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由于劳动者不知道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应在60天内提起,当被告知劳动法规定的申诉时效为60天时,才恍然大悟。(根据《劳动法》第82条)
二是离开原单位到新单位工作后在计算缴费金额时发现原单位未为自己足额缴纳或未按时缴纳社保费,再来提起仲裁已为时已晚。因此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勿忽视一个基本的法律规定—申诉的有效期。
《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这里的“应当”是指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算。例如:单位未支付劳动者工资(包括加班工资)、未缴纳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等,当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就应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仲裁,由于种种原因员工只能在离开单位后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那也必须在离开单位之日起的60天内提起申请,否则将丧失一次维权的机会。因为时效是进入劳动仲裁审理的前提条件。
-
诉讼时效的类型有哪些,诉讼时效有哪些
54人看过
-
劳动争议纠纷有哪些类型,劳动争议纠纷分类
399人看过
-
债务已过诉讼时效怎么办,诉讼时效有哪些类型
255人看过
-
我国的拆迁类型有哪些,房产纠纷的诉讼类型有哪些
190人看过
-
劳动纠纷的类型有哪些?有哪些方法解决?
323人看过
-
在不同类型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中对诉讼时效的适用债务纠纷诉讼时效
329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的类型有哪些,诉讼时效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1-09-291、一般诉讼时效。《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特殊诉讼时效。《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3、最长诉讼时效。《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
我国的拆迁类型有哪些,房产纠纷的诉讼类型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6房屋拆迁纠纷的诉讼类型有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种。一、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问题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有两种情况:一是拆迁补偿配置协议成立后,拆迁人或房屋租赁人在拆迁期内拒绝搬迁的,拆迁期满后,拆迁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其次,拆迁人与拆迁人达成协议后,拆迁人之间未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反感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
-
医疗纠纷案件类型有哪些,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与起诉时效是怎么规定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4医疗纠纷案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另一类是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即医疗事故之诉与医疗人身损害之诉。虽然这两类案件都与医疗行为有关,但前者是以构成医疗事故为前提,而后者则是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其它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与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无论是法律适用、鉴定类别、赔偿项目,还是计算方法和赔偿数额上,两者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说,以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案由向法院起诉,
-
-
2022年员工劳动纠纷处理途径有哪些?劳动纠纷的类型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2企业与员工之间,因为劳动合同不续签或是被辞退、福利待遇等等,都是容易产生劳动纠纷的,当劳动纠纷出现后,我们应该想着如何去处理,到底有哪些处理途径。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员工劳动纠纷处理途径?浙江五义律师事务所何柳絮律师解析。 一、员工劳动纠纷处理途径 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企业单位和职工要清楚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