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是怎样的
商标权的取得,是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法来获得商标权。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有以下三种:
(一)使用原则。
(二)注册原则。
(三)混合原则。
《商标法》第七条
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二、商标侵权案件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原则是怎样的呢
商标侵权案件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原则: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n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商标管理,制止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
商标权获得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规定是什么
149人看过
-
在我国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方式是
306人看过
-
中国商标在国外注册的原则
201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量刑的标准在我国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
127人看过
-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有什么?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有哪些?
488人看过
-
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律中是怎么规定的?
238人看过
-
我国著作权取得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著作权取得的原则又是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61、我国著作权取得的原则是自动取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
-
我国商标权取得和保护原则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20商标权的取得,是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法来获得商标权。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有以下三种: (一)使用原则。 (二)注册原则。 (三)混合原则。
-
著作权人取得著作权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怎么的规定的在法律上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04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
-
商标申请的取得原则: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9商标权取得原则:1。注册取得原则。即商标权由第一个完成注册的人享有;2。使用获取原则。即商标权由第一个使用该商标的人享有;3。商标权取得的其他原则。
-
溯及既往原则在我国法律上是怎样适用的,溯及力在我国是怎样规定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3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此所谓“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律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该原则为罗马法以来所公认。如,美国1787年宪法第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