罪意图的人按照其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按照他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对其进行刑事处罚,教唆人一般是从犯,如果教唆人对行为人的教唆能够对其犯罪行
    2023-06-23
    485人看过
  • 教唆自杀构成要件是什么
    教唆自杀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就教唆对象而言,必须是教唆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就客观方面而言,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即教唆行为。3、就主观方面而言,必须有教唆故意。一、教唆犯有哪些情形属于刑事责任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坏人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坏人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
    2023-04-12
    2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教唆犯
    词条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更多>

    #教唆犯
    相关咨询
    • 满足哪些条件促使构成教唆犯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10
      一、对象条件 教唆犯的对象是特定的、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二、客观条件 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三、主观条件 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 构成教唆犯有哪些刑法规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06
      教唆犯的刑法规定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故意唆使并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 故意教唆成立教唆犯的情形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8
      一、教唆犯的对象 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例如,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杀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盗窃,甲则是间接正犯。 教唆犯成立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二、必须有教唆行为 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
    • 什么是教唆犯,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教唆犯的行为是否合法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5
      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例如,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杀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盗窃,甲则是间接正犯(刑法第17条第2款)。 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
    • 教唆犯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吗,有哪些相关规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07
      教唆犯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